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翁》原文赏析

  • wēng
  • [
    táng
    dài
    ]
    liǔ
    zōng
    yuán
  • wēng
    bàng
    西
    yán
    宿
    xiǎo
    qīng
    xiāng
    rán
    chǔ
    zhú
  • yān
    xiāo
    chū
    jiàn
    rén
    nǎi
    shēng
    shān
    shuǐ
    绿
  • huí
    kàn
    tiān
    xià
    zhōng
    liú
    yán
    shàng
    xīn
    yún
    xiāng
    zhú

原文: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相关标签:唐诗三百首山水写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渔翁晚上停船靠着西山歇宿,早上汲取清澈的湘水,以楚竹为柴做饭。
旭日初升,云雾散尽四周悄然无声,渔翁摇橹的声音从碧绿的山水中传出。
回身一看,他已驾舟行至天际中流,山岩顶上,只有无心白云相互追逐。

注释:
傍:靠近。西岩:当指永州境内的西山,可参作者《始得西山宴游记》。
汲(jí):取水。湘:湘江之水。楚:西山古属楚地。
销:消散。亦可作“消”。
欸(ǎi)乃:象声词,一说指桨声,一说是人长呼之声。唐时湘中棹歌有《欸乃曲》(见元结《欸乃曲序》)。
下中流:由中流而下。
无心: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云无心而出岫。”一般是表示庄子所说的那种物我两忘的心灵境界。苏轼《书柳子厚〈渔翁〉诗》云:“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熟味此诗有奇趣。然其尾两句,虽不必亦可。”严羽《沧浪诗话》从此说,曰:“东坡删去后二句,使子厚复生,亦必心服。”然刘辰翁认为:“此诗气泽不类晚唐,下正在后两句。”此后,关于此诗后两句当去当存,一直有两种意见。 《渔翁》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柳宗元的《渔翁》是在公元806年(唐宪宗元和元年)他被贬到永州(今湖南零陵)时所作。当时,柳宗元因参与永贞革新而被贬到永州,一腔抱负化为烟云。在异乡的永州,他寄情于山水之间,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以及许多吟咏永州地区湖光山色的诗篇。《渔翁》就是其中的一首代表作。

在被贬到永州期间,柳宗元对这片陌生的土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情感。他经常游览永州的山水风景,特别是湖泊和山川之间的景色。这些美丽的自然景观激发了他的灵感,使他能够创作出如《渔翁》这样优美的诗篇。

《渔翁》描绘了一个渔翁在湖边垂钓的情景。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渔翁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渔翁静静地坐在湖边,享受着宁静的时光,他的心境与湖水、山岳融为一体。柳宗元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也反映了柳宗元在异乡的心情。被贬到永州后,柳宗元远离了繁华的都市,置身于山水之间。他通过观察自然,思考人生,寻找内心的宁静和平衡。《渔翁》中的渔翁形象可以被视为柳宗元自己的写照,他在异乡的生活中,也像渔翁一样,追求着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总的来说,柳宗元的《渔翁》是他在被贬到永州期间创作的一首山水小诗。这首诗通过描绘渔翁垂钓的情景,表达了柳宗元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在异乡的心情和追求内心平衡的努力。这首诗展示了柳宗元对永州山水的独特感受,同时也成为了他创作的代表作之一。 《渔翁》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永州山水景色,以及其中隐藏的渔翁的形象。整篇文章以描写山水为主线,通过奇特的造语和反常的情节,展现出作者对于山水的独特感悟和情感表达。

文章开头两句描写了渔翁夜晚在西山宿营,早上汲取湘江清澈的水源,以楚竹为柴烧火做饭。这里的“汲清湘”和“燃楚竹”使用了借代的手法,使得平凡的动作变得与众不同,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这也暗示了诗中人物的孤高品格。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太阳升起后,云雾散尽,却不见人影,只能听到摇橹的声音从碧绿的山水中传出。这里的“烟销日出不见人”与“山水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一种惊异感。而摇橹的声音则增添了一丝悦耳怡情的氛围,使得山水更加美丽可爱。

整篇文章通过奇趣的造语和反常的情节,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清寥而神秘的永州山水之中。作者通过这种独特的艺术手法,成功地表达了自己对于山水的独特感悟和情感表达。这也是为什么这篇作品能够被后人所注目,并入选于《唐诗三百首》的原因之一。

总的来说,这篇赏析通过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语言运用,揭示了作者在《永州八记》中对于山水的独特感悟和情感表达。通过奇趣的造语和反常的情节,成功地创造出了一幅清寥而神秘的永州山水画卷。 《渔翁》赏析详情»

唐代诗人柳宗元的照片
柳宗元

柳宗元(773年-819年)是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他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哲学家、儒学家和政治家。他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柳宗元的著名作品包括《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这些文章后来被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由于他是河东人,人们称他为柳河东。此外,他曾担任柳州刺史,因此也被称为柳柳州。

柳宗元与韩愈一起被认为是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他们被合称为“韩柳”。在中国文化史上,柳宗元的诗歌和文学成就都非常杰出,他的地位可以说是一时难分轩轾。

关于柳宗元的出生和死亡,他出生于773年,逝世于819年。

猜您喜欢

烛影摇红·元夕雨

宋代 吴文英

碧澹山姿,暮寒愁沁歌眉浅。障泥南陌润轻酥,灯火深深院。入夜笙歌渐暖。彩旗翻、宜男舞遍。恣游不怕,素袜尘生,行裙红溅。
银烛笼纱,翠屏不照残梅怨。洗妆清靥湿春风,宜带啼痕看。楚梦留情未散。素娥愁、天深信远。晓窗移枕,酒困香残,春阴帘卷。

司马光好学

宋代 朱熹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
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
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
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选自朱熹编辑的《三朝名臣言行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