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裴十迪》原文赏析

  • zèng
    peí
    shí
  • [
    táng
    dài
    ]
    wáng
    weí
  • fēng
    jǐng
    jiā
    jūn
    xīn
    shī
  • tán
    rán
    wàng
    yuǎn
    kōng
    fāng
    zhī
  • chūn
    fēng
    dòng
    bǎi
    cǎo
    lán
    huì
    shēng
  • ài
    ài
    nuǎn
    guī
    tián
    jiā
    lái
    zhì
  • xīn
    xīn
    chūn
    hái
    gāo
    dàn
    dàn
    shuǐ
    shēng
    beī
  • táo
    suī
    weì
    kaī
    è
    mǎn
    fāng
    zhī
  • qǐng
    jūn
    hái
    gǎn
    gào
    jiāng
    nóng
    shí

原文: 风景日夕佳,与君赋新诗。
澹然望远空,如意方支颐。
春风动百草,兰蕙生我篱。
暧暧日暖闺,田家来致词。
欣欣春还皋,淡淡水生陂。
桃李虽未开,荑萼满芳枝。
请君理还策,敢告将农时。


相关标签:山水田园写景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风景早晚都特别美好,我和你一起写作新诗。
恬静地望着高远的天空,如意正把我面颊托支。
春风吹拂着花花草草,兰蕙已生长在我的竹篱。
融融的日光照暖村舍,农夫特来这里向我陈辞:
“草木欣欣春天已回到原野,波光荡漾绿水涨满了陂池。
桃花李花虽还没有开放,嫩芽花萼也已结满了青枝。
请你准备好回去用的手杖,我大胆相告不要误了农时。”

注释:
裴十迪:即裴迪,排行第十,故称“裴十”,关中人,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中与王维同隐。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年后人蜀州刺史、尚书省郎。
日夕:傍晚。此句语出晋陶潜《饮酒》诗之五:“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新诗:新的诗作。晋张华《答何劭诗》之一:“良朋贻新诗,示我以游娱。”
澹然:恬淡貌。《韩非子·大体》:“澹然闲静,因天命,持大体。”澹,通“淡”,恬淡自适。
如意:古之爪杖也。或骨、角、竹、木,刻作手指爪,柄长可三尺许。或脊有痒,手所不到,用以搔爪,如人之意,故曰如意。(清赵殿成注《释氏要览·指归》云)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汰侈》:“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支颐:就是用手抵着腮帮的意思。
兰蕙:是香草名,植兰蕙以为邻,可见诗人不与流俗合污的高洁品性。《汉书·扬雄传上》:“排玉户而飏金铺兮,发兰蕙与穹穷。”
暧暧(àiài):迷蒙隐约貌。晋陶潜《归园田居》诗之一:“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田家:农夫。南朝梁范云《赠张徐州谡》诗:“田家樵采去,薄暮方来归。”致词:此处指农人间相互串门。
皋:水边向阳高地。也泛指田园、原野。
陂:池塘。
荑(tí):本义为茅草的嫩芽,引申之为草木嫩芽。萼(è):花萼,此指花。芳:一作“其”。
还策 《赠裴十迪》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裴迪是一位盛唐时期的山水田园诗人,与王维的交往最为密切。他在开元末年间曾在张九龄的荆州幕府任职,后来又迁往长安。在一段时间里,他选择隐居于终南山中,这段隐居生活让他逐渐接受了佛教的思想,并从中获得了精神上的安慰。

裴迪的诗歌作品至今保存下来的有二十八首,这些诗作大多是与王维的赠答和同咏之作。而王维的诗集中也收录了与裴迪的赠答和同咏之作,数量达到三十余篇。

这段背景描绘了裴迪与王维之间的密切交往和合作。裴迪在张九龄的幕府任职期间,可能与王维有了初次的接触,并开始了他们之间的诗歌交流。后来,裴迪迁往长安,与王维的交往更加频繁。在终南山的隐居生活中,裴迪逐渐接受了佛教的思想,这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裴迪的诗作以山水田园为主题,表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他的诗作与王维的风格相似,都注重描绘自然景色的美丽和表达内心的感受。裴迪与王维的诗歌交流不仅丰富了彼此的创作,也为后世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学遗产。

这段背景为读者提供了了解裴迪和王维之间关系的重要线索,也为读者进一步欣赏和理解他们的诗歌作品提供了背景知识。同时,这段背景也展示了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的繁荣和佛教思想对诗人创作的影响。 《赠裴十迪》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首诗是王维的一篇山水田园之作,通过描绘黄昏时节的美景,表达了诗人邀请裴君一起欣赏春意盎然的乡村景色的心情。

诗篇开篇即点明了写作动机,诗人置身于夕阳西下的美景之中,感叹这边的风景独好,情不自禁地想要邀请裴君一起吟诗作乐。接下来的三四句通过“淡然”和“支颐”两个词,展现了诗人观景时的心态和姿态,恬淡自在,兀自沉醉其中。这两笔简洁而传神地描绘了诗人的心绪和姿态。

诗中的“望”字是一个传神之笔,一方面突显出所管之景的开阔伸冤之意境,另一方面将诗人观景的神韵流露出来,或远望,或凝望,或油然而思,或启迪而发。这种渺远的景象或许是开启诗人心扉的一把密钥。

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春风拂动百草的景象,百草和兰惠在微风中悄然萌动,以动写静,赋予了它们生机与活力。同时,描绘兰惠之态也展露出诗人高雅的情操。

诗人说,暖暖的夕阳从他那盛满春光的室内渐渐退去,只留下一丝尚存的余晖。春的气息也带来了村庄的活跃,老农们在傍晚时分走家串户,闲聊。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水边的土地上嫩绿的草木,泛着绿萍的池塘,以及焕然一新的桃李树林。这些景象充满了春的气息,孕育着希望和丰收的希冀。

最后一句回归了诗的题目,诗人趁着农忙时节的到来,诚邀裴君一同欣赏品味这春意盎然的乡村景色。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的心情,展现了春意盎然的美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裴君的邀请和分享这美景的愿望。 《赠裴十迪》赏析详情»

唐代诗人王维的照片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是唐朝的一位著名诗人。他被称为“诗佛”,被苏轼评价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王维于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后任太乐丞。他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之一,现存有他的诗作400余首,其中一些重要的作品包括《相思》、《山居秋暝》等。

王维对佛学有深入的研究,受到禅宗的影响很大。他的名字和字“摩诘”来源于佛教经典《维摩诘经》。王维不仅在诗歌创作上有成就,他的书画也非常有名,被认为是多才多艺的艺术家。此外,他还精通音乐。他与孟浩然一起被称为“王孟”,是唐代文学史上的重要组合。

猜您喜欢

陋室铭

唐代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琵琶行 / 琵琶引

唐代 白居易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不得志 一作:不得意)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六幺 一作:绿腰)。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暂歇 一作: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银篦 一作:云篦)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芙蓉楼送辛渐

唐代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