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两鬓已经稀疏病后又添白发了,卧在床榻上看着残月照在窗纱上。将豆蔻煎成沸腾的汤水,不用强打精神分茶而食。
靠在枕上读书是多么闲适,门前的景色在雨中更佳。整日陪伴着我,只有那深沉含蓄的木犀花。
注释:
摊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在唐五代时即将《浣溪沙》的上下片,各增添三个字的结句,成为“七、七、七、三”字格式,名曰《摊破浣溪沙》或《添字浣溪沙》。又因南唐李璟词“菡萏香销”之下片“细雨梦回”两句颇有名,故又有《南唐浣溪沙》之称。双调四十八字,平韵。
萧萧:这里形容鬓发华白稀疏的样子。
豆蔻:药物名。熟水:当时的一种药用饮料。陈元靓《事林广记》别集卷七之《豆蔻熟水》 : “夏月凡造熟水,先倾百盏滚汤在瓶器内,然后将所用之物投入。密封瓶口,则香倍矣……白豆蔻壳拣净,投入沸汤瓶中,密封片时用之,极妙。每次用七个足矣。不可多用,多则香浊。”《百草正义》则说: “白豆蔻气味皆极浓厚,咀嚼久之,又有一种清澈冷洌之气,隐隐然沁入心脾。则先升后降,所以又能下气。
分茶:杨万里《澹庵坐上观显上人分茶》诗有云:“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由此可见,“分茶”是一种巧妙高雅的茶戏。其方法是用茶匙取茶汤分别注入盏中饮食。
书:《历代诗余》作“篇”字。
酝藉:宽和有涵容。《汉书·薛广德传》:“广德为人,温雅有酝藉。”
木犀花:即桂花。
《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译文及注释详情»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女词人,她的作品以其深情和细腻而著称。《摊破浣溪沙》是她后期的作品之一,从词中的“病起萧萧两鬓华”可以推测出它的创作时间。这首词应该是在李清照病愈后不久创作的,因为她在词中表达了自己病后心情渐好的状态。
词中的“木犀花”一词暗示了词的创作时间应该在八月,桂花开放的季节。这也与李清照病愈后的时间相符合。在这个时候,她的心情逐渐好转,她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希望,于是她用这首词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然而,关于这首词的确切创作时间并没有定论。因为李清照的作品往往没有明确的时间标记,所以我们只能通过词中的一些线索来推测。但无论创作时间如何,这首《摊破浣溪沙》都展现了李清照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成为了她后期作品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创作背景详情»
也暗示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整首词以平淡的语言描绘了作者病后的生活情状,展现了她乐观向上的态度和对自然之美的感悟。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表达,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赏析详情»
李清照,生于1084年3月13日,死于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是汉族,出生于山东省济南章丘。她是宋代(南北宋之交)的女词人,也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
李清照的词作前期多写她悠闲的生活,后期则更多地表达她对自身境遇的悲叹和感伤。她的词作形式上善于运用白描手法,自辟蹊径,语言清丽。在论词方面,她强调协律,崇尚典雅,并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理念,反对将词作为诗文的写作方式。
除了词作,李清照也擅长写诗,但留存下来的诗作并不多,其中一部分是感时咏史的作品,情辞慷慨,与她的词风有所不同。
李清照的文集有《易安居士文集》和《易安词》,但已经散佚。后人编纂了《漱玉词》辑本,现在也有《李清照集校注》供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