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慢·江枫渐老》原文赏析

  • suàn
    màn
    ·
    jiāng
    fēng
    jiàn
    lǎo
  • [
    sòng
    dài
    ]
    liǔ
    yǒng
  • jiāng
    fēng
    jiàn
    lǎo
    tīng
    huì
    bàn
    diāo
    mǎn
    bài
    hóng
    shuaī
    cuì
    chǔ
    dēng
    lín
    zhèng
    shì
    qiū
    tiān
    yǐn
    shū
    zhēn
    duàn
    cán
    yáng
    duì
    wǎn
    jǐng
    shāng
    huái
    怀
    niàn
    yuǎn
    xīn
    chóu
    jiù
    hèn
    xiāng
  • mài
    mài
    rén
    qiān
    niàn
    liǎng
    chù
    fēng
    qíng
    wàn
    chóng
    yān
    shuǐ
    xiē
    tiān
    gāo
    wàng
    duàn
    cuì
    fēng
    shí
    èr
    yán
    shuí
    huì
    píng
    gāo
    zòng
    xiě
    cháng
    wàn
    zhòng
    nài
    guī
    yún
    shuí

原文: 江枫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楚客登临,正是暮秋天气。引疏砧、断续残阳里。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
脉脉人千里。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侭无言、谁会凭高意。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谁寄。


相关标签:伤怀孤独凄凉离情卜算子慢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江岸的枫叶渐渐衰老,水洲的蕙草半已枯凋,满眼衰败的红花绿叶。楚乡作客,登高望远,正逢这样的暮秋天气。传来了稀疏的捣衣声,断断续续回响在残阳里。面对这傍晚景象,我悲伤怀抱,思念远人,新愁和旧恨,接连涌起。

相思之人隔断在脉脉千里之外。两处思念情怀,相隔千山万水。雨停云散天空高远,望不尽远处十二座苍翠山峰。无言相诉,谁会登高望远抒发心中的情意?纵然写得千万种分离的痛苦情思,无奈谁能驾驭行云寄去我的相思情书?

注释:
①江枫:江边枫树。
②汀蕙:沙汀上的葱草。楚客:客居楚地的人。温庭筠《雨》诗:“楚客秋江上,萧萧故国情。”登临,登山临水。
③疏砧:稀疏继续的捣衣声。砧,捣衣石。
④脉脉:含情不语貌。见温庭筠《梦江南》(梳洗罢)注②。
⑤翠峰十二:即巫山十二峰。《天中记》:“巫山十二峰,曰:望霞、翠屏、朝云、松峦、集仙、聚鹤、净坛、上升、起云、飞凤、登龙、圣泉。”
⑥谁会:谁能理解。
⑦归云:喻归思。唐薛能《麟中寓居寄蒲中友人》诗:“边心生落日,乡思羡归云。更在相思处,子规灯下闻。” 《卜算子慢·江枫渐老》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段内容描述了古代妇女在秋季使用磁杵捣练制作寒衣,以寄给在外征战的丈夫。这一传统习俗暗示了长期漂泊的生活状态,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每当人们听到石杵敲击的声音,就会产生旅途中的愁思和思乡之情。这段描写通过古代妇女的行为,表达了漂泊在外的人们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卜算子慢·江枫渐老》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是诗人在秋天的晚景中,被深深触动,思念远方的人和事,同时也唤起了他心中的旧恨和新愁。

整首诗以描写景色为开篇,通过描绘江枫和汀蕙的凋零,以及满目败红衰翠的景象,营造出凄清的氛围。这里的败红和衰翠并非完全凋零,而是渐渐老去和半凋的状态,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不断衰败的过程。

接下来,诗人以楚客登临为转折点,引用宋玉《九辩》中的悲秋意境,表达了自己对秋天的深深感受。他自称为楚客,暗示自己曾在楚地游历,因此对秋天的景色有着特殊的情感。同时,他也点明了这是暮秋的季节。

随后,诗人写到了引疏砧的声音,这是古代妇女在秋天制作寒衣时所发出的声音。这种声音在深秋的景色中回荡,更加增添了凄凉的氛围。这里也暗示了诗人长期的漂泊和思念远方的人和事。

最后,诗人直接表达了自己对晚景的伤感和怀念之情。他说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这里的新愁指的是当前的忧愁,而旧恨则是过去的仇恨和痛苦。诗人在秋天的晚景中,不仅思念远方的人和事,也被自己心中的旧恨和新愁所困扰。

整首诗通过描写景色和抒发情感的方式,展现了诗人在秋天的晚景中所感受到的离愁和思念之情。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自己情感的抒发,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凄凉而深沉的境界。 《卜算子慢·江枫渐老》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柳永的照片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也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他出生在汉族家庭,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被称为柳七。他在宋仁宗朝考中进士,后来担任屯田员外郎的官职,因此被称为柳屯田。

柳永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一生致力于词的创作,自称“白衣卿相”。他的词作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其擅长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的慢词较多。他的词作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因此在当时广泛流传,人们常说“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他是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柳永的代表作品包括《雨霖铃》和《八声甘州》。《雨霖铃》以描写雨夜中思念之情为主题,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之情。《八声甘州》则以描写甘州的美景和离别之苦为主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两首词作都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情的表达而广受赞誉。

关于柳永的生平和死亡,由于历史记载的不完整,具体的时间和细节并不清楚。根据传说,柳永在约1053年去世,享年约66岁。他的词作虽然在他的一生中广泛流传,但他本人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官职和荣誉。然而,他的词作却在后世被广泛传颂,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猜您喜欢

竹马子·登孤垒荒凉

宋代 柳永

登孤垒荒凉,危亭旷望,静临烟渚。对雌霓挂雨,雄风拂槛,微收烦暑。渐觉一叶惊秋,残蝉噪晚,素商时序。览景想前欢,指神京,非雾非烟深处。
向此成追感,新愁易积,故人难聚。凭高尽日凝伫。赢得消魂无语。极目霁霭霏微,瞑鸦零乱,萧索江城暮。南楼画角,又送残阳去。

婆罗门令·昨宵里恁和衣睡

宋代 柳永

昨宵里恁和衣睡,今宵里又恁和衣睡。小饮归来,初更过,醺醺醉。中夜后、何事还惊起?霜天冷,风细细,触疏窗、闪闪灯摇曳。
空床展转重追想,云雨梦、任攲枕难继。寸心万绪,咫尺千里。好景良天,彼此,空有相怜意,未有相怜计。

惜春郎·玉肌琼艳新妆饰

宋代 柳永

玉肌琼艳新妆饰。好壮观歌席,潘妃宝钏,阿娇金屋,应也消得。
属和新词多俊格。敢共我勍敌。恨少年、枉费疏狂,不早与伊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