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汉水东流》原文赏析

  • mǎn
    jiāng
    hóng
    ·
    hàn
    shuǐ
    dōng
    liú
  • [
    sòng
    dài
    ]
    xīn
  • hàn
    shuǐ
    dōng
    liú
    jìn
    gāo
    xiě
    rén
    jìn
    shuō
    jūn
    jiā
    feī
    jiāng
    jiù
    shí
    yīng
    liè
    jīn
    chéng
    leí
    guò
    ěr
    tán
    bīng
    zhàng
    bīng
    shēng
    jiá
    xiǎng
    wáng
    láng
    jié
    cóng
    róng
    zhuàn
  • yāo
    jiān
    jiàn
    liáo
    dàn
    jiá
    zūn
    zhōng
    jiǔ
    kān
    weí
    bié
    kuàng
    rén
    xīn
    yōng
    hàn
    tán
    jīng
    jié
    guǒ
    shī
    dāng
    shì
    é
    meí
    xìng
    xiū
    chóng
    shuō
    dàn
    cóng
    jīn
    chǔ
    lóu
    fēng
    peí
    tái
    yuè

原文: 汉水东流,都洗尽,髭胡膏血。人尽说,君家飞将,旧时英烈。破敌金城雷过耳,谈兵玉帐冰生颊。想王郎,结发赋从戎,传遗业。
腰间剑,聊弹铗。尊中酒,堪为别。况故人新拥,汉坛旌节。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说。但从今,记取楚楼风,裴台月。


相关标签:咏史怀古告诫满江红

译文及注释

译文:汉水滔滔,向东流去;它冲净了那些满脸长着胡须的敌人嘴上沾着人民的膏血。人们都说:当年你家的飞将军,英勇威列地打击敌人。攻破敌人坚固的城池的时候,迅速勇猛,像迅雷过耳那么快;在玉帐里谈论兵法或者是研究战术的时候,态度激昂兴奋,语言慷慨激烈,两颊都结了冰。回想王郎,你才到结发的年令,就从事戎马生活。继承着先人的事业。
我腰里悬挂的宝剑没有用了,只有在无聊的时候,把它当作乐器,弹着剑柄唱唱歌。今天拿着酒杯,喝着酒为你送别。况且这是我的好朋友你,又是重新被任用,你簇拥旌节的仪仗,登上了拜将坛,封你为编率大军的将军。你是大丈夫男儿汉,应当把马革裹尸当作自己的誓言,为了消灭敌人,为国捐躯是最光荣的。有些人,贪图安乐,迷恋女色,是自伐生命,应以为戒,再也不要说它了。从今后,要牢牢记住:咱们在楚楼、裴台吟风赏月的这段友谊。

注释:汉水:长江支流,源出陕西,流经湖北,穿武汉市而入长江。
髭(zī)胡:代指入侵的金兵。膏血:指尸污血腥。
飞将:指西汉名将李广。他善于用兵,作战英勇,屡败匈奴,被匈奴誉为“飞将军”。《史记·李将军列传》:“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人右北平。”
金城:言城之坚,如金铸成。雷过耳:即如雷贯耳,极言声名大震。
玉帐:主帅军帐的美称。宋张淏《云谷杂记》:“《艺文志》有《玉帐经》一卷,乃兵家厌胜之方位,谓主将于其方置军帐,则坚不可犯,犹玉帐然,其法出于皇帝遁甲云。”冰生颊:言其谈兵论战明快爽利,辞锋逼人,如齿颊间喷射冰霜。宋苏轼《浣溪沙·有赠》:“上殿云霄生羽翼,论兵齿颊带风霜”
结发:即束发。古代男子二十岁束发,表示成年。从戎:从军。《三国志·魏书·王粲传》:“年十七,司徒辟,诏除黄门侍郎,以西京扰乱,皆不就。乃之荆州依 《满江红·汉水东流》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发生在淳熙四年(1177年)。当时,辛弃疾担任京西路转运判官,但随后被调任为江陵知府兼湖北安抚使。在这个春天,辛弃疾写下了这首词,据说是为了送别一位名叫李姓的朋友,他将前往汉中担任军职。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可以看出辛弃疾在官场上的变动和朋友之间的离别。辛弃疾从京西路转运判官的职位被调任为江陵知府兼湖北安抚使,这意味着他在地方行政中承担更大的责任。这种变动可能是由于他在官场上的表现和能力得到了上级的认可和赏识。

而这首词的创作目的是为了送别一位名叫李姓的朋友。这位朋友将前往汉中担任军职,这意味着他将离开辛弃疾所在的地方,开始新的工作和生活。辛弃疾通过这首词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和告别之情。

整个创作背景透露出辛弃疾在官场上的晋升和朋友之间的离别。这首词可能是辛弃疾对自己官场生涯的反思和对朋友前程的祝福。同时,这也反映了辛弃疾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感伤之情。这首词以其深情和真挚的表达方式,成为了辛弃疾作品中的经典之作。 《满江红·汉水东流》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篇赏析是对一首词的解读和分析。这首词是一首送别之作,作者在全词中没有表达哀婉伤感之情,而是充满了对友人的赞扬与鼓励。文章分为上片和下片,上片描述了战争过去后人们的心态变化,以及作者对此的不满。下片则与上片开头相呼应,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歉意和送行之情。

上片中,作者通过描述战争过去后人们的心态变化,使用了反义用语“髭胡膏血都被汉水洗净了”,表达了自己内心的不平。接着,作者回忆起友人王君的“归时英烈”,以此来表达对友人的赞扬。

下片中,作者使用了战国时的冯谖和东汉马援的典故,表达了自己的愤懑和对友人的期望。作者认为自己无物可送,只能用杯子中的酒来为友人送行。同时,作者提醒友人不要沉溺于男女私情,而是要以杀敌报国为重,不要堕了青云之志。

最后,作者引用了战国时的宋玉和东晋时的庾亮的典故,劝诫友人不要忘记他们在楚楼、裴台赏月的友谊。整篇赏析充满了激昂和沉郁的情感,愤懑和不平隐含在曲折之中。 《满江红·汉水东流》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辛弃疾的照片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词人。他原名坦夫,后改名幼安,又有别号稼轩,是汉族,出生于历城(今山东济南)。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地区已经被金兵占领。

辛弃疾在21岁时参加了抗金义军,不久后回到南宋。他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等地的安抚使职位。一生致力于抗金事业,曾上书《美芹十论》和《九议》,提出了战守之策。他的词作表达了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了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进行了谴责。同时,他也创作了不少描写祖国河山的作品。他的词题材广泛,善于运用前人典故,风格既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时执政者的主和派政见不合,他后来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辛弃疾的一生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他的词作对后世影响深远,被誉为南宋词坛的巨星。

猜您喜欢

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

宋代 辛弃疾

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君知否。(君知否 一作:公知否)
况有文章山斗。对桐阴、满庭清昼。当年堕地,而今试看,风云奔走。绿野风烟,平泉草木,东山歌酒。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

鹧鸪天·寻菊花无有戏作

宋代 辛弃疾

掩鼻人间臭腐场,古来惟有酒偏香。自从来住云烟畔,直到而今歌舞忙。
呼老伴,共秋光。黄花何处避重阳?要知烂熳开时节,直待西风一夜霜。

沁园春·灵山齐庵赋时筑偃湖未

宋代 辛弃疾

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横截,缺月初弓。老合投闲,天教多事,检校长身十万松。吾庐小,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
争先见面重重,看爽气朝来三数峰。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我觉其间,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新堤路,问偃湖何日,烟水蒙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