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我离开了京城,从黄河上乘船而下,船上佳起了风帆,大河中波涛汹涌,状如山脉起伏。
航程长,水遥阔,饱尝远游之辛苦,才终于到达宋州的平台,这是古梁园的遗迹。
在平台作客依然愁思不断,对酒高歌,即兴来一首《梁园歌》。
又感阮籍《咏怀》“徘徊蓬池上”之诗,念及“泽水扬洪波”之句。
深感长安与梁园隔着干山万水,道路迢迢,想再重返西京希望已经不大了。
人各有命,天命难违,必须豁达,不必忧愁,且登高楼边赏风景边饮美酒,再让歌女唱我的小曲。
身旁有平头奴子摇着扇子,炎热的五月就如同十月清秋一样凉爽。
侍女为你端上盛满杨梅的玉盘,再为你端上花皎如雪的吴盐。
沾白盐饮美酒,人生不得意也要尽欢,别学周朝的夷齐品行高洁,不食周粟,我拿着皇上的金子买酒喝。
以前这附近有个潇洒豪勇的主人名叫信陵君,如今他的坟地却被人耕种,可见权力风流是空。
你看现今这梁园,月光虚照,院墙颓败,青山暮暮,只有古木参天,飘挂流云。
当时豪奢的梁园宫阙早已不复存在,当时风流倜傥的枚乘、司马相如哪去了?
当时的舞影歌声哪去了?均付池中绿水,只剩下汴水日夜东流到海不复回。
吟到这里,我不由得泪洒衣襟,未能归得长安,只好以黄金买醉。
或呼白喊黑,一掷干金;戴分曹赌酒,以遣时日。
我且歌且谣,暂以为隐士,但仍寄希望于将来。
就像当年谢安东山高卧一样,一旦时机已到,再起来大济苍生,时犹未为晚也!
注释:
挂席:即挂帆、扬帆之义。波连山:波浪如连绵的山峰。
平台:春秋时期宋平公所建造,故址在今河南商丘梁园区东。
蓬池:其遗址在河南尉氏县东南。
旧国:旧都。指西汉梁国。
西归:萧士赟注:“唐都长安在西,白远离京国,故发‘西归安可得’之叹
《梁园吟》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首诗是在唐玄宗天宝三年(744年)诗人游大梁和宋州期间创作的。在天宝元年(741年),诗人受到唐玄宗的征召,前往长安。然而,他最终被赐金放还,离开了长安,并向东行至黄河之滨的梁宋之地。正是在这个地方,他写下了这首诗。 《梁园吟》创作背景详情»
出发,转向描述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诗人以自然景物为比喻,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命运的抗争。他用“人生”一词来概括整个人类的存在,暗示着每个人都会经历生老病死的过程。而“分曹”一词则指代人们在世间的不同境遇和命运。诗人通过描绘黄河的浩渺和波涛,表达了对人生起伏不定的感慨和对命运无常的抱怨。他感叹人生如浮云般短暂,命运如黄河般无法预测,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都无法逃脱命运的摆布。这种悲壮的情感和对命运的反抗,使诗人的思想和情感达到了高潮。
最后一段从“路远西归”句开始,诗人的情感逐渐平静下来。他意识到自己的理想已经破灭,无法实现,但他并不气馁,而是选择了回归自然,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他用“西归”一词来表达对归乡的向往和对自由的追求。他不再追求权势和地位,而是希望能够回到大自然中,与山水相伴,过上简单而自由的生活。他用“安可得”一词来表达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理想的无法实现的遗憾。整首诗以李白的个人经历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生命运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失望和对理想的追求。
这首诗的鉴赏之处在于,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个人经历的抒发,展现了浓烈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他以自然景物为比喻,将个人的苦闷和失望与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变迁相结合,使诗歌充满了激情和力量。诗人的情感从悲苦转向狂放,再到平静,展现了一个浪漫主义诗人内心世界的起伏和变化。整首诗情景交融,情绪真切,给人以强烈的感受和共鸣。读者在阅读时,仿佛能够亲身体验诗人的心境和情感,感受到他对现实的失望和对理想的追求。这种情感的传达和思想的表达,使这首诗成为一首具有深度和内涵的作品,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欣赏。
《梁园吟》鉴赏详情»
根据提供的内容,以下是对李白的整理补充,包括出生和死亡信息: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朝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祖籍据待考,但出生地为西域碎叶城。在他4岁时,他随父亲迁往剑南道绵州。
李白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诗文作品超过千余篇,其中包括许多经典之作。他的作品以豪放奔放、情感激昂为特点,表达了他对自然、人生和爱情的热情追求。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白的诗文集《李太白集》流传至今。这本集子收录了他的许多著名作品,成为了他的代表作品之一。
762年,李白因病去世,享年61岁。他的墓地位于今天的安徽当涂,而四川江油和湖北安陆也有纪念馆来纪念他的卓越贡献。李白的逝世给文学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他的诗歌作品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