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粒小松歌》原文赏析

  • xiǎo
    sōng
  • [
    táng
    dài
    ]
  • qián
    xiè
    xiù
    cái
    yún
    qīng
    mìng
    zuò
    xiǎo
    sōng
    xuǎn
    shū
    duō
    shì
    zhì
    jīng
    shí
    liáo
    dào
    dāng
    mìng
    shé
    shé
    sūn
    lín
    wān
    wān
    xīn
    xiāng
    hóng
    fàn
  • 绿
    jìn
    mǎn
    nóng
    guāng
    shù
    lóng
    rán
    jiǎo
    dāo
    jiǎn
  • zhǔ
    rén
    shàng
    zhōu
    zhǔ
    rén
    táng
    qián
    duō
  • yuè
    míng
    bái
    lòu
    qiū
    leì
    shí
    sǔn
    yún
    kěn
    shū

原文: 前谢秀才、杜云卿,命予作《五粒小松歌》,予以选书多事,不治曲辞,经十日,聊道八句,以当命意。蛇子蛇孙鳞蜿蜿,新香几粒洪崖饭。
绿波浸叶满浓光,细束龙髯铰刀剪。
主人壁上铺州图,主人堂前多俗儒。
月明白露秋泪滴,石笋溪云肯寄书。


相关标签:咏物抒情拟人

译文及注释

译文:前些时候谢秀才与杜云卿叫我写《五粒小松歌》,我因为选编书集事情较多,没有时间写诗,经过十天,勉强写出八句,算是完成友人的意旨。

注释:五粒小松:华山松每枝松穗为五股,称“五鬣松”,“鬣”与“粒”音近,故云。
选书:按一定标准,选辑某人的作品,编集成书。
曲辞:这里指诗歌。
蛇子蛇孙:比喻小松枝干。
洪崖:传说中的仙人。
龙髯:龙须,比喻松树的针叶。
州图:州县的地图。
溪云:山涧的云霭。书:书信。 《五粒小松歌》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李贺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作品以奇特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于世。其中一首著名的诗作《友人诗》据诗序可知是他为一位朋友所作的。这首诗据说是在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以后,李贺在长安担任奉礼郎一职期间创作的。

这个时期正是李贺的创作高峰期,他在长安这个文化繁荣的都市中,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人和事物,这些都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作为一位奉礼郎,李贺有机会接触到许多宫廷内外的人物,他们的生活和经历成为了他创作的素材。

《友人诗》是李贺为一位朋友所作的,这位朋友可能是他在长安期间结识的一位知己。诗中表达了李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朋友的思念之情。通过诗中的描写,我们可以感受到李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对友谊的真挚追求。

李贺的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奇特的想象力而闻名,他的作品常常充满了浓厚的感情和独特的意象。《友人诗》也不例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形象描写,使诗歌充满了诗意和韵味。

总的来说,李贺在长安担任奉礼郎一职期间创作的《友人诗》是他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朋友的思念之情的表达。这首诗体现了李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奇特的想象力,是他创作高峰期的代表作之一。 《五粒小松歌》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首诗以小松树为主题,通过描写小松树的姿态和环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遥远的向往,以及对现实束缚的不满。诗的前半部分描述了小松树在深山中生长的自由和生机,但一旦被移栽到主人的深院中,它失去了自由生长的可能,被束缚和修剪。诗人将自己的生活感受融入到小松树的描写中,寄托了自己对自由的渴望。

后半部分描写了小松树在主人堂前的凄凉境遇,它被当作点缀品,周围是粗俗的地图和志趣不高的朋友。在这孤独的环境中,小松树只能对月亮流泪,思念曾经相伴的石笋和溪云。诗人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自己对现实束缚的不满和对自由的渴望融入到小松树的形象中,使诗意更加婉转动人,充满情趣。

整首诗的立意新奇,构思精巧,用词瑰丽,同时流露出伤感的情绪。诗中融合了思想和艺术,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价值。 《五粒小松歌》赏析详情»

唐代诗人李贺的照片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是唐代著名诗人,字长吉,汉族,出生于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他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朝郑王李亮的后裔。

李贺被誉为“诗鬼”,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并称为唐代三李。他的诗集《昌谷集》流传至今。

李贺是中唐时期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他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受赞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贺的生活方式充满了抑郁感伤和焦思苦吟。他在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的职位,回到了昌谷。然而,他在27岁的年纪英年早逝。

猜您喜欢

始为奉礼忆昌谷山居

唐代 李贺

扫断马蹄痕,衙回自闭门。
长枪江米熟,小树枣花春。
向壁悬如意,当帘阅角巾。
犬书曾去洛,鹤病悔游秦。
土甑封茶叶,山杯锁竹根。
不知船上月,谁棹满溪云?

溪晚凉

唐代 李贺

白狐向月号山风,秋寒扫云留碧空。
玉烟青湿白如幢,银湾晓转流天东。
溪汀眠鹭梦征鸿,轻涟不语细游溶。
层岫回岑复叠龙,苦篁对客吟歌筒。

老夫采玉歌

唐代 李贺

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
老夫饥寒龙为愁,蓝溪水气无清白。
夜雨冈头食蓁子,杜鹃口血老夫泪。
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
斜山柏风雨如啸,泉脚挂绳青袅袅。
村寒白屋念娇婴,古台石磴悬肠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