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梦中了了醉中醒》原文赏析

  • jiāng
    chéng
    ·
    mèng
    zhōng
    liǎo
    liǎo
    zuì
    zhōng
    xǐng
  • [
    sòng
    dài
    ]
    shì
  • táo
    yuān
    míng
    zhèng
    yuè
    yóu
    xié
    chuān
    lín
    liú
    bān
    zuò
    zhān
    nán
    céng
    chéng
    zhī
    xiù
    nǎi
    zuò
    xié
    chuān
    shī
    zhì
    jīn
    shǐ
    使
    rén
    xiǎng
    jiàn
    chù
    yuán
    fēng
    rén
    zhī
    chūn
    gōng
    gēng
    dōng
    zhù
    xuě
    táng
    zhī
    nán
    wàng
    tíng
    zhī
    hòu
    qiū
    西
    kòng
    beǐ
    shān
    zhī
    weī
    quán
    kǎi
    rán
    ér
    tàn
    xié
    chuān
    zhī
    yóu
    nǎi
    zuò
    cháng
    duǎn
    jiāng
    chéng
    zhī
    mèng
    zhōng
    liǎo
    liǎo
    zuì
    zhōng
    xǐng
    zhī
    yuān
    míng
    shì
    qián
    shēng
    zǒu
    biàn
    rén
    jiān
    jiù
    què
    gōng
    gēng
    zuó
    dōng
    chūn
    què
    bào
    xīn
    qíng
  • xuě
    táng
    西
    pàn
    àn
    quán
    míng
    beǐ
    shān
    qīng
    xiǎo
    héng
    nán
    wàng
    tíng
    qiū
    xiù
    céng
    chéng
    shì
    xié
    chuān
    dāng
    jǐng
    lǎo
    líng

原文: 陶渊明以正月五日游斜川,临流班坐,顾瞻南阜,爱曾城之独秀,乃作斜川诗,至今使人想见其处。元丰壬戌之春,余躬耕于东坡,筑雪堂居之,南挹四望亭之后丘,西控北山之微泉,慨然而叹,此亦斜川之游也。乃作长短句,以《江城子》歌之。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昨夜东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
雪堂西畔暗泉鸣。北山倾,小溪横。南望亭丘,孤秀耸曾城。都是斜川当日景,吾老矣,寄余龄。


相关标签:写景抒怀豪放志向江城子

译文及注释

译文:在世俗沉沉的醉梦里了悟人生真谛的清醒者,算起来也只有陶渊明,是我的跨越时空的知音。尝尽世态炎凉,宦海浮沉,回归田园依旧躬身耕耘。欣逢昨夜春雨如甘霖,把我的东坡田园滋润,更有喜鹊报喜来,晴暖气象新。
最爱听雪堂西畔一道幽泉的潺潺;最爱看北山倾斜的身姿,还有小溪横流在山前;南望亭台丘壑,错落有致,四望亭的后丘耸立高山巅;这山水田园一一是渊明境界,真真是当年斜川再现。叹一声吾老矣,就此寄余年。

注释:江城子:词牌名,又名“江神子”“村意远”。唐词单调,始见《花间集》韦庄词。宋人改为双调,七十字,上下片都是七句五平韵。
陶渊明:一名陶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其游斜川事在晋安帝隆安五年(401),时陶渊明五十岁。斜川:古地名,在今江西都昌、星子之间的鄱阳湖畔。
班坐:依次列坐。
南阜(fù):南山,指庐山。
曾城:山名,在江西星子县西五里,一名乌石山。
斜川诗:指陶渊明《游斜川》诗。
元丰壬戌(rén xū)之春: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春季。
东坡:苏轼躬耕处。位于湖北黄冈东面,原为数十亩久荒的营地,苏轼在其处筑茅屋五间,名日雪堂。
挹(yì):通“抑”,抑制。
长短句:词曲的别称。
了了:明白,清楚。
前生:先出生,此有前辈之意。
却:还。躬耕:亲自耕种。
鸟鹊:喜鹊。
倾:斜,此就山体形成的斜坡而言。
亭丘:即四望亭的后丘。
孤秀耸曾城:孤峙秀美如同耸立的曾城山。曾城,增城山,传说中的地名。亦泛指仙乡。
余龄:余生。 《江城子·梦中了了醉中醒》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发生在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的冬天,当时苏轼已经四十五岁。由于涉及到了“乌台诗案”,苏轼被贬谪到了黄州(今湖北黄冈)。在次年的冬天,黄州下了大雪,雪深盈尺。从十二月二日开始,微雪纷飞,一直持续到二十五日才停止。在下雪的这段时间里,苏轼在东坡营造了一座房屋。苏轼认为东坡雪堂初春的景象就像是渊明斜川之游,因此有了这篇作品的创作背景。 《江城子·梦中了了醉中醒》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首词充满了强烈的主观情绪,表达了词人对现实政治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词的上片以陶渊明饮酒的心情为切入点,描绘了他在醉酒或梦中的清醒状态,与苏轼对此有共鸣。两人都经历了命运的坎坷,但苏轼以旷达的态度对待逆境,感受到春天的生机,表现出对人生的乐观态度。

下片则以东坡雪堂周围的景观为背景,通过简洁的描写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和清幽。作者以“都是斜川当日景”作小结,表达了对陶渊明斜川之游的向往,并引申出对自己未来命运的担忧。在政治黑暗的背景下,苏轼对自己东山再起的希望渺茫,产生了迟暮之感。最后一句“吾老矣,寄馀龄”表达了词人的沉重悲叹和对政局的忧虑。

整首词虽然看似随意写成,但实际上词人有成熟的构想,表现出从容不迫的写作风格。从纵向来看,词中表达了词人对现实政治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己未来命运的担忧。整体上,这首词充满了情感和思考,展现了词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江城子·梦中了了醉中醒》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苏轼的照片
苏轼

苏轼(1037-1101)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画家和美食家。他的字是子瞻,号称东坡居士。苏轼是汉族,出生在四川,去世后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苏轼一生经历了许多仕途上的坎坷,但他的学识非常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他的文笔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作清新豪健,善于运用夸张和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他的词开创了豪放一派,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他的书法擅长行书和楷书,能够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具有天真烂漫的趣味,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他在画学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主张画作要神似,提倡“士人画”。他的著作包括《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猜您喜欢

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时作

金朝 元好问

塞上秋风鼓角,城头落日旌旗。少年鞍马适相宜。从军乐,莫问所从谁。
候骑才通蓟北,先声已动辽西。归期犹及柳依依。春闺月,红袖不须啼。

梁园吟

唐代 李白

我浮黄河去京阙,挂席欲进波连山。
天长水阔厌远涉,访古始及平台间。
平台为客忧思多,对酒遂作梁园歌。
却忆蓬池阮公咏,因吟“渌水扬洪波”。
洪波浩荡迷旧国,路远西归安可得!
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
平头奴子摇大扇,五月不热疑清秋。
玉盘杨梅为君设,吴盐如花皎白雪。
持盐把酒但饮之,莫学夷齐事高洁。
昔人豪贵信陵君,今人耕种信陵坟。
荒城虚照碧山月,古木尽入苍梧云。
梁王宫阙今安在?枚马先归不相待。
舞影歌声散绿池,空馀汴水东流海。
沉吟此事泪满衣,黄金买醉未能归。
连呼五白行六博,分曹赌酒酣驰晖。
歌且谣,意方远。
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宋代 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杆处,正恁凝愁!(阑 一作: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