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再到期思卜筑》原文赏析

  • qìn
    yuán
    chūn
    ·
    zài
    dào
    zhù
  • [
    sòng
    dài
    ]
    xīn
  • shuǐ
    西
    lái
    qiān
    zhàng
    qíng
    hóng
    shí
    cuì
    píng
    cǎo
    táng
    jīng
    suì
    chóng
    lái
    lǎo
    xié
    chuān
    hǎo
    jǐng
    yuān
    míng
    lǎo
    gāo
    feī
    zhī
    tóu
    宿
    cháng
    xiào
    niú
    dài
    xíng
    píng
    zhāng
    liǎo
    dài
    shí
    fēn
    jiā
    chù
    zhù
    máo
    tíng
  • qīng
    shān
    zhēng
    róng
    weí
    guī
    lái
    meì
    shēng
    jiě
    pín
    jiào
    huā
    niǎo
    qián
    hòu
    gēng
    cuī
    yún
    shuǐ
    sòng
    cháo
    yíng
    jiǔ
    shèng
    shī
    háo
    néng
    shì
    nǎi
    ér
    jīn
    jià
    qīng
    qīng
    shàng
    beì
    shān
    líng
    què
    xiào
    bái
    guī
    gēng

原文: 一水西来,千丈晴虹,十里翠屏。喜草堂经岁,重来杜老,斜川好景,不负渊明。老鹤高飞,一枝投宿,长笑蜗牛戴屋行。平章了,待十分佳处,著个茅亭。
青山意气峥嵘。似为我归来妩媚生。解频教花鸟,前歌後舞,更催云水,暮送朝迎。酒圣诗豪,可能无势,我乃而今驾驭卿。清溪上,被山灵却笑,白发归耕。


相关标签:田园生活豪迈感慨沁园春

译文及注释

译文:一条溪水从西面来,晴空万里映射出千丈长虹,十里的青山像翠绿的屏风,迤逦蜿蜒。叫人喜欢的是:草堂经过一年的修建已经好了。我像杜甫二次来到草堂。这里的风光像斜川那么美丽,总算没有辜负热爱山水的陶渊明。我像老鹤高飞天空,有一条可以栖息的树枝就满足了。我长笑一些人像蜗牛似的戴着屋到处爬行。对期思这个地方的建筑,我都规划和评论过了,待我找一个十分美好的地方盖上小茅草亭子。
挺拔险峻的青山,气势磅礴,一片生机,像是为了欢迎我回来,表现出妩媚可爱的姿态。为解除忧愁,调教花鸟在我的前后唱歌跳舞。更能催令云和水暮送朝迎我来这里游玩。我是喝酒的圣人,吟诗的豪杰,但不是官员,我可能已经失去了权势,但我告诉花、鸟、云、水,我仍然可以统率你们。我站在清清的溪水上面,却被山神看见了,它嘲笑我,说我的头发白了,已经是罢职回家种田的人了。

注释:卜筑:选地盖房。卜:占卜。古人盖新居有请卜者看地形,相风水以定宅地的习俗,也称卜宅、卜居。
经岁:一年后,此泛言若干年后。
斜川:在今江西省都昌县,为风景优美之地。陶渊明居浔阳柴桑时,曾作《斜川诗》。诗前有小序略记其与邻居同游斜川的情景。辛词以斜川比期思。不负:不辜负
蜗牛戴屋行:蜗牛是一种很小的软体动物,背有硬壳,呈螺旋形,似圆形之屋。爬动时如戴屋而行。
平章:筹划,品评。着:此作建造讲。
峥嵘:高峻不凡貌。
妩媚:此处形容青山秀丽。
解:领会、理解。频:屡屡不断。
酒圣诗豪:指酷爱诗酒的人。乃:却。驾驭:主宰,统率。卿:“你”的美称,此指大自然。
山灵:山神。 《沁园春·再到期思卜筑》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辛弃疾在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年)被弹劾罢官后,回到上饶并写下了这首词的情景。辛弃疾在福建安抚使任上多次被弹劾,这次被罢官后,他回到了上饶。在庆元元年(公元1195年),他决定在期思买得的瓢泉附近建造新的居所。

辛弃疾在罢居带湖期间,曾经在期思买得了瓢泉,这个瓢泉成为了他经常往返的地方。因此,这次再次到期思,他的意图是在这里营建一个新的居所。这首词可能是他在这个过程中的心情抒发,表达了他对新居的期待和对过去的回忆。

这篇创作背景为读者提供了辛弃疾创作这首词的背景信息,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词中的情感和意境。同时,这个背景也展示了辛弃疾在官场上的坎坷经历和他对家园的眷恋,为词的内容增添了一层深厚的情感色彩。 《沁园春·再到期思卜筑》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自然而然地感到欢喜。接下来的几句,作者以自己为主角,描绘了自己在山水之间的欢愉。作者说自己在山水之间,如同置身于仙境,感受到了无尽的快乐。同时,作者也表达了对于现实生活的厌倦和对于自然的向往。最后一句“卜筑于此”,表明作者决定在这美丽的山水之间建造自己的居所,以此来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整首词以描写山水为主线,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透露出对于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于自由的追求。通过运用拟人手法和意象的描绘,使词中的山水和自己的情感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美丽而富有情感的画面。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愉悦和思考的空间。 《沁园春·再到期思卜筑》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辛弃疾的照片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词人。他原名坦夫,后改名幼安,又有别号稼轩,是汉族,出生于历城(今山东济南)。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地区已经被金兵占领。

辛弃疾在21岁时参加了抗金义军,不久后回到南宋。他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等地的安抚使职位。一生致力于抗金事业,曾上书《美芹十论》和《九议》,提出了战守之策。他的词作表达了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了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进行了谴责。同时,他也创作了不少描写祖国河山的作品。他的词题材广泛,善于运用前人典故,风格既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时执政者的主和派政见不合,他后来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辛弃疾的一生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他的词作对后世影响深远,被誉为南宋词坛的巨星。

猜您喜欢

蝶恋花·戊申元日立春席间作

宋代 辛弃疾

谁向椒盘簪彩胜?整整韶华,争上春风鬓。往日不堪重记省,为花长把新春恨。
春未来时先借问。晚恨开迟,早又飘零近。今岁花期消息定,只愁风雨无凭准。

感皇恩·读庄子闻朱晦庵即世

宋代 辛弃疾

案上数编书,非庄即老。会说忘言始知道;万言千句,不自能忘堪笑。今朝梅雨霁,青天好。
一壑一丘,轻衫短帽。白发多时故人少。子云何在,应有玄经遗草。江河流日夜,何时了。

生查子·独游西岩

宋代 辛弃疾

青山招不来,偃蹇谁怜汝?岁晚太寒生,唤我溪边住。
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