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故将军饮罢夜归来》原文赏析

  • shēng
    gān
    zhōu
    ·
    jiāng
    jūn
    yǐn
    guī
    lái
  • [
    sòng
    dài
    ]
    xīn
  • guǎng
    广
    zhuàn
    néng
    meì
    yīn
    niàn
    cháo
    chǔ
    lǎo
    yáng
    mín
    zhān
    yuē
    tóng
    shān
    jiān
    yòng
    guǎng
    广
    shì
    zhī
    jiāng
    jūn
    yǐn
    guī
    lái
    cháng
    tíng
    jiě
    diāo
    ān
    hèn
    líng
    zuì
    weì
    cōng
    cōng
    weì
    shí
    táo
    yán
    shè
    shān
    héng
    liè
    shí
    xiǎng
    jīng
    xián
    luò
    fēng
    hóu
    shì
    suì
    wǎn
    tián
    jiān
  • shuí
    xiàng
    sāng
    yào
    duǎn
    zhù
    nán
    shān
    kàn
    fēng
    liú
    kāng
    kǎi
    tán
    xiào
    guò
    cán
    nián
    hàn
    kaī
    biān
    gōng
    míng
    wàn
    shèn
    dāng
    shí
    jiàn
    zhě
    céng
    xián
    shā
    chuāng
    wài
    xié
    fēng
    zhèn
    qīng
    hán

原文: 夜读《李广传》,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杨民瞻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落魄封侯事,岁晚田间。
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相关标签:咏史怀古感慨抒怀八声甘州

译文及注释

译文:汉代的将军李广,曾在夜晚与友人在田间喝酒,回到灞陵亭后下马住宿。灞陵尉喝醉了出言侮辱他,虽然来时匆匆,灞陵尉可能还不认识李广将军。但李广将军闻名天下,就像桃李树不会说话,但树下自然会有人聚集。李将军在南山半腰里,一人一匹马去射猎,误把草丛里的石头当作老虎,弓弦发出了惊人的响声,箭镞射进了石头,把石头都射裂了。这样的英雄没有受到封侯,到了晚年,退居山村,过着耕田地、种菜园的生活。

谁去杜曲去种桑麻?我是不去的。我要穿上轻便的短衣,骑上一匹马,到南山去学习李广射虎的生活。我要风流潇洒,慷慨激昂、谈笑愉快地过一个幸福的晚年。汉代开拓边疆,打击侵略者,保卫边疆的事业是伟大的,不少的人在这个长约万里的国境线上,建功立业。可是,为什么正在非常需要人才的当时,像李广将军这样有胆略、有才干而且是曾经在边疆建立过奇功伟迹的人,也落职闲居呢?我正在沉思的时候,纱窗外,斜风细雨,送来一阵轻寒。

注释:晁楚老、杨民瞻:辛弃疾的友人,生平不详。
解雕鞍:卸下精美的马鞍,指下马。
桃李无言:谚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司马迁在《史记·李将军列传》中曾用此谚语来赞美李广虽然不善辞令,却深得天下人敬爱。这里代指李广。
裂石响惊弦:引用李广射石虎的典故。
岁晚田间:指李广屡立战功却没有被封侯,晚年闲居田园。
边开:指西汉时开疆拓土向外扩张。
甚:为何,为什么。 《八声甘州·故将军饮罢夜归来》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辛弃疾的经历和他写这首词的动机。辛弃疾在二十三岁时起兵抗金,南归后也取得了一些成就。然而,由于他的正直和坚定,他被诬陷犯下了各种罪行,最终在他壮盛的年华被剥夺了官职。这首词是写于淳熙十五年(1188年),当时辛弃疾已经四十八岁。这首词借用了李广被贬黜的经历,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被诽谤和废黜的悲愤之情。 《八声甘州·故将军饮罢夜归来》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的遭遇和心情。他说“我亦风光好,门前拥万骑”,表达了自己曾经的辉煌和荣耀。然而,由于忠诚和正直,他却被人陷害,被废黜了官职。他感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表达了他对权谋和尔虞我诈的不满和痛苦。他还说“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表示他被迫放下了战袍,回到了平凡的生活中。最后,他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他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历史的留名之志。



整首词以李广的故事为背景,通过对李广的赞美和自己的抒发,表达了作者对不公和黑暗的愤慨和不满。词中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等修辞手法,使词意更加深刻。辛弃疾以其独特的才华和敏锐的洞察力,将自己的遭遇与李广的故事相联系,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这首词既是对李广的赞美,也是对自己的自述,更是对社会现实的批判。通过这首词,辛弃疾展现了他的豪情壮志和对正义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他对逆境的坚韧和对命运的抗争。

《八声甘州·故将军饮罢夜归来》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辛弃疾的照片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词人。他原名坦夫,后改名幼安,又有别号稼轩,是汉族,出生于历城(今山东济南)。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地区已经被金兵占领。

辛弃疾在21岁时参加了抗金义军,不久后回到南宋。他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等地的安抚使职位。一生致力于抗金事业,曾上书《美芹十论》和《九议》,提出了战守之策。他的词作表达了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了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进行了谴责。同时,他也创作了不少描写祖国河山的作品。他的词题材广泛,善于运用前人典故,风格既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时执政者的主和派政见不合,他后来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辛弃疾的一生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他的词作对后世影响深远,被誉为南宋词坛的巨星。

猜您喜欢

木兰花慢·中秋饮酒

宋代 辛弃疾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满江红·汉水东流

宋代 辛弃疾

汉水东流,都洗尽,髭胡膏血。人尽说,君家飞将,旧时英烈。破敌金城雷过耳,谈兵玉帐冰生颊。想王郎,结发赋从戎,传遗业。
腰间剑,聊弹铗。尊中酒,堪为别。况故人新拥,汉坛旌节。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说。但从今,记取楚楼风,裴台月。

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

宋代 辛弃疾

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君知否。(君知否 一作:公知否)
况有文章山斗。对桐阴、满庭清昼。当年堕地,而今试看,风云奔走。绿野风烟,平泉草木,东山歌酒。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