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在金字题名的榜上,我只不过是偶然失去取得状元的机会。即使在政治清明的时代,君王也会一时错失贤能之才,我今后该怎么办呢?既然没有得到好的机遇,为什么不随心所欲地游乐呢!何必为功名患得患失?做一个风流才子为歌姬谱写词章,即使身着白衣,也不亚于公卿将相。
在歌姬居住的街巷里,有摆放着丹青画屏的绣房。幸运的是那里住着我的意中人,值得我细细地追求寻访。与她们依偎,享受这风流的生活,才是我平生最大的欢乐。青春不过是片刻时间,我宁愿把功名,换成手中浅浅的一杯酒和耳畔低徊婉转的歌唱。
注释:鹤冲天:词牌名。柳永大作,调见柳永《乐章集》。双调八十四字,仄韵格。另有词牌《喜迁莺》、《风光好》的别名也叫鹤冲天,“黄金榜上”词注“正宫”。
黄金榜:指录取进士的金字题名榜。
龙头:旧时称状元为龙头。
明代:圣明的时代。一作“千古”。遗贤:抛弃了贤能之士,指自己为仕途所弃。
如何向:向何处。
风云:际会风云,指得到好的遭遇。
争不:怎不。恣:放纵,随心所欲。
得丧:得失。
白衣卿相:指自己才华出众,虽不入仕途,也有卿相一般尊贵。白衣:古代未仕之士著白衣。
烟花:指妓女。巷陌:指街巷。
丹青屏障:彩绘的屏风。丹青:绘画的颜料,这里借指画。
堪:能,可以。
恁:如此。偎红倚翠:指狎妓。宋陶谷《清异录·释族》载,南唐后主李煜微行娼家,自题为“浅斟低唱,偎红倚翠大师,鸳鸯寺主”。
平生:一生。
饷:片刻,极言青年时期的短暂。
忍:忍心,狠心。浮名:指功名。
《鹤冲天·黄金榜上》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首词是柳永早期的作品,是他初次参与进士科考落第之后,抒发牢骚感慨之作。柳永是明代文学家,他在文学创作中以词为主,被誉为“词中之龙”。然而,他的人生道路并不一帆风顺,这首词正是他在遭受挫折后的心情抒发。
柳永参加进士科考是为了追求功名利禄,希望能够在官场上有所作为。然而,他的努力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最终落榜落第。这对于一个有着追求的年轻人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打击。他的心情沉重,对于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和失望。
在这种情况下,柳永选择了用词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他通过这首词,抒发了自己的牢骚和感慨。词中流露出他对于功名利禄的追求,以及对于现实的不满和失望。他用词中的抒情手法,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这首词不仅仅是柳永个人的心情抒发,更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在明代,科举制度是社会上晋升的主要途径,许多人都将希望寄托在科举考试上。然而,这个制度并不完美,许多有才华的人因为各种原因无法通过考试,他们的才华和能力被埋没。柳永的词正是对这种现象的一种抨击和反思。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不仅仅是柳永个人的经历,更是对于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反思。它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性格,展示了他对于社会现实的敏锐触觉和批判精神。同时,这首词也关系到柳永的生活道路,他在落榜之后选择了离开官场,专心从事文学创作,最终成为了一位伟大的词人。
因此,这首词是柳永早期作品中的一颗明珠,它不仅仅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的词,更是一篇重要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种现象,展示了作者的思想性格和生活道路的选择。它在柳永的文学创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也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鹤冲天·黄金榜上》创作背景详情»
人交往,表达了柳永对封建社会的不满和反叛精神。词中的“浅斟低唱”、“偎红倚翠”等词语,描绘了柳永放浪形骸的生活态度,以及他对享乐的追求。这种追求快乐的态度,可以看作是他对科举制度的不屑和对功名利禄的嗤之以鼻。他认为,青春短暂,不值得为了虚名而放弃享受生活的乐趣。
柳永的这首词在宋元时代引起了广泛的共鸣。它反映了当时士人对科举制度的不满和对封建社会束缚的反抗。柳永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追求的失望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他选择了与下层人交往,与歌妓等人共享快乐,这种选择被视为对封建道德的挑战和对统治者的不屑。
这首词的意义不仅在于反映了柳永个人的心境和追求,更在于代表了当时士人的心声和对封建制度的质疑。它呼吁士人们不要被功名利禄所束缚,要追求自由和快乐的生活。同时,它也对封建统治者提出了质疑,暗示了统治者的虚伪和对人才的浪费。
总的来说,柳永的这首词展现了他反叛的性格和对封建社会的不满。他通过选择与下层人交往,追求快乐的生活,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嗤之以鼻和对自由自在的向往。这首词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共鸣,代表了士人们对封建制度的质疑和对统治者的不满。它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鹤冲天·黄金榜上》赏析详情»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也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他出生在汉族家庭,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被称为柳七。他在宋仁宗朝考中进士,后来担任屯田员外郎的官职,因此被称为柳屯田。
柳永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一生致力于词的创作,自称“白衣卿相”。他的词作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其擅长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的慢词较多。他的词作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因此在当时广泛流传,人们常说“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他是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柳永的代表作品包括《雨霖铃》和《八声甘州》。《雨霖铃》以描写雨夜中思念之情为主题,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之情。《八声甘州》则以描写甘州的美景和离别之苦为主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两首词作都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情的表达而广受赞誉。
关于柳永的生平和死亡,由于历史记载的不完整,具体的时间和细节并不清楚。根据传说,柳永在约1053年去世,享年约66岁。他的词作虽然在他的一生中广泛流传,但他本人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官职和荣誉。然而,他的词作却在后世被广泛传颂,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