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花》原文赏析

  • weī
    huā
  • [
    táng
    dài
    ]
  • xiǎo
    yíng
    qiū
    lòu
    zhī
    xīn
    zhàn
    yuán
    zhōng
    zuì
    shàng
    chūn
  • táo
    yán
    yòu
    zài
    xiàng
    fēng
    piān
    xiào
    yàn
    yáng
    rén

原文: 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
桃李无言又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


相关标签:咏物写花写景

译文及注释

译文:一朵初绽的紫薇花在秋露中迎接晨光,而不是在早春与其他花朵争奇斗艳。无言的桃花和李花现在不知道在哪里,只有紫薇花向着寒冷的秋风,笑对那些争着在艳阳春天开放的花朵。

注释:上春:早春。艳阳人:指在艳阳春天里开放的花。桃李无言:意味着桃花和李花不说话,不夸耀自己,而人们都来欣赏它们,在桃李树下,走出了一条条小路。 《紫薇花》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但是可以确定的是,诗人杜牧经历了唐宪宗至唐宣宗六朝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杜牧曾担任中书舍人的职位,因此被人称为“紫薇舍人杜紫薇”。

当时正值牛李党争激烈的时期,这是唐朝政治上的一场复杂斗争纠纷。在这个时期,许多人都趋炎附势,为了自己的利益而选择站队。然而,杜牧却选择了独守刚直的节操,不受外界的影响。他像紫薇花一样,高洁而坚强,不受外界的干扰。

因此,这首诗《咏紫薇花》似乎并不仅仅是单纯的玩赏之作。它反映了诗人在那个动荡的时期中的坚守和独立精神。诗人通过咏史抒怀,表达了自己对于纷繁世事的看法,以及对于真正的高尚品质的追求。这首诗以紫薇花为象征,传达了诗人对于坚守正义和真理的信念,以及对于自由和独立的追求。 《紫薇花》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首诗以紫薇花的开花期长为切入点,赞美了紫薇花不争春的谦逊品格。首句“晓迎秋露一枝新”描绘了秋天早晨紫薇花迎着寒露开放的情景,赋予了紫薇花人的精神,表现了它不畏秋寒的特点。接着,“不占园中最上春”一句赞美了紫薇花不与百花争春的谦逊品格。紫薇花夏季开花,一直开到秋末,与春天百花争艳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诗中还引用了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中的典故“桃李无言,下自成蹊”,用桃花李花来反衬紫薇花的美和开花时间之长,展现了诗人的新意。诗人没有直接提到紫薇花,却通过描写其他花朵和典故的对比,让读者在惊奇之中感受到紫薇花的美丽质感。整首诗充满了张力和戏剧效果,被人们誉为咏紫薇诗中的佳作。 《紫薇花》赏析详情»

唐代诗人杜牧的照片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是唐代著名诗人,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他出生于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是汉族人。为了与同为杜姓的杜甫区分,人们常称他为“小杜”。他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被誉为唐代文学的双璧。

杜牧晚年居住在长安南樊川别墅,因此后世常称他为“杜樊川”。他的作品以婉约派为主,风格清新、细腻,以描写爱情、自然和人生哲理为主题。他的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杜牧的代表作品有《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首》等。他的诗歌常常表达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关于杜牧的生平和死亡,具体的时间和细节并不清楚。根据历史记载,他生于公元803年,但死亡的确切时间并没有记录下来。根据推测,他大约在852年左右去世。然而,关于他的死因和具体情况,历史上并没有详细的记载。

总之,杜牧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以婉约派的作品闻名于世。他的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尽管关于他的生平和死亡的具体细节不太清楚,但他的诗歌作品仍然被后人广泛传颂和赞美。

猜您喜欢

卜算子·片片蝶衣轻

宋代 刘克庄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寒夜

宋代 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葬花吟

清代 曹雪芹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未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程高通行本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死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抷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有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甲戌本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帘中女儿惜春莫,愁绪满怀无处诉。
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柳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岁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
独把香锄泪暗洒,洒上花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落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冷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奴收葬,未卜奴身何日亡?
奴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奴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周汝昌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