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风》原文赏析

  • yǒng
    fēng
  • [
    táng
    dài
    ]
    wáng
  • liáng
    fēng
    shēng
    jiā
    lín
    qīng
  • yān
    xún
    jiàn
    juàn
    chū
    shān
    yíng
  • lái
    dòng
    yǒu
    qíng
  • luò
    shān
    shuǐ
    jìng
    weí
    jūn
    sōng
    shēng
    (
    bǎn
    běn
    )
    liáng
    jǐng
    shēng
    jiā
    lín
    qīng
  • yān
    xún
    jiàn
    juàn
    chū
    shān
    yíng
  • lái
    dòng
    yǒu
    qíng
  • luò
    shān
    shuǐ
    jìng
    weí
    jūn
    sōng
    shēng
    (
    bǎn
    běn
    èr
    )

原文: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版本一)肃肃凉景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版本二)


相关标签:咏物言志赞美写风

译文及注释

炎热未消的初秋,一阵清凉的风肃肃吹来,山谷林间顿时变得清爽凉快。
它吹散了山中的烟云,卷走了山间的雾霭,显现出了山上涧旁的人家房屋。
凉风来来去去本来没有踪迹,可它的吹起和停息却好像很有感情,合人心意。
当红日西下,大地山川一片寂静的时候,它又自松林间吹起,响起一片松涛声。

注释:
肃肃:形容快速。
风:一作“景”。指风景。
加:给予。
林壑:树林和山沟,指有树林的山谷。
驱:驱散,赶走。
寻:一作“入”。寻找,进入。
涧户:山沟里的人家。
卷:卷走,吹散。
雾:一作“露”。指山间的雾气。
楹:堂屋前的柱子。
山楹:指山间的房屋。
固:本来。
迹:行动留下的痕迹。一作“际”。
动息:活动与休息。
松声:松树被风吹动发出像波涛一样的声音。 《咏风》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人所用”。诗人通过描写风的特点和作用,表达了对风的赞美和敬佩之情。他认为风不分贵贱,不求回报,慷慨施惠于人,具有高尚的品格和勤奋的精神。诗人将风喻为人,寄托了自己的壮志和追求。整首诗以平直轻快的语言,描绘了风带来的清凉和快意,展现了诗人对风的赞美之情。 《咏风》赏析详情»

唐代诗人王勃的照片
王勃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是唐代著名诗人,汉族,字子安,出生于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他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被誉为“初唐四杰”之首。

王勃在诗歌创作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他的代表作品包括《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此外,他的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堪称一时之最。他的代表作品包括《滕王阁序》等。

然而,王勃的生命在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结束了。当时他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时溺水而死。这个意外的悲剧使得王勃的才华和潜力无法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尽管他的生命短暂,但他的诗歌和文学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猜您喜欢

唐代 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高阳台·落梅

宋代 吴文英

宫粉雕痕,仙云堕影,无人野水荒湾。古石埋香,金沙锁骨连环。南楼不恨吹横笛,恨晓风、千里关山。半飘零,庭上黄昏,月冷阑干。
寿阳空理愁鸾。问谁调玉髓,暗补香瘢。细雨归鸿,孤山无限春寒。离魂难倩招清此,梦缟衣、解佩溪边。最愁人,啼鸟清明,叶底青圆。

咏鹅

唐代 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