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我的丈夫真威猛,真是邦国的英雄。我的丈夫执长殳,做了君王的前锋。
自从丈夫东行后,头发散乱像飞蓬。膏脂哪样还缺少?为谁修饰我颜容!
天要下雨就下雨,却出太阳亮灿灿。一心想着我丈夫,想得头痛也心甘。
哪儿去找忘忧草?种它就在屋北面。一心想着我丈夫,使我伤心病恹恹。
注释:
伯:兄弟姐妹中年长者称伯,此处指其丈夫。
朅(qiè):英武高大。
桀:同“杰”,杰出的人。
殳(shū):古兵器,杖类。长丈二无刃。
膏沐:妇女润发的油脂。
适(dí):悦。
杲(gǎo):明亮的样子。
谖(xuān)草:萱草,忘忧草,俗称黄花菜。
背:屋子北面。
痗(mèi):忧思成病。
《伯兮》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释。
首先,从诗歌的题旨来看,《伯兮》是一首刺时的诗。它表达了对于时代的不满和对于政治的批评。诗中提到了君子行役,为王前驱,过时而不反焉。这句话意味着君子们为了国家的利益而不顾个人的家庭生活,长时间地奔波劳累,没有时间回家。这种政治理念被诗人认为是错误的,因为它破坏了人们的家庭生活,使他们无法享受幸福和安宁。因此,诗人通过这首诗来批评时代的政治制度,呼吁政府关注人民的生活,不要让他们过度劳累。
其次,从作者的儒家政治理想来看,《伯兮》也可以被解释为表达了作者对于儒家政治理想的追求。儒家强调君子的道德修养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主张政府应该以人民的利益为重,关注人民的生活。诗中的女主人公可能代表了诗人对于这种理想的追求和向往。她希望政府能够关注人民的生活,不要让他们过度劳累,破坏了他们的家庭生活。因此,诗人通过这首诗来表达了他对于儒家政治理想的追求和呼吁。
总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归结为对于时代政治制度的批评和对于儒家政治理想的追求。诗人通过这首诗来表达了他对于政府关注人民生活的呼吁,以及对于儒家政治理念的追求和向往。
《伯兮》创作背景详情»
军的丈夫的思念和担忧是无法通过亲身经历来理解的。她们只能通过自己的想象和感受来体会丈夫在战场上的艰辛和危险。因此,她们会尽可能地保持朴素和节俭,以表达对丈夫的支持和理解。
诗的最后一章,写妻子在丈夫出征后的孤独和忧虑。她们整夜难以入眠,不停地思念着丈夫的归来。她们的心情如同秋天的风一样凄凉,如同寒冬的雪一样冰冷。她们的思念之情如同江河的水一样滔滔不绝,无法停止。她们的忧虑之情如同山林的鸟一样不安,无法安宁。
整首诗通过描写妻子对丈夫的思念和担忧,展现了战争对军人家庭生活的破坏。妻子们在丈夫出征后,承受着孤独和恐惧,但她们仍然为丈夫的荣誉和国家的需要感到骄傲。她们的思念和担忧是无法言喻的,只能通过诗歌来表达。这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妻子们内心的痛苦和坚强,展现了战争对家庭的影响和军人家属的牺牲精神。
《伯兮》鉴赏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