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城东即事》原文赏析

  • hán
    shí
    chéng
    dōng
    shì
  • [
    táng
    dài
    ]
    wáng
    weí
  • qīng
    dào
    chuān
    穿
    táo
    yǎn
    yàng
    绿
    hán
    bái
    zhǐ
  • shàng
    rén
    jiā
    fán
    jiā
    luò
    huā
    bàn
    luò
    dōng
    liú
    shuǐ
  • guò
    feī
    niǎo
    shàng
    qiū
    qiān
    jìng
    chū
    chuī
    yáng
  • shào
    nián
    fēn
    zuò
    áo
    yóu
    yòng
    qīng
    míng
    jiān
    shàng

原文: 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绿蒲涵白芷。
溪上人家凡几家,落花半落东流水。
蹴踘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
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相关标签:写水写鸟闲适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一条清澈的溪流穿过桃李花林,水波荡漾着绿蒲滋润着白芷。
溪流旁边总共只有几户人家,落花多半都漂流在东流水里。
踢出的皮球屡屡高出飞鸟上,荡起的秋千争相飞出绿杨林。
年轻人分开日子每天来游玩,全不需要等候到清明和上巳。

注释:
寒食:即寒食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或二日。在这一日,禁烟火,只吃冷食,故称“寒食”。
一道:一条。穿:穿过。
演漾:荡漾。涵:沉浸。白芷:一种可入药的香草。
凡:总共,一共。
蹴(cù)踘(jū):同“蹴鞠”,亦称“打毬”,即古代踢球的游戏。蹴,踢。踘,皮制球,球内充塞以柔软的东西。古时有在寒食蹴鞠的习俗,参见《荆楚岁时记》。
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为古代游戏用具,相传是春秋齐桓公时期从北方山戎传入。
分日:安排好日期,计划好如何玩。一说犹逐日,意为一天天、每天。又说指春分之日。
清明:节气名。在夏历三月初,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春分之后谷雨之前。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
上巳:节日名。古代以三月上旬巳日为上巳节,有在流水边洗濯祓除、去除灾病的习俗。魏晋以后固定为夏历三月三日。 《寒食城东即事》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王维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和画家,他的作品以山水田园为主题,充满了深情和哲理。这首诗是他早期的作品,创作于唐玄宗开元年间的一个早春时节,具体的创作年份并没有详细的记载。

当时,王维可能身处长安(今陕西西安)或洛阳(今属河南),这两个地方都是唐代的重要文化中心。长安是当时的首都,繁华热闹,文人墨客云集,而洛阳则是历史悠久的古都,文化底蕴深厚。

在这个早春的时节,大地开始苏醒,万物复苏。王维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生机和活力,他的心灵也因此得到了滋养和启发。他用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思考,展现了他对美的独特感悟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可能是王维在闲暇之余,漫步在山间田野之间,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灵感涌现而写下的。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用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生命和自然的感悟。

这首诗展现了王维早期作品的特点,即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注重描绘自然景色的美丽和细腻,同时融入了对人生和哲理的思考。这也奠定了他在后来成为唐代最重要的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之一的地位。

总之,这首诗是王维早期创作的作品,创作于唐玄宗开元年间的一个早春时节。它展现了王维对自然的独特感悟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成为他后来成为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之一的重要作品之一。 《寒食城东即事》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寒食城东即事》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诗。诗中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习俗,表达了及时行乐的思想。

诗的开头两句写了一道清澈的溪流,穿过桃李花丛。溪水边的水草和被水滋润的白芷,展现出安逸而柔静的氛围。这里描绘的是古代习俗,即三月上巳桃花水下时,人们会聚集在水畔洗濯,驱除不祥。通过这个习俗,诗中展现了春天的力量。

接下来的两句描写了溪流边的几户人家,桃李花落在流水中,呈现出柔美宁静的意象。这表现了浓厚的早春气息,给人强烈的画面感。

而接下来的两句则转换为力量和青春的意象。古代秋千是在清明、寒食节前后才有所见,而且仅仅局限于豪门贵族家的红男绿女游戏之用。这两句在前四句写清溪桃李的背景上又添几笔不时飞上高空的秋千与皮球,使整幅画面更加充溢这清新灵动的青春活力。尤其是“过”“出”二字用得好,分别写出了少年男女游玩时的热烈气氛,使人感受到年轻人沉湎于游乐中的景象,透露出无限的羡慕之情。

最后两句表达了青春年少的人应该每天都有开心游玩的心态,无忧无虑,不用等到清明和上巳两个节日才出去游玩,含有及时行乐的意味。

整首诗通过描绘美丽的早春景象,交错着青春朝气的蓬勃力量和家常安宁的闲适气息,充分体现了王维诗“诗中有画”的特色。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及时行乐”的思想,认为人的青春和生命都很短暂,如果想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去建功立业、修身齐家、做学问,终究都不牢固实在,只有抓紧时间享受快乐才是真实的。 《寒食城东即事》赏析详情»

唐代诗人王维的照片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是唐朝的一位著名诗人。他被称为“诗佛”,被苏轼评价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王维于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后任太乐丞。他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之一,现存有他的诗作400余首,其中一些重要的作品包括《相思》、《山居秋暝》等。

王维对佛学有深入的研究,受到禅宗的影响很大。他的名字和字“摩诘”来源于佛教经典《维摩诘经》。王维不仅在诗歌创作上有成就,他的书画也非常有名,被认为是多才多艺的艺术家。此外,他还精通音乐。他与孟浩然一起被称为“王孟”,是唐代文学史上的重要组合。

猜您喜欢

送梓州李使君

唐代 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陇西行

唐代 王维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

老将行

唐代 王维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
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
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
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颍川空使酒。
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
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
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
愿得燕弓射大将,耻令越甲鸣吾君。
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