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青山有意要同高雅之人交谈,像万马奔腾一样接连而来。却在烟雨中徘徊,迟迟不能到达。
人们都说头上的白发是因为愁苦所致。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不禁要拍手嘲笑那些浑身白色的沙鸥,它们岂非浑身都充满了愁绪啊。
注释:
叶丞相:即叶衡,字梦锡,婺州金华人。叶衡于淳熙元年(1174)冬始入京拜相。此称丞相,应该是后来追加的。
青山欲共高人语:苏轼《越州张中舍寿乐堂》:“青山偃蹇如高人,常时不肯入官府。高人自与山有素,不待招邀满庭户。”高人:高雅的人。联翩:接连不断的样子。
低回:徘徊不进的样子。
愁中白:白居易《白鹭》:“人生四十未全衰,我为愁多白发垂。何故水边双白鹭,无愁头上亦垂丝?”
《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创作背景是辛弃疾在南宋淳熙元年初春创作的《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当时,叶衡担任江东安抚使,而辛弃疾则是江东安抚司的参议官。叶衡在淳熙元年正月率领军队进驻建康,不久后便前往南宋的首都临安,并担任右丞相兼枢密使的职务。 《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创作背景详情»
转化为轻松愉快的情绪。这种转折的手法使整篇赏析更加生动有趣。
在下阕中,词人通过揶揄沙鸥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和无力。沙鸥是一种自由自在的鸟类,它们在水面上翱翔,自由自在地享受着生活。而词人却被现实所困,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他用“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来形容自己,表达了自己内心的郁闷和无奈。
整篇赏析通过描绘赏心亭的景色和叶衡的形象,展现了词人对现实困境的感慨和无奈。他渴望能够施展才华,实现自己的抱负,但却受到了各种阻力和困扰。他的心情由希望转变为失望,但又通过揶揄沙鸥的方式,将自己的郁闷转化为轻松愉快的情绪。
整篇赏析运用了描写景色和人物形象的手法,通过对比和转折,展现了词人内心的矛盾和无奈。同时,通过揶揄沙鸥的方式,使整篇赏析更加生动有趣。这篇赏析既表达了词人对现实困境的感慨,又展现了他对自己处境的一种幽默和豁达。
《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赏析详情»
辛弃疾(1140-1207)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词人。他原名坦夫,后改名幼安,又有别号稼轩,是汉族,出生于历城(今山东济南)。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地区已经被金兵占领。
辛弃疾在21岁时参加了抗金义军,不久后回到南宋。他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等地的安抚使职位。一生致力于抗金事业,曾上书《美芹十论》和《九议》,提出了战守之策。他的词作表达了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了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进行了谴责。同时,他也创作了不少描写祖国河山的作品。他的词题材广泛,善于运用前人典故,风格既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时执政者的主和派政见不合,他后来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辛弃疾的一生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他的词作对后世影响深远,被誉为南宋词坛的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