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原文赏析

  • zhōng
    dēng
    yuè
    yáng
    lóu
    wàng
    jūn
    shān
  • [
    sòng
    dài
    ]
    huáng
    tíng
    jiān
  • tóu
    huāng
    wàn
    bìn
    máo
    bān
    shēng
    chū
    táng
    yàn
    guān
  • weì
    dào
    jiāng
    nán
    xiān
    xiào
    yuè
    yáng
    lóu
    shàng
    duì
    jūn
    shān
    mǎn
    chuān
    fēng
    píng
    lán
    wǎn
    jié
    xiāng
    é
    shí
    èr
    huán
  • dāng
    shuǐ
    miàn
    yín
    shān
    duī
    kàn
    qīng
    shān

原文: 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出瞿塘滟滪关。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
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相关标签:古诗三百首喜悦登楼抒情感怀写景山水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投送边荒经历万死两鬓斑斑,如今活着走出瞿塘峡滟滪关。
投送边荒:被流放到荒远边地。
万死:形容经历了无数次生死考验。
两鬓斑斑:指头发花白。
瞿塘峡:位于今重庆市奉节县东,长江三峡之首。
滟滪关:瞿塘峡口的一块大石头,形势险峻。
注释:
岳阳楼:在湖南岳阳城西门,面临洞庭湖。唐代张说谪岳州时所建,宋代滕宗谅重修,范仲淹撰写《岳阳楼记》。
君山:洞庭湖中的一座小岛。
投荒:被流放到荒远边地。唐代独孤及《为明州独孤使君祭员郎中文》:“公负谴投荒,予亦左衽异域。”
鬓毛:鬓发。唐代贺知章《回乡偶书》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斑:花白。
瞿塘:瞿塘峡,在今重庆市奉节县东,长江三峡之首。
滟滪关:滟滪堆是矗立在瞿塘峡口江中的一块大石头,突兀江心,形势险峻。附近的水流得非常急,是航行很危险的地带。古代民谣有“滟滪大如襆,瞿塘不可触”的话。因其险要,故称之为关。生入瞿塘滟滪关:东汉班超从军西域三十一年,年老思归,有“但愿生入玉门关”的话。此用其语。入:一作“出”。
江南:这里泛指长江下游南岸,包括作者的故乡分宁在内。
川:这里指洞庭湖。
“绾结”句:写风雨凭栏时所见君山。绾结:(将头发)向上束起。一作“绾髻”。
湘娥:《楚辞·九歌》中的湘君和湘夫人,相传即帝舜二妃娥皇和女英,君山是她们居住的地方。
鬟:发髻。十二鬟:是说君山丘陵起伏,有如女神各式各样的发髻。
当:正对着,指在湖面上面对着湖水。
银山:一作“银盘”。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组诗作是黄庭坚在晚年时期创作的。在绍圣二年(1095年),黄庭坚被贬谪为官涪州别驾黔州(今四川彭水),进入了被称为难以上青天的蜀地。在元符三年(1100年),他被释放并返回原籍。为了表达自己在获得赦免后的喜悦心情,黄庭坚写下了这两首诗。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创作背景详情»

鉴赏

褛,望着远处的洞庭湖。尽管身处困境,但诗人依然能够欣赏到湖山的美景,展现出他豁达乐观的心态。诗中的描写细腻而真实,让人感受到诗人的情感表达。

第二首诗写诗人站在高楼上远眺洞庭湖时的感受。诗人通过形容洞庭湖的风雨和君山的形状,展现出他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尽管诗人的生活并不富裕,但他依然能够以开阔的胸怀写下如此豪情壮志的诗句,令人敬佩不已。

总的来说,这两首诗都展现了诗人乐观豪爽的情怀和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实的情感表达,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他的心境和情感。这些诗句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能够给人以启发和思考。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鉴赏详情»

宋代诗人黄庭坚的照片
黄庭坚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他出生于1045年8月9日,出生地为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黄庭坚是江西诗派的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一起被称为“一祖三宗”,其中黄庭坚是其中一宗。

黄庭坚曾在苏轼门下学习,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一起被称为“苏门四学士”。他与苏轼齐名,被世人称为“苏黄”。黄庭坚的代表作品之一是《山谷词》,这部作品展现了他独特的文学才华。

除了文学方面的成就,黄庭坚的书法也非常出色,他的书法风格独树一格,被誉为“宋四家”之一。

黄庭坚逝世于1105年5月24日,享年60岁。他的一生为文学和书法界做出了重要贡献,被后人广泛称颂和传颂。

猜您喜欢

咏山泉 / 山中流泉

唐代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宿王昌龄隐居

唐代 常建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朝中措·先生筇杖是生涯

宋代 朱敦儒

先生筇杖是生涯,挑月更担花。把住都无憎爱,放行总是烟霞。
飘然携去,旗亭问酒,萧寺寻茶。恰似黄鹂无定,不知飞到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