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槃》原文赏析

  • kǎo
  • [
    xiān
    qín
    ]
    míng
  • kǎo
    zài
    jiàn
    shuò
    rén
    zhī
    kuān
    meì
    yán
    yǒng
    shǐ
    xuān
  • kǎo
    zài
    ā
    shuò
    rén
    zhī
    meì
    yǒng
    shǐ
    guò
  • kǎo
    zài
    shuò
    rén
    zhī
    zhóu
    meì
    宿
    yǒng
    shǐ
    gào

原文: 考槃在涧,硕人之宽。独寐寤言,永矢弗谖。
考槃在阿,硕人之薖。独寐寤歌,永矢弗过。
考槃在陆,硕人之轴。独寐寤宿,永矢弗告。


相关标签:诗经讽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山涧之间建起木屋,贤人居住在这宽广的天地之间。独自一人入眠、醒来和自言自语,永远记住快乐不需要言传。

在山坡上建起木屋,贤人居住在这个安乐窝里。独自一人入眠、醒来和唱歌,绝不离开这座山。

在高原上建起木屋,贤人在这里独自徘徊。独自一人入眠、醒来和独自宿,其中的乐趣无法言传。

注释:
考槃(pán):盘桓之意,指避世隐居。一说指扣盘而歌。考,筑成,建成。槃,架木为屋。一说“考”是“扣”的假借字;“槃”通“盘”,指盛水的木制器皿。
涧:山间流水的沟。朱熹《诗集传》:“山夹水曰涧。”
硕人之宽:隐士宽阔的居处。硕人,大人,美人,贤人。本指形象高大丰满的人,不仅指形体而言,更主要指人道德高尚。此指隐者。宽,心宽。一说貌美。
独寐寤言:独睡,独醒,独自言语。指不与人交往。寤,睡醒;寐,睡着。
永:永久。矢:同“誓”。弗谖(xuān):不忘却。
阿(ē):山阿,大陵,山的曲隅。一说山坡。
薖(kē):“窠”的假借字,貌美,引申为心胸宽大。一说同“窝”。
歌:此处作动词,歌唱。
永矢弗过:永远不再进入君主的朝廷。一说永不过问世事。过,过从,过往。
陆:高平之地。一说土丘。
轴:本义为车轴,此处指中心。一说明智,或说进展,或说美好的样子,或说盘桓不行貌。《列女传·母仪》:“服重任,行远道,正直而固者,轴也。”
弗告:不以此乐告知他人。一说不哀告、不诉苦。 《考槃》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是关于一首古代诗歌的解读和争议。历代学者对这首诗的意义有不同的看法。一般来说,大多数学者认为这首诗是赞美隐士的。隐士是指那些远离尘嚣,隐居在山谷或深山中的智者。他们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远离世俗的纷扰。

然而,《毛诗序》中提到,有人认为这首诗是在讽刺卫庄公不用贤人的。卫庄公是古代的一位统治者,他没有善用贤者,导致贤者们被迫退隐到穷处。这种解读认为这首诗是在批评统治者的愚昧和不明智的决策,以及对贤者的不重视。

另一方面,朱熹的《诗集传》则认为这首诗是在赞美那些“贤者隐处涧谷之间”。这种解读认为这首诗是在赞美隐士的智慧和高尚品质,以及他们选择隐居在山谷和深山中的生活方式。

这些不同的解读使得这首诗的意义变得模糊不清,也引发了学者们的争议。无论是赞美隐士还是讽刺统治者,这首诗都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隐士生活方式的认可和尊重,以及对于统治者的批评和反思。这首诗也成为了后世文人墨客们思考人生和社会的重要文化遗产。 《考槃》创作背景详情»

鉴赏

调出了整首诗的赞美之情。



整首诗以隐士的形象和隐居的环境为主要描写对象,通过对隐士的生活和环境的描绘,展现了隐士的高尚品质和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首先,诗中通过对隐士形象的描写,展示了他的高尚品质。诗中多次提到“硕人”,这个词本身就带有身体高大和思想高尚的含义。诗人通过反复强调“硕人之宽”“硕人之薖”“硕人之轴”,表达了隐士的生活是自由舒畅的,心胸是宽广高尚的。隐士远离尘嚣,却又使人们景仰。他虽然隐居山间水际,却依然受到人们的敬重和羡慕。诗歌通过反复吟咏隐士的形象,展现了他的高尚思想和宽广胸襟。



其次,诗中描写了隐居的环境,展示了隐士的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诗中提到“考槃在涧”“考槃在阿”“考槃在陆”,无论在水涧、山丘还是高原,都是人群生活较少的地方。隐士之所以被称为隐士,并不仅仅是因为远离社会生活,更多的是指远离人群集中活动的范围,到荒僻的山林、水际、海岛等地方去生活。诗中通过正面烘托的手法,将隐居的环境描绘得幽静雅致,山涧、山丘、黄土高坡都成为符合隐士所居的幽雅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隐士可以自由自在地散步、歌唱、游赏,享受自得其乐的生活。诗歌通过描绘隐居的环境,展现了隐士的舒畅自由的生活态度。



最后,诗中将贤人、幽境和愉悦三者相结合,强调了隐居之乐。贤人的高尚品质与幽雅的环境相得益彰,使隐士在幽雅的环境中得到舒畅自由的生活。隐居之乐使隐士永远难以忘怀,更不愿离去。整首诗通过将贤人、幽境和愉悦三者相结合,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赞美之情。



总之,这首诗通过对隐士形象和隐居环境的描写,展现了隐士的高尚品质和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诗歌以愉悦赞美的调子,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赞美之情。 《考槃》鉴赏详情»

猜您喜欢

扬之水

先秦 佚名

扬之水,不流束楚。终鲜兄弟,维予与女。无信人之言,人实诳女。
扬之水,不流束薪。终鲜兄弟,维予二人。无信人之言,人实不信。

驷驖

先秦 佚名

驷驖孔阜,六辔在手。公之媚子,从公于狩。
奉时辰牡,辰牡孔硕。公曰左之,舍拔则获。
游于北园,四马既闲。輶车鸾镳,载猃歇骄。

匪风

先秦 佚名

匪风发兮,匪车偈兮。顾瞻周道,中心怛兮。
匪风飘兮,匪车嘌兮。顾瞻周道,中心吊兮。
谁能亨鱼?溉之釜鬵。谁将西归?怀之好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