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丈夫服役去远方,服役长短难估量,什么时候才回到家呢?鸡已经进了窝,太阳也向西边落,牛羊成群下山坡。丈夫服役在远方,教我怎不把他想?
丈夫服役去远方,每日每月恨日长,什么时候才能又相会?鸡纷纷上了架,太阳渐渐也西下,牛羊下坡回到家。丈夫服役在远方,但愿不会饿肚肠!
注释:
于:往。役:服劳役。于役,到外面服役。
期:指服役的期限。
曷(hé):何时。
至:归家。
埘(shí ):鸡舍。墙壁上挖洞做成。
如之何勿思:如何不思。
如之:犹说“对此”。
不日不月:没法用日月来计算时间。
有(yòu)佸(huó):相会,来到。
桀:鸡栖木。一说指用木头搭成的鸡窝。
括:相会,会集。
苟:且,或许。一说但愿。
《君子于役》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妻子怀念她远在边地服役的丈夫的情景。在古代,君子于役中的役通常指的是边地的戍防任务。而君子一词在当时是指贵族阶层的人物,但在诗中,这位君子的家中养着鸡、牛和羊等家畜,这表明他的地位并不是很高,可能只是一位武士。这首诗通过妻子的怀念之情,展现了她对丈夫的思念和对他在边地服役的担忧。这种情感的表达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妻子内心的坚强和对丈夫的深深的爱意。 《君子于役》创作背景详情»
以,这首诗通过描绘乡村晚景的画面,表达了女主人公对丈夫远在他乡的思念之情。
首先,诗中的女主人公通过简单的语言表达了她内心的独白。她对丈夫的归期不确定感到心烦,每天都是希望与失望的交替。她带着叹息地问道:“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呢?”这种等待亲人归来的焦虑情绪,让人感同身受。
接下来的一节描绘了乡村晚景的画面。在夕阳余晖下,鸡儿归窠,牛羊从山坡上缓缓地走下来。诗人用淡淡的笔触描绘出这一幅画面,没有过多的修饰,却让人感到深深的情绪。读者仿佛能够看到那位妇人凝视着鸡儿、牛儿、羊儿,凝视着通向远方的道路,感受到她的思念之情。而在这之后,“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这句话更加凸显了女主人公的愁思之重。
诗中描绘的乡村晚景让熟悉农村生活的人感到熟悉。农作的日子虽然辛劳,但到了黄昏时分,一切都变得平和、安谧和恬美。牛羊家禽回到圈栏,炊烟袅袅地升起,灯火温暖地跳动起来,农人和他的家人们聊着闲散的话题。黄昏时分,大地上出现了白天未有的温顺,农人们珍爱的东西回到他们身边,这是农耕社会中最平常也最富有情趣的时刻。然而,在这首诗中,女主人公的丈夫却远在他乡,她的生活因此显得缺损而痛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乡村晚景的画面,表达了女主人公对丈夫远在他乡的思念之情。诗中简洁的语言和淡淡的笔触,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这首诗以朴素的方式表达了普遍的情感,让人产生共鸣。
《君子于役》鉴赏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