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原文赏析

  • shān
    zhōng
  • [
    táng
    dài
    ]
    wáng
  • cháng
    jiāng
    beī
    zhì
    wàn
    niàn
    jiāng
    guī
  • kuàng
    shǔ
    gāo
    fēng
    wǎn
    shān
    shān
    huáng
    feī

原文: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相关标签:山水思乡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长江好似已经滞流,在为我不停地悲伤。万里远游之人,思念着早日回归。
何况是高风送秋的傍晚时分,深山重重,黄叶在漫山飘飞。

注释:
滞(zhì):淹留。一说停滞,不流通。
万里:形容归程之长。念将归:有归乡之愿,但不能成行。
况属:何况是。属:恰逢,正当。高风:山中吹来的风。一说即秋风,指高风送秋的季节。 《山中》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勃在公元672年(唐高宗咸亨二年)创作的,当时他正处于旅居蜀地的后期。王勃被逐出沛王府后,失去了官职和地位,生活无所事事。他希望通过欣赏蜀地的山水名胜来缓解内心的愤怒和不满。然而,实际上,南国的自然景观也给诗人带来了更多的乡愁和忧虑。这首诗可能是王勃在思乡之情和对未来的担忧中创作的。 《山中》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风凄凉的景象,进一步加深了他的思乡之情。这里的“况属高风晚”表明了诗人的心境已经到了极点,他已经无法忍受离乡的痛苦,渴望早日回到家乡。而“山山黄叶飞”则是对秋天的描绘,黄叶飘零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也暗示了诗人在异乡的漂泊已经久远,他渴望回家的心情更加强烈。

接下来的两句“望中犹记得,烟村四五家”则是诗人回忆起家乡的情景。诗人在远离家乡的异地,通过眼前的景物勾起了对家乡的回忆。他望着远方,仍然能够清晰地记得家乡的烟村,这些烟村是他思念的对象,也是他渴望回归的目标。这里的“烟村四五家”并不是具体的数字,而是表示家乡的小村落,寥寥几家,朴素而温馨。这种简朴的乡村景象,更加强烈地勾起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日夜经过处,看看到故家”则是诗人对回家的期盼。诗人在异乡漂泊已久,每天都在不断地行走,经过无数的地方,但他的目光始终注视着回家的方向。他渴望能够早日回到故乡,重返熟悉的家园。这里的“看看到故家”表达了诗人对回家的渴望和期待,他希望能够亲眼看到故乡的一切,重新感受家乡的温暖和亲情。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和渴望回归的心愿。诗人通过描绘长江滞留、秋风凄凉、烟村回忆和回家的期盼,将自己的心境与自然景物相融合,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归乡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思乡之情的共鸣和感动。 《山中》赏析详情»

鉴赏

,而将此句的“将归”理解为思念将要归来的亲人或故乡,也是可以的。总之,这句诗的意境是诗人在异乡思念归乡的心情。



诗的后半首是以景点染的手法来进一步烘托诗人的思乡之情。诗人用“高风晚”、“黄叶飞”来描绘深秋的景色,这些景象与诗人的心情相呼应,形成了一种悲凉的氛围。高风晚是秋天的特征,黄叶飞则是秋天的景象,这些景色给人一种凄凉、萧瑟的感觉。通过描绘这些景色,诗人进一步表达了自己思乡的心情。



整首诗通过对地理和时间概念的运用,以及景点染的手法,将诗人在异乡思乡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诗人通过对长江、万里、已滞、将归等词语的运用,展现了自己远离故乡、思归未遂的痛苦和忧伤。而通过描绘深秋的景色,诗人进一步烘托了自己的思乡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鸣。

《山中》鉴赏详情»

唐代诗人王勃的照片
王勃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是唐代著名诗人,汉族,字子安,出生于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他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被誉为“初唐四杰”之首。

王勃在诗歌创作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他的代表作品包括《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此外,他的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堪称一时之最。他的代表作品包括《滕王阁序》等。

然而,王勃的生命在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结束了。当时他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时溺水而死。这个意外的悲剧使得王勃的才华和潜力无法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尽管他的生命短暂,但他的诗歌和文学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猜您喜欢

题大庾岭北驿

唐代 宋之问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唐代 韦庄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
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
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
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

登楼赋

两汉 王粲

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
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
挟清漳之通浦兮, 倚曲沮之长洲。
背坟衍之广陆兮,临皋隰之沃流。
北弥陶牧,西接昭邱。
华实蔽野,黍稷盈 畴。
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遭纷浊而迁逝兮,漫逾纪以迄今。
情眷眷而怀归兮,孰忧思之可任?凭轩槛以遥望兮, 向北风而开襟。
平原远而极目兮,蔽荆山之高岑。
路逶迤而修迥兮,川既漾而济深。
悲旧乡 之壅隔兮,涕横坠而弗禁。
昔尼父之在陈兮,有归欤之叹音。
钟仪幽而楚奏兮,庄舄显而越 吟。
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 惟日月之逾迈兮,俟河清其未极。
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骋力。
惧匏瓜之徒悬兮, 畏井渫之莫食。
步栖迟以徙倚兮,白日忽其将匿。
风萧瑟而并兴兮,天惨惨而无色。
兽狂顾 以求群兮,鸟相鸣而举翼,原野阒其无人兮,征夫行而未息。
心凄怆以感发兮,意忉怛而惨恻。
循阶除而下降兮,气交愤于胸臆。
夜参半而不寐兮,怅盘桓以反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