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昔我初生岁,中原失太平。
宁知墓木拱,不见塞尘清。
京洛无来信,江淮尚宿兵。
何时青海月,重照汉家营?
译文:我出生后不久,就遇到了靖康之耻。哪里知道我都已经老去,还是没有听到收复中原的好消息。汴京和西京洛阳已经失陷多年,可是江淮一带的军队没有北伐中原的动作。请问什么时候我才能听到宋军收复中原的好消息呢?
注释:岁:年。塞尘:塞外的风尘,代指对外族的战事。宁知:岂知,怎么会知道。
《北望》译文及注释详情»
译文:每当我眺望被异族占领的北方大地,泪水湿透了我的衣襟。现在想要让南宋军队渡过黄河收复失地,那只是一种空想。
大丈夫视死如归,不怕牺牲,这是历来就有的事情;我只是希望能够在江南再次出现有能力渡河收复失地的人!
注释:黄旗:指南宋的军队。
河津:黄河的渡口。
穷死:这里指轻死,表示不怕牺牲。
由来事:历来就有的事情。
要:只要。
此人:这里指能够渡河收复失地的人。
《北望》译文及注释详情»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是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他出生在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是汉族。在他的少年时期,受到了家庭的爱国思想的熏陶。高宗时期,他参加了礼部试,但因为秦桧的干扰而被黜落。后来,孝宗时期,他获得了进士出身的荣誉。
陆游中年时期前往蜀地,投身于军旅生活,并且在宝章阁担任待制官职。晚年时,他选择退居到自己的家乡。陆游的诗歌创作非常丰富,至今保存下来的有九千多首。他的诗歌内容广泛,涵盖了各种主题和情感。
陆游还著有多部著作,包括《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和《老学庵笔记》等。这些著作展示了他的学识广博和文学才华。在他的作品中,他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陆游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挫折,但他始终保持着对文学的热情和对国家的忠诚。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被誉为南宋时期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的作品至今仍然被广泛研究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