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英英的舞姿真是美妙,就像章台柳之袅娜,似昭阳飞燕之轻柔。多少有钱有势的人,富贵人家的筵会上,都争着以千金之价选她去作陪。只见她回头看了看,音乐开始飘扬,她随之翩翩起舞,似杨柳扶风,身上的佩环也随着舞蹈微微颤动。
突然转入了《霓裳羽衣曲》中节奏急促的段落,她更加施展出自己柔媚轻盈的身段,紧紧地依檀板声而舞。英英一会儿慢舒广袖,一会儿急动莲步,进退之间仪态万方,表情丰富多变,妩媚多姿。看英英之美,何止是倾国倾城,她突然回头的一刹那,足以令万人为之消魂!
注释:
英英:不详。当为词人虚拟的歌妓名。
章台,本为汉代长安一条繁华街道名。昭阳燕,指赵飞燕。这里是以赵飞燕之“柔若无骨”与前句“腰肢软”相照应的。
是处:到处,处处。
霓裳:即《霓裳羽衣曲》,传说是唐玄宗聆听天乐后而制成(详《唐逸史》、《广德初异录》)。促、遍,古代音乐术语,促是促拍;遍是大曲的段落。盈盈:仪态美好的样子。盈,通“赢”。古乐府《日出东南隅行》:“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檀板:檀木所制的拍板。《旧唐书·音乐二》:“拍板,长阔如手,厚寸余,以韦连之,击以代扦。”唐杜牧《自宣州赴官入京路逢裴坦制官归宣州因题赠》:“画堂檀板秋拍碎,一引有时连十觥。”
莲步:这里指舞步。《南史·齐东昏侯传》载,东昏侯用黄金制成莲花贴在地上,命宠妃潘妃行走于上,谓“步步生莲花也”。
倾国倾城:喻指绝美的女子。
断肠:此指为舞者的美艳而绝倒。
《柳腰轻·英英妙舞腰肢软》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赏析是对柳永的词作《蝶恋花·丝管初调》进行的。文章首先提到了写舞的诗词曲不在少数,其中最著名的要推杜甫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接着,文章指出杜诗中的“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青光”二旬,是化用自《诗经》的“如雷如霆,徐方震惊。王奋厥武,如震如怒。”这一段落,这样的化用使得杜诗中的这两句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名句。
然后,文章将柳永的《蝶恋花·丝管初调》与杜甫的诗进行对比。杜甫的诗写的是健舞、武舞,而柳永的词则写的是软舞、文舞。柳永通过描写舞者的“腰肢软”和赵飞燕的“柔若无骨”,展现了舞者的轻柔和柔韧。然而,这种软舞并非一成不变,随着节奏的加快,“慢垂霞袖”成为过渡中的一个静场,接着舞者开始“急趋莲步、进退奇容千变”。这里的“奇容”指的是舞姿的变化,舞者的舞姿和神态不断变化,翻新出奇,给观者带来了酣畅淋漓的感受,令人目醉神迷。
文章还提到了词的层次感,称赞了词中的章法谨严、秀润清朗。特别是结句的“暂回眸”,被赞为一个惊鸿一瞥的动作神态,预示着舞蹈即将结束,掌声即将雷动。整篇赏析认为这首词是一篇清歌傍水、妙舞当花的佳作,展现了古典舞蹈的无穷魅力。
《柳腰轻·英英妙舞腰肢软》赏析详情»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也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他出生在汉族家庭,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被称为柳七。他在宋仁宗朝考中进士,后来担任屯田员外郎的官职,因此被称为柳屯田。
柳永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一生致力于词的创作,自称“白衣卿相”。他的词作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其擅长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的慢词较多。他的词作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因此在当时广泛流传,人们常说“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他是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柳永的代表作品包括《雨霖铃》和《八声甘州》。《雨霖铃》以描写雨夜中思念之情为主题,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之情。《八声甘州》则以描写甘州的美景和离别之苦为主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两首词作都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情的表达而广受赞誉。
关于柳永的生平和死亡,由于历史记载的不完整,具体的时间和细节并不清楚。根据传说,柳永在约1053年去世,享年约66岁。他的词作虽然在他的一生中广泛流传,但他本人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官职和荣誉。然而,他的词作却在后世被广泛传颂,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