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乐游原》原文赏析

  • dēng
    yóu
    yuán
  • [
    táng
    dài
    ]
  • cháng
    kōng
    tán
    tán
    niǎo
    wàn
    xiāo
    chén
    xiàng
    zhōng
  • kàn
    hàn
    jiā
    shì
    líng
    shù
    qiū
    fēng

原文: 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销沉向此中。
看取汉家何事业,五陵无树起秋风。


相关标签:秋天抒怀感慨爱国思乡

译文及注释

译文:天空广阔无边,鸟儿消失在天际,古时的遗迹消失在这荒废的乐游原里。请看那昔日的汉王朝何等壮阔的功业,如今的五陵原上没有一棵树,只有秋风呼啸。

注释:乐游原:古地名,遗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内大雁塔东北,是当时有名的游览胜地。
澹澹:广阔无边的样子。
没:消失。
销沉:形迹消失、沉没。
销:同“消”,消散,消失。
此中:指乐游原四周。
事业:功业。
五陵: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分别为汉高祖刘邦的长陵,汉惠帝刘盈的安陵,汉景帝刘启的阳陵,汉武帝刘彻的茂陵,汉昭帝刘弗陵的平陵。约位于现在的西安市西北。
无树:即没有树。 《登乐游原》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在这个国家正值战乱之际,人们的生活被战火所笼罩,无数家庭被摧毁,无数人民流离失所。而在这个动荡的时期,一个诗人因为被奸人诬陷,被贬到了乐游原。他的内心充满了无尽的忧伤和惆怅。

乐游原曾经是一个繁华的园林,是人们心灵的净土。然而,现在的乐游原已经衰败不堪,一片凄凉的景象。曾经美丽的花园已经荒芜,曾经欢声笑语的小径已经荒废。诗人看到这一切,内心感慨万分。

他深深地思考着,这个园林的衰败是否也代表着整个国家的衰败。他想象着曾经在这里欢乐游玩的人们,他们的笑声和欢声是否已经被战火所淹没。他想象着曾经在这里谈笑风生的朋友们,他们是否已经被战乱所分散。他想象着曾经在这里谈情说爱的情侣们,他们是否已经被战争的残酷所迫使分离。

诗人的内心充满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人民的关怀。他深深地明白,战乱给人们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损失,更是精神上的摧残。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歌,表达出对国家的痛苦和对人民的祝福。

于是,他开始写下了这首诗,用他的笔尖抒发自己的忧伤和思念。他用诗歌的语言,描绘出曾经繁华的乐游原,以及现在的凄凉景象。他用诗歌的力量,呼唤人们的关注和呵护,希望能够重建这个曾经美丽的园林,重建这个曾经幸福的国家。

这首诗成为了诗人内心的一声呐喊,也成为了人们心中的一片希望。它让人们意识到,战乱带来的痛苦和损失是如此巨大,而重建和平的责任又是如此重大。诗人的创作背景,让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这首诗的内涵和意义。 《登乐游原》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篇赏析主要是对一首诗的解读和分析。诗中的上联描述了乐游原的景色,表达了凄凉的气氛。诗人通过描绘孤鸟远飞和长空永在的景象,寓情于景,展示了物是人非的感慨和对执政者的劝勉忠告。诗人认识到人世盛衰、兴亡迭代,最终归于寂灭,表达了深深的感慨。

下联则描述了五陵无树起秋风的衰败景象,使诗人对历史的风云变幻和人世沧桑产生了真挚的感慨。诗人从地理和历史的角度进行观察和思考,表达了登楼临眺时所触动的个人感受。通过使用典故的修辞手法,诗人凝练而含蓄地表达了对汉朝英雄伟业已成历史陈迹的思考。诗人内心怀有崇高的爱国热情,对报效祖国、建功立业、驱除侵略者充满了感慨和思考。

整篇赏析通过对诗中景色描写和情感表达的分析,展示了诗人对人世盛衰和历史变迁的感慨之情,以及对爱国热情的思考。诗人通过描绘凄凉的景象和运用典故,使诗歌更具深度和内涵,引发读者对人生和历史的思考。 《登乐游原》赏析详情»

唐代诗人杜牧的照片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是唐代著名诗人,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他出生于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是汉族人。为了与同为杜姓的杜甫区分,人们常称他为“小杜”。他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被誉为唐代文学的双璧。

杜牧晚年居住在长安南樊川别墅,因此后世常称他为“杜樊川”。他的作品以婉约派为主,风格清新、细腻,以描写爱情、自然和人生哲理为主题。他的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杜牧的代表作品有《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首》等。他的诗歌常常表达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关于杜牧的生平和死亡,具体的时间和细节并不清楚。根据历史记载,他生于公元803年,但死亡的确切时间并没有记录下来。根据推测,他大约在852年左右去世。然而,关于他的死因和具体情况,历史上并没有详细的记载。

总之,杜牧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以婉约派的作品闻名于世。他的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尽管关于他的生平和死亡的具体细节不太清楚,但他的诗歌作品仍然被后人广泛传颂和赞美。

猜您喜欢

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唐代 白居易

上苑风烟好,中桥道路平。蹴球尘不起,泼火雨新晴。
宿醉头仍重,晨游眼乍明。老慵虽省事,春诱尚多情。
遇客踟蹰立,寻花取次行。连钱嚼金勒,凿落写银罂。
府酝伤教送,官娃岂要迎。舞腰那及柳,歌舌不如莺。
乡国真堪恋,光阴可合轻。三年遇寒食,尽在洛阳城。

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宋代 吴文英

山远翠眉长。高处凄凉。菊花清瘦杜秋娘。净洗绿杯牵露井,聊荐幽香。
乌帽压吴霜。风力偏狂。一年佳节过西厢。秋色雁声愁几许,都在斜阳。

闻雁

唐代 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