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草不黄》原文赏析

  • cǎo
    huáng
  • [
    xiān
    qín
    ]
    míng
  • cǎo
    huáng
    xíng
    rén
    jiāng
    jīng
    yíng
    fāng
  • cǎo
    xuán
    rén
    qín
    zhēng
    weí
    feǐ
    mín
  • feǐ
    feǐ
    shuài
    kuàng
  • zhēng
    cháo
    xiá
  • yǒu
    zhě
    shuài
    yōu
    cǎo
  • yǒu
    zhàn
    zhī
    chē
    xíng
    zhōu
    dào

原文: 何草不黄?何日不行?何人不将?经营四方。
何草不玄?何人不矜?哀我征夫,独为匪民。
匪兕匪虎,率彼旷野。
哀我征夫,朝夕不暇。
有芃者狐,率彼幽草。
有栈之车,行彼周道。


相关标签:诗经战争伤怀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什么草儿不枯黄,什么日子不奔忙。什么人哪不从征,往来经营走四方。
什么草儿不黑腐,什么人哪似鳏夫。可悲我等出征者,独受此非人待遇。
既非野牛又非虎,穿行旷野不停步。可悲我等出征者,白天黑夜都忙碌。
野地狐狸毛蓬松,往来出没深草丛。役车高高载征人,驰行在那大路中。

注释:
行:出行。此指行军,出征。
将:出征。
玄:发黑腐烂。
矜(guān):通“鳏”,无妻者。征夫离家,等于无妻。
兕(sì):野牛。
率:沿着。
芃(péng):兽毛蓬松。
栈:役车高高的样子。
周道:大道。 《何草不黄》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这首诗以一种悲凉的口吻来表达征人的苦楚和无奈。前两章通过比喻草木的黄玄来暗示征人无日不在行军中,似乎经营四方已成为他们的命运。然而,统帅们并没有意识到草木的黄玄是自然的本性,而人类并非为了行军而生。诗中的一句“何人不将”将这种命运扩展到整个社会,显示出这是一个社会的悲剧,而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这是一场持久而殃及全民的大兵役,征人们将家庭和国家视为衰草和奔波的象征。

因此,接下来的两章中,作者表达了他们内心深处的怨愤:他们不是野牛、老虎,更不是那些在草原中生活的狐狸,为什么他们要像这些野兽一样在旷野和幽草中度日?他们也是人类,不应该与野兽一样命运。然而,怨愤终究只是怨愤,他们注定要在征途中结束自己的生命。他们之所以过着非人的行军生活,是因为在统治者眼中,他们只是战争的工具,而不是人类。因此,怨愤的结局仍然是“有栈之车,行彼周道”。

这种无望和无法改变的痛苦的抱怨,深刻地表达了征人的悲苦,展示了他们的苦难。这首诗以泣诉的方式表达了征人的痛苦,而后人看到的却是周室的灭亡,这也许是当时用兵者没有预料到的。诗的后两章巧妙地运用景物来寄托情感,表达了一种阴暗荒凉的氛围。这种悲凉的氛围让人深思,诗境达到了极致。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悲凉的口吻和借景寄情的手法,深刻地描绘了征人的苦楚和无奈,展示了一个社会的悲剧。它以泣诉的方式表达了征人的痛苦,同时也暗示了周室的灭亡。这首诗的意境阴暗凄凉,给人以深思。 《何草不黄》鉴赏详情»

猜您喜欢

伐木

先秦 佚名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听之,终和且平。
伐木许许,酾酒有藇!既有肥羜,以速诸父。宁适不来,微我弗顾。
於粲洒扫,陈馈八簋。既有肥牡,以速诸舅。宁适不来,微我有咎。
伐木于阪,酾酒有衍。笾豆有践,兄弟无远。民之失德,乾餱以愆。
有酒湑我,无酒酤我。坎坎鼓我,蹲蹲舞我。迨我暇矣,饮此湑矣。

无衣

先秦 佚名

岂曰无衣?七兮。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
岂曰无衣?六兮。不如子之衣,安且燠兮。

蜉蝣

先秦 佚名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於我归处。
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忧矣,於我归息。
蜉蝣掘阅,麻衣如雪。心之忧矣,於我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