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录后序》原文赏析

  • zhǐ
    nán
    hòu
  • [
    sòng
    dài
    ]
    wén
    tiān
    xiáng
  • èr
    nián
    èr
    yuè
    shí
    jiǔ
    chú
    yòu
    chéng
    xiāng
    jiān
    shū
    shǐ
    使
    zhū
    jūn
  • shí
    beǐ
    bīng
    xiū
    mén
    wài
    zhàn
    shǒu
    qiān
    jiē
    shī
  • jìn
    shēn
    shì
    cuì
    zuǒ
    chéng
    xiāng
    zhī
    suǒ
    chū
  • huì
    shǐ
    使
    zhé
    jiāo
    chí
    beǐ
    yāo
    dāng
    guó
    zhě
    xiāng
    jiàn
    zhòng
    weì
    xíng
    weí
    shū
    huò
  • guó
    shì
    zhì
    shēn
    beǐ
    shàng
    kǒu
    shé
    dòng
  • chū
    fèng
    shǐ
    使
    wǎng
    lái
    liú
    beǐ
    zhě
    gēng
    chān
    beǐ
    guī
    ér
    qiú
    jiù
    guó
    zhī
  • shì
    xiāng
    yìn
    bài
    zhèng
    diàn
    殿
    xué
    shì
    xíng
  • chū
    zhì
    beǐ
    yíng
    kàng
    kāng
    kǎi
    shàng
    xià
    jīng
    dòng
    beǐ
    weì
    gǎn
    qīng
    guó
  • xìng
    shī
    mèng
    gòu
    è
    qián
    jiǎ
    qìng
    xiàn
    chǎn
    hòu
    hái
    guó
    shì
    suì
    shōu
    shí
  • tuō
    zhí
    qián
    gòu
    shuài
    shī
    xìn
    shǔ
    shī
    mèng
    shū
    zhí
    weí
    dàn
    qiú
    hài
  • beǐ
    suī
    mào
    jìng
    shí
    fèn
    èr
    guì
    qiú
    míng
    yuē
    guǎn
    bàn
    bīng
    weí
    suǒ
    shè
    ér
    guī
  • weì
    jiǎ
    qìng
    děng
    qǐng
    shǐ
    使
    beǐ
  • beǐ
    bìng
    wǎng
    ér
    zài
    shǐ
    使
    zhě
    zhī
  • fēn
    dāng
    yǐn
    jué
    rán
    ér
    yǐn
    rěn
    xíng
  • rén
    yún
    jiāng
    yǒu
    weí
  • zhì
    jīng
    kǒu
    jiān
    bēn
    zhēn
    zhōu
    beǐ
    shí
    gào
    dōng
    西
    èr
    kǔn
    yuē
    lián
    bīng
  • zhōng
    xìng
    huì
    shù
    zài
  • liú
    èr
    weí
    yáng
    shuài
    xià
    zhú
    zhī
    lìng
  • biàn
    xìng
    míng
    guǐ
    zōng
    cǎo
    xíng
    lòu
    宿
    beǐ
    xiāng
    chū
    cháng
    huái
    jiān
  • qióng
    è
    饿
    liáo
    zhuī
    gòu
    yòu
    tiān
    gāo
    jiǒ
    háo
  • ér
    zhōu
    zhǔ
    zhōu
    chū
    beǐ
    hǎi
    rán
    hòu
    yáng
    jiāng
    zhōu
    yáng
    zhǎn
    zhuàn
    míng
    tiān
    tái
    zhì
    yǒng
    jiā
  • zhī
    zhě
    zhī
    qiú
    dāng
    zeí
    dāng
    guì
    qiú
    chù
    èr
    shí
    zhēng
    zhí
    dāng
    jīng
    kǒu
    xié
    shǒu
    beì
    jǐng
    jīng
    beǐ
    jiàn
    shí
    weí
    xún
    chuán
    suǒ
    cóng
    zhēn
    zhōu
    zhú
    zhī
    chéng
    mén
    wài
    páng
    huáng
    yáng
    zhōu
    guò
    guā
    zhōu
    yáng
    qiáo
    jìng
    shǐ
    使
    shào
    yáng
    zhōu
    chéng
    xià
    jìn
    tuì
    退
    yóu
    dài
    sòng
    zuò
    guì
    gōng
    táng
    weí
    zhōng
    shǔ
    qiān
    guò
    mén
    luò
    zeí
    shǒu
    jiǎ
    jiā
    zhuāng
    weí
    xún
    jiào
    suǒ
    líng
    gāo
    yóu
    shī
    dào
    xiàn
    zhì
    míng
    shào
    zhú
    lín
    zhōng
    luó
    zhě
    shǔ
    shí
    suǒ
    táo
    zhì
    gāo
    yóu
    zhì
    xià
    xíng
    chéng
    chū
    luàn
    shī
    zhōng
    zhōu
    shào
    xiāng
    hòu
    xiān
    xiè
    hòu
    zhì
    hǎi
    líng
    gāo
    shā
    cháng
    dào
    hǎi
    ān
    gāo
    fán
    sān
    bǎi
    beǐ
    kòu
    wǎng
    lái
    jiān
    ér
    feī
    zhì
    tōng
    zhōu
    xiǎo
    zhōu
    shè
    jīng
    chū
    nài
    ér
    zhī
    wài
  • shēng
    zhòu
    shì
  • ér
    ér
    jìng
    jiè
    weī
    è
    céng
    jiàn
    cuò
    chū
    feī
    rén
    shì
    suǒ
    kān
  • tòng
    dìng
    tòng
    tòng
    zaī
    zài
    huàn
    nán
    zhōng
    jiān
    shī
    suǒ
    zāo
    jīn
    běn
    rěn
    feì
  • dào
    zhōng
    shǒu
    chāo
  • shǐ
    使
    beǐ
    yíng
    liú
    beǐ
    guān
    wài
    weí
    juàn
    beǐ
    guān
    wài
    mén
    líng
    guā
    zhōu
    hái
    jīng
    kǒu
    weí
    juàn
    tuō
    jīng
    kǒu
    zhēn
    zhōu
    yáng
    zhōu
    gāo
    yóu
    tài
    zhōu
    tōng
    zhōu
    weí
    juàn
    hǎi
    dào
    zhì
    yǒng
    jiā
    lái
    sān
    shān
    weí
    juàn
  • jiāng
    zàng
    zhī
    jiā
    shǐ
    使
    lái
    zhě
    zhī
    beī
    zhì
    yān
  • zhī
    shēng
    xìng
    ér
    xìng
    shēng
    weí
    suǒ
    qiú
    weí
    chén
    zhǔ
    chén
    yǒu
    suǒ
    qiú
    weí
    zhī
    xíng
    dài
    ér
    yǒu
  • jiāng
    qǐng
    zuì
    jūn
    jūn
    qǐng
    zuì
    qǐng
    zuì
    xiān
    rén
    zhī
    shēng
    jiù
    guó
    nán
    yóu
    weí
    guǐ
    zeí
    lài
    tiān
    zhī
    líng
    zōng
    miào
    zhī
    xiū
    máo
    cóng
    wáng
    shī
    weí
    qián
    xuě
    jiǔ
    miào
    zhī
    chǐ
    gāo
    zhī
    suǒ
    weì
    shì
    zeí
    shēng
    suǒ
    weì
    gōng
    jìn
    ér
    hòu
  • juē
    ruò
    zhě
    jiāng
    wǎng
    ér
    suǒ
  • xiàng
    shǐ
    使
    weǐ
    cǎo
    mǎng
    suī
    hào
    rán
    suǒ
    kuì
    zuò
    rán
    weī
    wén
    jūn
    qīn
    jūn
    qīn
    weì
    chéng
    fǎn
    guàn
    chóng
    jiàn
    yuè
    shǐ
    使
    dàn
    zhèng
    qiū
    shǒu
    hàn
    zaī
    hàn
    zaī
    shì
    nián
    xià
    gǎi
    yuán
    jǐng
    yán
    líng
    wén
    tiān
    xiáng
    shī
    míng
    yuē
    zhǐ
    nán

原文: 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
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北亦未敢遽轻吾国。
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
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北虽貌敬,实则愤怒,二贵酋名曰“馆伴”,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
未几,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
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
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
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至京口,得间奔真州,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
中兴机会,庶几在此。
留二日,维扬帅下逐客之令。
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
已而得舟,避渚洲,出北海,然后渡扬子江,入苏州洋,展转四明、天台,以至于永嘉。
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诋大酋当死;骂逆贼当死;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去京口,挟匕首以备不测,几自刭死;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真州逐之城门外,几彷徨死;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竟使遇哨,无不死;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坐桂公塘土围中,骑数千过其门,几落贼手死;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夜趋高邮,迷失道,几陷死;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至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行城子河,出入乱尸中,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至海陵,如高沙,常恐无辜死;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北与寇往来其间,无日而非可死;至通州,几以不纳死;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
呜呼!死生,昼夜事也。
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今存其本不忍废。
道中手自抄录。
使北营,留北关外,为一卷;发北关外,历吴门、毗陵,渡瓜洲,复还京口,为一卷;脱京口,趋真州、扬州、高邮、泰州、通州,为一卷;自海道至永嘉、来三山,为一卷。
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呜呼!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所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余僇;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
将请罪于君,君不许;请罪于母,母不许;请罪于先人之墓,生无以救国难,死犹为厉鬼以击贼,义也;赖天之灵,宗庙之福,修我戈矛,从王于师,以为前驱,雪九庙之耻,复高祖之业,所谓誓不与贼俱生,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亦义也。
嗟夫!若予者,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
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复何憾哉!复何憾哉!是年夏五,改元景炎,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曰《指南录》。


相关标签:爱国抒情议论

译文及注释

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我受任右丞相兼枢密使,统率全国各路兵马。当时元兵已经逼近都城北门外,交战、防守、转移都来不及做了。满朝大小官员会集在左丞相吴坚家里,都不知道该怎么办。适逢双方使者的车辆往来频繁,元军邀约宋朝主持国事的人前去相见,大家认为我去一趟就可以解除祸患。国事到了这种地步,我不能顾惜自己了;估计元方也许可以用言词打动。当初,使者奉命往来,并没有被扣留在北方的,我就更想察看一下元方的虚实,回来谋求救国的计策。于是,辞去右丞相职位,第二天,以资政殿学士的身份前往。

刚到元营时,据理抗争,言词激昂慷慨,元军上下都很惊慌震动,他们也未敢立即轻视我国。可不幸的是,吕师孟早就同我结怨,贾余庆又紧跟着媚敌献计,于是我被拘留不能回国,国事就不可收拾了。我揣度不能脱身,就径直上前痛骂元军统帅不守信用,列举吕师孟叔侄的叛国行径,只要求死,不再考虑个人的利害。元军虽然表面尊敬,其实却很愤怒,两个重要头目名义上是到宾馆来陪伴,夜晚就派兵包围我的住所,我就不能回国了。不久,贾余庆等以祈请使的身份到元京大都去,元军驱使我一同前往,但不列入使者的名单。我按理应当自杀,然而仍然含恨忍辱地前去。正如古人所说:“将要有所作为啊!”

到了京口,得到机会逃奔到真州,我立即把元方的虚实情况告诉淮东、淮西两位制置使,相约他们联兵讨元。复兴宋朝的机会,大概就在此一举了。留住了两天,驻守维扬的统帅竟下了逐客令。不得已,我只能改变姓名,隐蔽踪迹,在草地上和郊野外奔走歇宿,日日为躲避元军的骑兵出没在淮河一带。困窘饥饿,无依无靠,元军悬赏追捕得又很紧急,天高地远,号呼不应。后来得到一条船,避开元军占据的沙洲,逃出江口以北的海面,然后渡过扬子江口,进入苏州洋,辗转在四明、天台等地,最后到达永嘉。

唉!我到 《指南录后序》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文天祥在宋恭帝德祐二年(1276)正月,元军围攻临安城的情景。文天祥挺身而出,出使元军进行谈判,并成功说服敌方撤军。然而,元军却扣留了文天祥,并于二月九日押解他北上。然而,在二月二十九日的夜晚,文天祥一行在镇江成功逃脱。在这段患难中,文天祥写下了一些诗歌,将它们编成了《指南录》。这本书中,每首诗前都有小序,而且还有文天祥自己的自序。因此,这篇创作被称为后序。 《指南录后序》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指南录》是文天祥写从被扣元营到返回温州的战斗经历的一部诗集。本文是他为诗集写的后序,叙述出使元军、被驱北行、中途逃脱、辗转回到永嘉的艰险遭遇,表现了作者坚贞不屈的爱国精神。

首先,本文的语言非常讲究。从句法上看,骈散结合,灵活多变;从词法上看,大量同义动词的运用和“死”字的22次重复出现,准确地表现了作者颠沛流离的艰辛和遭遇困厄的苦况。

其次,本文结合叙述进行抒情和议论,这是其特点之一。作者先写他临危受命,时“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表现出他对国家的忧虑和责任感;接着写他被迫北上,本应自杀,但因“将以有为”,才“隐忍以行”,展现了他为国家着想的决心和坚持;然后叙述他逃出敌营,奔走救国,历尽艰险的悲惨遭遇。以叙为主,富情于叙;随后以抒情为主结合叙事,又间断插入议论,使叙事、抒情、议论浑然一体,表现了作者威武不屈的浩然正气和面对山河破碎的亡国之痛。

最后,本文是一部爱国主义作品。南宋末年,激烈的民族矛盾激发了许多人的爱国感情,写出了一些爱国主义的作品。《指南录》及其后序就是这样的作品。本文记叙了作者出使元营与敌抗争的情况及脱逃南归的艰险经历,表达了作者坚强不屈的民族气节和万死不辞的爱国主义精神。本文和《指南录》中的一些诗为人们广泛传诵,多少年来成为许多爱国志士坚持斗争的思想武器。

综上所述,《指南录》后序是一篇赏析文,通过对作者战斗经历的叙述和抒情议论的结合,展现了他坚贞不屈的爱国精神,同时也成为了许多爱国志士的思想武器。 《指南录后序》赏析详情»

自然段意

全文共6个自然段,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1~4段)自叙出使元营所遭遇的种种磨难。
其中1~3段重在记叙,第4段以抒情为主。
第1自然段中,先讲自己是在“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的严重形势下出使北营的。再讲自己当时的心情是:“不得爱身”,即已抱定了为国捐躯的决心。其意图是:一方面“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另一方面是“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
第2自然段中至北营大致经历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初至北营……北亦未敢遽轻吾国。”第二阶段是“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不得归矣。”第三阶段是“未几……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最后讲本来是“分当引决”的,但仍“隐忍以行”是为了“将以有为也”。
第3自然段写北行路中得脱的行程。又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至京口……中兴机会,庶几在此”,写得脱后的喜悦。
第二层,“留二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写受误会后的困境。
第三层,“已而得舟,……以至于永嘉。”写得舟后急于南下的急迫心情。
第4自然段,以抒情为主,表明爱国、忧国的心志。又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此句引出“及于死”的危难,总起下文。
第二层,“诋大酋当死;……而死固付之度外矣!”共用17个排比句。情感真挚,气势磅礴,再现了文天祥此次北行历经的磨难。
第三层,“呜呼!……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把思想感情向前推进,进一步抒发了出生入死而国事难为的伤痛。
第二部分(5—6段),说明写作情况和结集目的,题名。
这部分告诉我们文天祥是“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至)“今存其本不忍废”而得以保存。文天祥将诗结成集目的是“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 《指南录后序》自然段意详情»

艺术特色

苦思痛”的内心感受。另外,还有一些对偶句的运用,如“昔人云:‘将以有为也’”、“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等,通过对偶的形式,使句子更加鲜明、生动。

2.修辞手法丰富。全文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比如第二部分中的“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中的“予之及于死者”就是一种比喻,通过将自己与死者进行比较,表达出作者内心的痛苦和无奈。又如第三部分中的“天高地迥,号呼靡及”,通过夸张的手法,强调作者的孤独和无助,使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作者的心情。

3.形象描写生动。全文中的形象描写非常生动,通过对景物、人物的描写,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作者的所思所感。比如第二部分中对北营的描写:“北营,烽火四起,战鼓连天,烽烟滚滚,战马奔腾”,通过这些形象描写,读者可以想象到北营的战火纷飞,战马奔腾的场景,感受到作者所经历的艰难和危险。

综上所述,本文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记叙、说明、抒情相结合和语言丰富多彩两个方面。通过对不同形式的叙事、抒情和说明的结合运用,使文章更加丰富多样,生动有趣。同时,通过句式多变、修辞手法丰富和形象描写生动等手法的运用,使文章更加具有感染力和艺术美感。 《指南录后序》艺术特色详情»

宋代诗人文天祥的照片
文天祥

文天祥,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是南宋末年的大臣、文学家和民族英雄。他于1236年6月6日出生在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是汉族。在宝祐四年(1256年)他中进士,后来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

文天祥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进行谈判,但却被扣留。他后来成功脱险,经过高邮嵇庄到达泰县塘湾,然后从南通返回南方,坚持抗元。

然而,在祥兴元年(1278年),文天祥在战斗中失败被张弘范俘虏,被关押在狱中长达三年多的时间。尽管遭受困境,他仍然坚持斗争。最终,在柴市他从容就义。

文天祥的著作包括《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他的作品表达了他对抗元的坚定信念和爱国情怀,被后人广泛传颂。

猜您喜欢

金陵驿二首

宋代 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万里金瓯失壮图,衮衣颠倒落泥涂。
空流杜宇声中血,半脱骊龙颔下须。
老去秋风吹我恶,梦回寒月照人孤。
千年成败俱尘土,消得人间说丈夫。

梅花

宋代 陈亮

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临终诗

清代 李鸿章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