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诗二十三首·其八》原文赏析

  • shī
    èr
    shí
    sān
    shǒu
    ·
  • [
    táng
    dài
    ]
  • rén
    yòng
    dāng
  • wén
    guǒ
    xià
    rèn
    mán
    ér

原文: 赤兔无人用,当须吕布骑。
吾闻果下马,羁策任蛮儿。


相关标签:写马愤慨怀才不遇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骏马赤兔没人用,只有吕布能乘骑。
听说矮小果下马,蛮儿都可任驾驭。

注释:
赤兔:骏马名。吕布的坐骑。
吕布:勇将名。字奉先,东汉末期人。
果下马:一种非常矮小的马,骑之可行于果树下。
羁策:驾驭,驱使。
蛮儿:古代对少数民族的蔑称。 《马诗二十三首·其八》译文及注释详情»

简析

李贺的《马诗》是一组由二十三首组成的诗集,通过描写马的形象来表达志士的才华、抱负以及对时代不公的不满和愤懑。这篇简析主要讨论其中的第八首诗。诗中通过对比猛将骑良马和庸人骑劣马的情景,表达了只有英主才能任用英才的道理。同时,诗人也对当时社会无法充分利用人才的现象感到愤慨,并对趋炎附势的庸才进行了无情的嘲讽。

这首诗通过描写不同人骑马的情景,展现了人才与马的关系。猛将骑良马,象征着英才能够得到应有的重用和发挥才华的机会。而庸人骑劣马,则暗示了庸才只能得到低劣的机会和待遇。通过这种对比,诗人表达了只有英主才能辨别和任用英才的道理。

此外,诗人还对当时社会无法充分利用人才的现象表示了愤慨。他认为社会应该充分发掘和利用人才,让他们发挥才华,而不是让庸才趋炎附势。这种现象使诗人感到愤慨,因为他相信只有真正的才华才能为社会带来进步和繁荣。

最后,诗人对庸才进行了无情的嘲讽。他认为那些趋炎附势、没有真正才华的人只会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通过嘲讽庸才,诗人表达了对这种现象的不满和愤懑。

总之,李贺的《马诗》第八首通过对比猛将骑良马和庸人骑劣马的情景,表达了只有英主才能任用英才的道理。同时,诗人也对当时社会无法充分利用人才的现象表示了愤慨,并对庸才进行了无情的嘲讽。这首诗通过马的形象,传达了诗人对时代不公和庸才现象的批判和不满。 《马诗二十三首·其八》简析详情»

唐代诗人李贺的照片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是唐代著名诗人,字长吉,汉族,出生于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他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朝郑王李亮的后裔。

李贺被誉为“诗鬼”,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并称为唐代三李。他的诗集《昌谷集》流传至今。

李贺是中唐时期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他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受赞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贺的生活方式充满了抑郁感伤和焦思苦吟。他在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的职位,回到了昌谷。然而,他在27岁的年纪英年早逝。

猜您喜欢

马诗二十三首·其一

唐代 李贺

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
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

马诗二十三首·其十

唐代 李贺

催榜渡乌江,神骓泣向风。
君王今解剑,何处逐英雄?

马诗二十三首·其三

唐代 李贺

忽忆周天子,驱车上玉山。
鸣驺辞凤苑,赤骥最承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