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山峦叠嶂,环绕着小桥流水;河水青碧,萦绕着繁花翠草。竹林幽深秀美,几间茅舍静立其中。温暖的春风时时吹拂,使得房屋清洁,纤尘皆无。
午睡醒来,满耳都是婉转的鸟鸣。斜倚枕头,想起当年做官时,听早朝的鸡鸣,此情景已恍如隔世。忽然想起故人都已老,自己当然也不例外。如今我贪恋闲适,已忘却了从政建功的美梦。
注释:
渔家傲:词牌名。《词谱》卷十四云:“此调始自晏殊,因词有‘神仙一曲渔家傲’句,取以为名。”
柔蓝:柔和的蓝色,多形容水。萦:萦绕。《广韵》:萦,绕也。
窈窕:幽深的样子。
欹眠:斜着身子睡觉。袁文《瓮牖闲评》卷五:“朝鸡者,鸣得绝早,盖以警入朝之人,故谓之朝鸡。”
邯郸道:比喻求取功名之道路,亦指仕途。
《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王安石晚年的生活和创作环境。根据叶梦得的《避暑录话》记载,王安石晚年不喜欢静坐,要么躺着要么行走。他选择了钟山谢公墩作为居所,养了一匹驴子。每次吃完饭,他都会去钟山散步,漫步在山间,感受大自然的美景。当他感到疲倦时,就会找一片树林休息,有时甚至一直睡到日落才回家。这种长时间的游历和观察,激发了王安石创作了许多描写水光山色的景物词。这首词就是其中之一。 《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创作背景详情»
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融合诗句,展现出作者晚年的成熟艺术风格。词的起首两句融化了他人的诗句,展现出词人善于融炼诗句的天赋。接下来的几句通过形容水色清碧和窗的幽深,描绘了茅屋中竹林的美丽景色。词中还表达了词人与花鸟山水的共忧喜和通性情的悠闲心境。最后一句通过比较鸡声和鸟声,反衬出词人的年老和对故人的思念。整首词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将景与情相融合,展现出一种恬静的美感。 《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赏析详情»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