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游·参差烟树灞陵桥》原文赏析

  • shào
    nián
    yóu
    ·
    cān
    chà
    yān
    shù
    líng
    qiáo
  • [
    sòng
    dài
    ]
    liǔ
    yǒng
  • cān
    chà
    yān
    shù
    líng
    qiáo
    fēng
    jìn
    qián
    cháo
    shuaī
    yáng
    liǔ
    jīng
    pān
    zhé
    qiáo
    cuì
    chǔ
    gōng
    yāo
  • yáng
    xián
    dàn
    qiū
    guāng
    lǎo
    mǎn
    héng
    gāo
    yáng
    guān
    duàn
    cháng
    shēng
    jìn
    píng
    lán
    ráo

原文: 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
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


相关标签:羁旅写景离别怀古伤今少年游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高低不一好像烟一样的柳树掩映着灞陵桥。此处风俗依旧和往朝一样,送别的人们,折柳送亲人。哀败的古杨残柳,几经攀折也憔悴的像楚宫里的细腰女人一样消瘦了。
夕阳悠闲照大地,秋光渐消去,离别的忧思如蘅草铺满江岸望不尽。一首送别《阳关》曲,曲尽人肠断,独自倚靠着船栏杆久久行。

注释:
少年游:词牌名。《乐章集》、《张子野词》入“林钟商”,《清真集》分入“黄钟”、“商调”。各家句读亦多出入,兹以柳词为定格。五十字,前片三平韵,后片两平韵。苏轼、周邦彦、姜夔三家同为别格,五十一字,前后片各两平韵。
灞陵桥:在长安东(今陕西西安)。古人送客至此,折杨柳枝赠别。
风物:风俗。
楚宫腰:以楚腰喻柳。楚灵王好细腰,后人故谓细腰为楚腰。
蘅皋(héng gāo):长满杜蘅的水边陆地。蘅即杜蘅。
阳关:王维之诗《渭城曲》翻入乐内《阳关三曲》,为古人送别之曲。
兰桡(ráo):桡即船桨,兰桡指代船。 《少年游·参差烟树灞陵桥》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柳永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词人之一,他以其才情横溢和深情的作品而闻名于世。在他的一生中,他经历了许多离别和辗转,这些经历成为了他创作的重要背景。

在这篇创作背景中,柳永来到了汉唐旧都长安,这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繁荣的城市。作为一个西征客,他远离家乡,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面对着新的环境和人际关系。这种陌生感和孤独感使他的心情变得复杂起来。

而在灞桥这个传统的离别之地,柳永与他的友人分别。这个桥梁成为了他们之间的分界线,象征着离别和别离的痛苦。柳永站在桥上,他的思绪开始游离,他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和人生的意义。他感受到了离别的忧伤和孤独,这种情感激发了他内心深处的创作欲望。

在这种离愁别绪的驱使下,柳永写下了这首词。他用深情的笔触描绘了自己的心境和情感,表达了对离别和孤独的痛苦。这首词充满了悲伤和思乡之情,展现了柳永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总的来说,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柳永在长安和灞桥的离别之地所经历的心情和情感变化。这些经历成为了他创作的灵感来源,使他能够创作出深情而动人的作品。这篇创作背景展示了柳永作为一个词人的内心世界和创作背景,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他的作品。 《少年游·参差烟树灞陵桥》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表达了长安风物的衰败和历史的更迭。接着,词人以“衰杨几经攀折”一句,进一步描绘了灞桥上的杨柳凋零的景象,以及岁月的无情摧残。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修辞手法,使得景物更加生动形象,同时也增强了表达的效果。

下片则以离别时的感触为主线,通过描写暮秋的夕阳、古城烟柳的凋残以及清冷孤寂的环境,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愁怨和离恨之情。词人运用了形容词“闲”、“淡”、“老”来描写夕阳的凋残,以及“秋光”的老去不振,进一步烘托出清越苍凉的气氛。而“离思”一句,则通过比喻的手法,将离思之多、之密形容为郊野长满杜蘅,使得离别之情更加深沉。最后一句“独自凭兰桡”,则以词人独自倚在画船船舷上的画面为结尾,透露出一种孤寂难耐的情怀。

整首词紧扣富有深意的景物,通过描写富有韵味的景物和抒发离情别绪,突出了感情的波澜起伏。词人的笔力遒劲,境界高远,使得词中的情景相生,虚实互应。同时,词人没有触及具体的历史事实,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离别之苦的思考和感受。整首词情景交融,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深的触动。 《少年游·参差烟树灞陵桥》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柳永的照片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也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他出生在汉族家庭,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被称为柳七。他在宋仁宗朝考中进士,后来担任屯田员外郎的官职,因此被称为柳屯田。

柳永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一生致力于词的创作,自称“白衣卿相”。他的词作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其擅长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的慢词较多。他的词作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因此在当时广泛流传,人们常说“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他是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柳永的代表作品包括《雨霖铃》和《八声甘州》。《雨霖铃》以描写雨夜中思念之情为主题,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之情。《八声甘州》则以描写甘州的美景和离别之苦为主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两首词作都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情的表达而广受赞誉。

关于柳永的生平和死亡,由于历史记载的不完整,具体的时间和细节并不清楚。根据传说,柳永在约1053年去世,享年约66岁。他的词作虽然在他的一生中广泛流传,但他本人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官职和荣誉。然而,他的词作却在后世被广泛传颂,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猜您喜欢

鹤冲天·黄金榜上

宋代 柳永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戚氏·晚秋天

宋代 柳永

晚秋天,一霎微雨洒庭轩。
槛菊萧疏,井梧零乱,惹残烟。
凄然,望江关,飞云黯淡夕阳间。
当时宋玉悲感,向此临水与登山。
远道迢递,行人凄楚,倦听陇水潺湲。
正蝉吟败叶,蛩响衰草,相应喧喧。
孤馆,度日如年。
风露渐变,悄悄至更阑。
长天净,绛河清浅,皓月婵娟。
思绵绵。
夜永对景,那堪屈指暗想从前。
未名未禄,绮陌红楼,往往经岁迁延。
帝里风光好,当年少日,暮宴朝欢。
况有狂朋怪侣,遇当歌对酒竞留连。
别来迅景如梭,旧游似梦,烟水程何限。
念名利,憔悴长萦绊。
追往事、空惨愁颜。
漏箭移,稍觉轻寒。
渐呜咽,画角数声残。
对闲窗畔,停灯向晓,抱影无眠。

甘草子·秋暮

宋代 柳永

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池上凭阑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