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子厚墓志铭》原文赏析

  • liǔ
    hòu
    zhì
    míng
  • [
    táng
    dài
    ]
    hán
  • hòu
    huì
    zōng
    yuán
  • shì
    qìng
    weí
    tuò
    weì
    shì
    zhōng
    fēng
    yīn
    gōng
  • céng
    weí
    táng
    zǎi
    xiāng
    zhǔ
    suì
    liáng
    hán
    yuàn
    zuì
    hòu
    gāo
    zōng
    cháo
  • huáng
    kǎo
    huì
    zhèn
    shì
    tài
    cháng
    shì
    qiú
    weí
    xiàn
    lìng
    jiāng
    nán
  • hòu
    néng
    meì
    quán
    guì
    shī
    shǐ
  • quán
    guì
    rén
    nǎi
    bài
    shì
    shǐ
  • háo
    weí
    gāng
    zhí
    suǒ
    yóu
    jiē
    dāng
    shì
    míng
    rén
  • hòu
    shào
    jīng
    mǐn
    tōng
  • dǎi
    shí
    suī
    shào
    nián
    chéng
    rén
    néng
    jìn
    shì
    zhǎn
    rán
    jiàn
    tóu
    jiǎo
  • zhòng
    weì
    liǔ
    shì
    yǒu
  • hòu
    xué
    hóng
    shòu
    xián
    diàn
    殿
    zhèng
  • jùn
    jié
    lián
    hàn
    lún
    zhèng
    jīn
    chū
    jīng
    shǐ
    bǎi
    chuō
    fēng
    shuài
    cháng
    zuò
    rén
  • míng
    shēng
    zhèn
    shí
    jiē
    zhī
    jiāo
  • zhū
    gōng
    yào
    rén
    zhēng
    lìng
    chū
    mén
    xià
    jiāo
    kǒu
    jiàn
    zhī
  • zhēn
    yuán
    shí
    jiǔ
    nián
    yóu
    lán
    tián
    weì
    bài
    jiān
    chá
    shǐ
  • shùn
    zōng
    weì
    bài
    yuán
    wài
    láng
  • yòng
    shì
    zhě
    zuì
    chū
    weí
    shǐ
  • weì
    zhì
    yòu
    biǎn
    yǒng
    zhōu
  • xián
    lǎn
    weí
    zhāng
    fàn
    làn
    tíng
    weí
    shēn
  • ér
    shān
    shuǐ
    jiān
  • yuán
    zhōng
    cháng
    zhào
    zhì
    jīng
    shī
    yòu
    xié
    chū
    weí
    shǐ
    ér
    hòu
    liǔ
    zhōu
  • zhì
    tàn
    yuē
    shì
    weí
    zhèng
    xié
    yīn
    weí
    shè
    jiào
    jìn
    zhōu
    rén
    shùn
    lài
  • nán
    zhì
    qián
    yuē
    shí
    shú
    běn
    xiāng
    móu
    weí
  • hòu
    shè
    fāng
    lìng
    shú
    guī
  • yóu
    pín
    néng
    zhě
    lìng
    shū
    yōng
    xiāng
    dāng
    shǐ
    使
    guī
    zhì
  • guān
    chá
    shǐ
    使
    xià
    zhōu
    suì
    miǎn
    ér
    guī
    zhě
    qiě
    qiān
    rén
  • héng
    xiāng
    nán
    weí
    jìn
    shì
    zhě
    jiē
    hòu
    weí
    shī
    jīng
    chéng
    hòu
    kǒu
    jiǎng
    zhǐ
    huà
    weí
    wén
    zhě
    yǒu
    guān
  • zhào
    zhì
    jīng
    shī
    ér
    weí
    shǐ
    zhōng
    shān
    liú
    mèng
    zài
    qiǎn
    zhōng
    dāng
    zhōu
  • hòu
    yuē
    zhōu
    feī
    rén
    suǒ
    ér
    mèng
    qīn
    zài
    táng
    rěn
    mèng
    zhī
    qióng
    bái
    rén
    qiě
    wàn
    wǎng
  • qǐng
    cháo
    jiāng
    bài
    shū
    yuàn
    liǔ
    suī
    chóng
    zuì
    hèn
  • yǒu
    mèng
    shì
    bái
    shàng
    zhě
    mèng
    shì
    gǎi
    lián
    zhōu
  • shì
    qióng
    nǎi
    jiàn
    jié
  • jīn
    píng
    xiàng
    xiāng
    yuè
    jiǔ
    shí
    yóu
    xiāng
    zhǐ
    zhú
    qiáng
    xiào
    xiāng
    xià
    shǒu
    chū
    feì
    gān
    xiāng
    shì
    zhǐ
    tiān
    shì
    shēng
    xiāng
    beì
    zhēn
    ruò
    xìn
    dàn
    lín
    xiǎo
    hài
    jǐn
    máo
    fǎn
    yǎn
    ruò
    xiāng
    shí
  • luò
    xiàn
    yǐn
    shǒu
    jiù
    fǎn
    zhī
    yòu
    xià
    shí
    yān
    zhě
    jiē
    shì
  • qín
    shòu
    suǒ
    rěn
    weí
    ér
    rén
    shì
    weí
  • wén
    hòu
    zhī
    fēng
    shào
    kuì
  • hòu
    qián
    shí
    shào
    nián
    yǒng
    weí
    rén
    guì
    chóng
    weì
    gōng
    jiù
    zuò
    feì
    tuì
    退
  • tuì
    退
    yòu
    xiāng
    zhī
    yǒu
    weì
    zhě
    tuī
    wǎn
    qióng
  • cái
    weí
    shì
    yòng
    dào
    xíng
    shí
  • shǐ
    使
    hòu
    zài
    tái
    xǐng
    shí
    chí
    shēn
    néng
    shǐ
    shí
    shí
    yǒu
    rén
    néng
    zhī
    qiě
    yòng
    qióng
  • rán
    hòu
    jiǔ
    qióng
    suī
    yǒu
    chū
    rén
    wén
    xué
    zhāng
    néng
    zhì
    zhuàn
    hòu
    jīn
  • suī
    shǐ
    使
    hòu
    suǒ
    yuàn
    weí
    jiāng
    xiāng
    shí
    shú
    shú
    shī
    yǒu
    néng
    biàn
    zhī
    zhě
  • hòu
    yuán
    shí
    nián
    shí
    yuè
    nián
    shí
  • shí
    nián
    yuè
    shí
    guī
    zàng
    wàn
    nián
    xiān
    rén
  • hòu
    yǒu
    nán
    èr
    rén
    cháng
    yuē
    zhōu
    liù
    shǐ
    suì
    yuē
    zhōu
    hòu
    nǎi
    shēng
  • èr
    rén
    jiē
    yòu
  • guī
    zàng
    feì
    jiē
    chū
    guān
    chá
    shǐ
    使
    dōng
    peí
    jūn
    xíng
  • xíng
    yǒu
    jié
    gài
    chóng
    rán
    nuò
    hòu
    jié
    jiāo
    hòu
    weí
    zhī
    jìn
    jìng
    lài
  • zàng
    hòu
    wàn
    nián
    zhī
    zhě
    jiù
    zūn
  • zūn
    zhuō
    涿
    rén
    xìng
    jǐn
    shèn
    xué
    wèn
    yàn
  • hòu
    zhī
    zūn
    cóng
    ér
    jiā
    yān
    dǎi
  • wǎng
    zàng
    hòu
    yòu
    jiāng
    jīng
    jiā
    shù
    yǒu
    shǐ
    zhōng
    zhě
  • míng
    yuē
    shì
    weí
    hòu
    zhī
    shì
    ān
    rén

原文: 子厚,讳宗元。
七世祖庆,为拓跋魏侍中,封济阴公。
曾伯祖奭,为唐宰相,与褚遂良、韩瑗俱得罪武后,死高宗朝。
皇考讳镇,以事母弃太常博士,求为县令江南。
其后以不能媚权贵,失御史。
权贵人死,乃复拜侍御史。
号为刚直,所与游皆当世名人。
子厚少精敏,无不通达。
逮其父时,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
众谓柳氏有子矣。
其后以博学宏词,授集贤殿正字。
俊杰廉悍,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
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
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
贞元十九年,由蓝田尉拜监察御史。
顺宗即位,拜礼部员外郎。
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
未至,又例贬永州司马。
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泛滥停蓄,为深博无涯涘。
而自肆于山水间。
元和中,尝例召至京师;又偕出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
既至,叹曰:“是岂不足为政邪?”因其土俗,为设教禁,州人顺赖。
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
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
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足相当,则使归其质。
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
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
其召至京师而复为刺史也,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当诣播州。
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
”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
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
呜呼!士穷乃见节义。
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徵逐,诩诩强笑语以相取下,握手出肺肝相示,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真若可信;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
落陷穽,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
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
子厚前时少年,勇于为人,不自贵重顾籍,谓功业可立就,故坐废退。
既退,又无相知有气力得位者推挽,故卒死于穷裔。
材不为世用,道不行于时也。
使子厚在台省时,自持其身,已能如司马刺史时,亦自不斥;斥时,有人力能举之,且必复用不穷。
然子厚斥不久,穷不极,虽有出于人,其文学辞章,必不能自力,以致必传于后如今,无疑也。
虽使子厚得所愿,为将相于一时,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
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
以十五年七月十日,归葬万年先人墓侧。
子厚有子男二人:长曰周六,始四岁;季曰周七,子厚卒乃生。
女子二人,皆幼。
其得归葬也,费皆出观察使河东裴君行立。
行立有节概,重然诺,与子厚结交,子厚亦为之尽,竟赖其力。
葬子厚于万年之墓者,舅弟卢遵。
遵,涿人,性谨慎,学问不厌。
自子厚之斥,遵从而家焉,逮其死不去。
既往葬子厚,又将经纪其家,庶几有始终者。
铭曰:“是惟子厚之室,既固既安,以利其嗣人。


相关标签:古文观止墓志铭哀悼赞颂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子厚,原名宗元。他的曾祖父柳庆是北魏的侍中,被封为济阴公。高祖父柳奭是唐朝的宰相,与褚遂良、韩瑗一起得罪了武后,在高宗时被处死。父亲叫柳镇,为了照顾母亲,放弃了太常博士的官职,请求到江南做县令。后来因为他不肯向权贵讨好,失去了御史的官职。直到那位权贵去世后,才又被任命为侍御史。人们都说他刚毅正直,与他交往的都是当时的名人。

子厚年轻时就非常聪明,没有不明白通晓的事情。在他父亲还在世时,他虽然很年轻,但已经很有才华,能够考取进士,展现出卓越的才华,大家都说柳家有了能够扬名的后人了。后来又通过博学宏词科的考试,被授予集贤殿的官职。他才华出众,正直勇敢,发表言论时能够引证古今事例作为依据,精通经史诸子典籍,言辞犀利,滔滔不绝,常常使在座的人都佩服。因此名声大噪,一时间人们都敬慕他并希望与他交往。那些公卿贵人争着想让他成为自己的门生,异口同声地推荐赞扬他。

贞元十九年,子厚从蓝田县尉调任监察御史。顺宗即位后,又升为礼部员外郎。遇到当权人被罪,他也按照规定被贬出京城担任刺史,还未到任,又被依例贬为永州司马。身处清闲之地,他更加刻苦学习,专心诵读,写作诗文,文笔雄浑凝练,像无边的海洋一样深邃广大。而他自己则尽情享受山水之间的乐趣。

元和年间,他曾与同案的人一起被召回京师,又一起被遣出担任刺史,子厚被分派到柳州。到任后,他感叹道:“这里难道不值得做出政绩吗?”于是按照当地的风俗,为柳州制定了教谕和禁令,全州百姓都服从并信任他。当地习惯用儿女做抵押向人借钱,约定如果不能按时赎回,等到利息与本金相等时,债主就把人质没收做奴婢。子厚为此替借债人想方设法,都让他们把子女赎回来;那些特别贫困没有能力赎回的,就让债主记下子女当佣工的工钱,到应得的工钱足够抵消债务时,就让债主归还被抵押的人质。观 《柳子厚墓志铭》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内容,表达对死者的悼念和颂赞。然而,韩愈在这篇墓志铭中却采用了变格的形式,只用了两句话,却表达了深深的哀思和敬意。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使得整篇文章更加凝练、感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总的来说,这篇赏析主要介绍了韩愈所写的一篇墓志铭,以及其中的特点和意义。文章通过对墓志铭的背景和形式的介绍,分析了韩愈在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同时,文章也指出了韩愈在这篇墓志铭中所展现出的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技巧。整篇文章语言流畅,观点明确,对于读者来说,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篇墓志铭的价值和意义。 《柳子厚墓志铭》赏析详情»

唐代诗人韩愈的照片
韩愈

韩愈于768年出生在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他是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他晚年担任吏部侍郎,因此也被称为韩吏部。他被谥号为“文”,又被称为韩文公。

韩愈与柳宗元一起被认为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们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为“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则推崇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他被尊称为“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他的作品都被收录在《昌黎先生集》中。

在思想上,韩愈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他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他对佛教持批判态度,主张恢复儒家的传统价值观和道德规范。他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韩愈于824年去世。

猜您喜欢

进学解

唐代 韩愈

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
拔去凶邪,登崇畯良。
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
爬罗剔抉,刮垢磨光。
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
”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先生欺余哉!弟子事先生,于兹有年矣。
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
纪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
贪多务得,细大不捐。
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先生之业,可谓勤矣。
觝排异端,攘斥佛老。
补苴罅漏,张皇幽眇。
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
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
先生之于儒,可谓有劳矣。
沉浸醲郁,含英咀华,作为文章,其书满家。
上规姚姒,浑浑无涯;周诰、殷《盘》,佶屈聱牙;《春秋》谨严,《左氏》浮夸;《易》奇而法,《诗》正而葩;下逮《庄》、《骚》,太史所录;子云,相如,同工异曲。
先生之于文,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矣。
少始知学,勇于敢为;长通于方,左右具宜。
先生之于为人,可谓成矣。
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
跋前踬后,动辄得咎。
暂为御史,遂窜南夷。
三年博士,冗不见治。
命与仇谋,取败几时。
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
头童齿豁,竟死何裨。
不知虑此,而反教人为?”先生曰:“吁,子来前!夫大木为杗,细木为桷,欂栌、侏儒,椳、闑、扂、楔,各得其宜,施以成室者,匠氏之工也。
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
登明选公,杂进巧拙,纡馀为妍,卓荦为杰,校短量长,惟器是适者,宰相之方也。
昔者孟轲好辩,孔道以明,辙环天下,卒老于行。
荀卿守正,大论是弘,逃谗于楚,废死兰陵。
是二儒者,吐辞为经,举足为法,绝类离伦,优入圣域,其遇于世何如也?今先生学虽勤而不繇其统,言虽多而不要其中,文虽奇而不济于用,行虽修而不显于众。
犹且月费俸钱,岁靡廪粟;子不知耕,妇不知织;乘马从徒,安坐而食。
踵常途之役役,窥陈编以盗窃。
然而圣主不加诛,宰臣不见斥,兹非其幸欤?动而得谤,名亦随之。
投闲置散,乃分之宜。
若夫商财贿之有亡,计班资之崇庳,忘己量之所称,指前人之瑕疵,是所谓诘匠氏之不以杙为楹,而訾医师以昌阳引年,欲进其豨苓也。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唐代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潮州 一作:潮阳)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欲为 一作:本为;圣明 一作:圣朝;肯将 一作:敢将)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送李愿归盘谷序

唐代 韩愈

太行之阳有盘谷。
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
或曰:“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曰‘盘’。
”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之所盘旋。
”友人李愿居之。
愿之言曰:“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利泽施于人,名声昭于时,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供给之人,各执其物,夹道而疾驰。
喜有赏,怒有刑。
才畯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入耳而不烦。
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飘轻裾,翳长袖,粉白黛绿者,列屋而闲居,妒宠而负恃,争妍而取怜。
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
吾非恶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
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
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
起居无时,惟适之安。
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
车服不维,刀锯不加,理乱不知,黜陟不闻。
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我则行之。
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途,足将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处污秽而不羞,触刑辟而诛戮,侥幸于万一,老死而后止者,其于为人,贤不肖何如也?”昌黎韩愈闻其言而壮之,与之酒而为之歌曰:“盘之中,维子之宫;盘之土,维子之稼;盘之泉,可濯可沿;盘之阻,谁争子所?窈而深,廓其有容;缭而曲,如往而复。
嗟盘之乐兮,乐且无央;虎豹远迹兮,蛟龙遁藏;鬼神守护兮,呵禁不祥。
饮且食兮寿而康,无不足兮奚所望!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