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冬暮》原文赏析

  • yōu
    dōng
  • [
    táng
    dài
    ]
    shāng
    yǐn
  • cuī
    cán
    jiāo
    yuán
    shí
  • xiǎo
    jīng
    shù
    xuě
    hán
    shǒu
    bīng
    chí
  • jǐng
    yún
    tuí
    nián
    jìn
    shuaī
  • kuāng
    guó
    fēn
    xīn

原文: 羽翼摧残日,郊园寂寞时。
晓鸡惊树雪,寒鹜守冰池。
急景忽云暮,颓年浸已衰。
如何匡国分,不与夙心期。


相关标签:冬天写景爱国

译文及注释

羽翼(yǐ)摧(cuī)残日,郊园寂寞时。
是鸟翅膀被摧残的日子,在郊外园林寂寞的时节。
羽翼摧残:鸟儿的翅膀被折断。郊园:城外的园林。

晓鸡惊树雪,寒鹜(wù)守冰池。
晨鸡因树上雪光而惊啼,鸭子在严寒中苦守冰池。
晓鸡:报晓的鸡。鹜:鸭子。

急景忽云暮,颓(tuí)年浸(jìn)已衰。
白天短促很快便到夜晚,垂暮之年身体渐已变衰。
急景:同“短日”,急驰的日光。亦指急促的时光。忽:一作“倏(shū)”,迅速。“云”字无义。颓年:犹言衰老之年。寖:渐渐。

如何匡(kuāng)国分(fèn),不与夙(sù)心期。
我本有匡救国家的职分,在不能与我的夙愿相期?
匡国:匡正国家。分:职分。夙心:平素的心愿。 《幽居冬暮》译文及注释详情»

译文及翻译

是鸟翅膀被摧残的日子,在郊外园林寂寞的时节。
晨鸡因树上雪光而惊啼,鸭子在严寒中苦守冰池。
白天短促很快便到夜晚,垂暮之年身体渐已变衰。
我本有匡救国家的职分,在不能与我的夙愿相期?

译文:
这是鸟儿羽翼被摧残的日子,在城外的园林里,寂寞的时节。
清晨,鸡因为树上的雪光而惊醒,鸭子在严寒中苦守冰池。
白天很短暂,很快就到了夜晚,我已经进入了衰老的阶段。
我本来有匡救国家的责任,可是不能与我一直以来的愿望相遇。 《幽居冬暮》译文及翻译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是关于张采田的诗《玉溪生年谱会笺》的。这首诗是在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创作的。张采田认为这首诗的词意颓唐,与晚年的心境相近,可以说是他创作生涯的巅峰之作。程梦星云引用了张采田的话,称这首诗是在大中末年废罢之后,在郑州居住时创作的。具体来说,这首诗是在大中十二年(858年)冬天,李商隐辞去盐铁推官职位后,回到郑州闲居时写下的。 《幽居冬暮》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因为他已经意识到自己的抱负无法实现,只能黯然叹息。他的一生充满了挫折和困顿,无论是在仕途上还是在个人生活中,他都遭受了许多猜忌和排挤。尽管他有才华和志向,但却始终无法得到应有的认可和机会。他的晚年生活孤寂无聊,心灵疲惫,如同一只羽翼受损的鸟儿,再也无力飞翔。他只能退守在自己的家园中,忍受着寂寞和无望的晚景。这种境遇让他感到无奈和悲伤,他用晓鸡和寒鹜来比喻自己,表达了自己不忘进取的心和坚守操守的决心。然而,他的努力和坚持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他最终陷入了困顿和苦难之中。他的晚年如同冬天的暮色,一切都在衰败和消逝,他的抱负和心愿也无法与早年的梦想相合。他内心的呼喊充满了愤慨和凄凉,他已经明白了一切的原因,但却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整篇诗赏析通过描绘诗人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感受,展现了他的困境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命运的抗争和对梦想的追求。 《幽居冬暮》赏析详情»

简析

李商隐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作在构思和风格上都非常独特。尤其是他的一些爱情诗,写得非常细腻动人,因此广为传诵。然而,他的诗作过于隐晦和迷离,很难被理解和解读,甚至有人诮讽他的诗作“诗家都爱西昆好,只恨无人作郑笺”。由于他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都不得志。他去世后葬在家乡荥阳。

其中一句诗形象地描绘了雪后农村的景象,非常逼真。这句诗的意境美可以与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相媲美。这首诗写于844年,距今已经有1263年了。李商隐的诗句勾起了对童年美好回忆的思绪。然而,当了解到李商隐写这首诗的背景时,不禁感到沉重。当时的李商隐闲居在家,年仅32岁。他怀有从政的抱负,但对现实的态度过于理想化。他在政治上经历了多次进退,反映出他的政治理想与现实社会的矛盾和冲突。诗人和政治家的理想目标永远无法完全一致,诗人追求梦幻般的世外桃源,无法面对残酷的现实;而政治家则充满激情地投身于政治斗争,面对血腥无情的现实,他们选择的不是逃避,而是勇敢地面对,就像贝-布托一样。然而,李商隐无法做到这一点,只能郁闷地度过一生,最终只活到46岁。但作为诗人,他却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学财富。从他的诗作中,我们也能看到他伟大的爱国情怀。他值得后人尊敬、怀念和学习。 《幽居冬暮》简析详情»

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照片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是唐代著名诗人。他出生于郑州荥阳,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李商隐擅长诗歌写作,他的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被誉为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他与杜牧合称为“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为他们的诗文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所以被称为“三十六体”。

李商隐的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然而,他的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理解,因此有人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意思是他的诗歌很受欢迎,但很少有人能够解读其中的含义。

由于李商隐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他的作品收录在《李义山诗集》中。李商隐去世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

猜您喜欢

夜宴南陵留别

唐代 李嘉祐

雪满前庭月色闲,主人留客未能还。
预愁明日相思处,匹马千山与万山。

永遇乐·探梅次时斋韵

宋代 吴文英

阁雪云低,卷沙风急,惊雁失序。户掩寒宵,屏闲冷梦,灯飐唇似语。堪怜窗景,都闲刺绣,但续旧愁一缕。邻歌散,罗襟印粉,袖湿茜桃红露。
西湖旧日,留连清夜,爱酒几将花误。遗袜尘销,题裙墨黯,天远吹笙路。吴台直下,缃梅无限,未放野桥香度。重谋醉,揉香弄影,水清浅处。

早冬

唐代 白居易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
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
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
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