《陪裴使君登岳阳楼》原文赏析

  • peí
    peí
    shǐ
    使
    jūn
    dēng
    yuè
    yáng
    lóu
  • [
    táng
    dài
    ]
  • kuò
    jiān
    yún
    yǒng
    lóu
    shǔ
    wǎn
    qíng
  • jiā
    shī
    jiē
    xiè
    xuān
    chéng
  • xuě
    àn
    cóng
    meí
    chūn
    bǎi
    cǎo
    shēng
  • gǎn
    weí
    wèn
    cóng
    gēng
    nán
    zhēng

原文: 湖阔兼云涌,楼孤属晚晴。
礼加徐孺子,诗接谢宣城。
雪岸丛梅发,春泥百草生。
敢违渔父问,从此更南征。


相关标签:地名愿望赞美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洞庭湖广阔无边还兼有风起云涌,岳阳楼孤独无依又处于晚霞放晴。
裴使君把我当徐孺子那样对待礼遇有加,我应和着裴使君就像应和着谢宣城。
我感觉我就像湖岸积雪之中的一丛梅花绽放了,我还感觉我就像百草一样从春天泥土里萌生。
我哪敢违背渔父的关问呢?我从此就要更改我原来的念头不再像屈原那样去南行。

注释:
阔(kuò):与孤相照。
属(zhǔ):当也。
徐孺子:豫章南昌人。时陈蕃为太守,以礼请署功曹。
谢宣城:《谢眺传》:除秘书丞,未拜,仍转中书郎,出为宣城太守。
“敢违渔父问”:怎么敢违背渔夫的关问呢?引自《楚辞》:“屈原既放,游于江潭,渔父见而问之。”
“从此更南征”:从此之后就要更改原来的念头不再去南行了。引自《离骚》:“济沅湘以南征兮。” 《陪裴使君登岳阳楼》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大历四年春,指的是公元769年的春天。在这个时候,一位诗人离开了岳阳,前往潭州和郴州等地。他的旅程是从白马潭开始的,这个地方现在位于湘阴境内。

这段创作背景描绘了诗人的旅行起点和目的地。白马潭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地方,它是诗人离开岳阳的起点。这个地方可能有着特殊的意义,可能是诗人的家乡,或者是他在岳阳的一个重要场所。离开这个地方,诗人开始了他的旅程,前往潭州和郴州等地。

这段创作背景为读者提供了一些关于诗人旅行的背景信息。读者可以想象诗人离开白马潭时的情景,他可能是骑着马匹,或者是步行离开的。读者还可以思考诗人为什么要离开岳阳,他的旅行目的是什么,他在旅途中会遇到什么样的人和事。

这段创作背景为整个故事或诗歌提供了一个起点,读者可以根据这个背景来构建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或诗歌内容。这个背景也可以为读者提供一些关于诗人的背景信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人的作品。 《陪裴使君登岳阳楼》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的,希望能够得到裴使君的支持和帮助。因此,他在诗中对裴使君的赞美并非只是客套,而是真心实意的表达。杜甫希望通过这种赞美,能够得到裴使君的认可和信任,进而在岳阳得到更好的待遇和机会。

在诗的最后两句中,杜甫引用了渔父劝说屈原的典故。这里的“渔父问”可以理解为裴使君对杜甫的询问和关心。杜甫通过引用这个典故,表达了自己对裴使君的感激之情。他认为裴使君的关心和关怀,就像渔父对屈原的劝告一样,是一种真诚的友情和关爱。杜甫希望能够回报裴使君的好意,从而与他共同面对未来的挑战和困难。

总的来说,杜甫在《陪裴使君登岳阳楼》这首诗中,通过对裴使君的赞美和感激,表达了自己对岳阳时光的美好回忆和对裴使君的期望。他希望能够得到裴使君的支持和帮助,共同面对未来的挑战。这首诗展现了杜甫对友情和人情的珍视,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己未来的希望和期待。 《陪裴使君登岳阳楼》赏析详情»

唐代诗人杜甫的照片
杜甫

杜甫(712-770)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为“诗圣”。他的字是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他出生在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是汉族。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杜甫的诗歌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展现了他高尚的人格。他的诗被称为“诗史”,约有1400余首被保留了下来。他的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759-766年间,杜甫曾居住在成都。后世为了纪念他,在成都建立了杜甫草堂。杜甫的诗歌以其真实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而闻名,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他的诗歌主题广泛,包括政治、社会、自然和人生等方面。他的作品中也包含了对自己个人经历和情感的表达。

杜甫的生平和创作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被视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他的诗歌不仅在中国广为传诵,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传播到世界各地。他的作品至今仍然被人们广泛阅读和研究。

猜您喜欢

叹庭前甘菊花

唐代 杜甫

庭前甘菊移时晚,青蕊重阳不堪摘。
明日萧条醉尽醒,残花烂熳开何益?
篱边野外多众芳,采撷细琐升中堂。
念兹空长大枝叶,结根失所缠风霜。

饮中八仙歌

唐代 杜甫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斗酒 一作:一斗)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绝句漫兴九首·其二

唐代 杜甫

手种桃李非无主,野老墙低还似家。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