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晚凉》原文赏析

  • wǎn
    liáng
  • [
    táng
    dài
    ]
  • bái
    xiàng
    yuè
    háo
    shān
    fēng
    qiū
    hán
    sǎo
    yún
    liú
    kōng
  • yān
    qīng
    shī
    湿
    bái
    zhuàng
    yín
    wān
    xiǎo
    zhuàn
    liú
    tiān
    dōng
  • tīng
    mián
    mèng
    zhēng
    hóng
    鸿
    qīng
    lián
    yóu
    róng
  • céng
    xiù
    huí
    cén
    dié
    lóng
    huáng
    duì
    yín

原文: 白狐向月号山风,秋寒扫云留碧空。
玉烟青湿白如幢,银湾晓转流天东。
溪汀眠鹭梦征鸿,轻涟不语细游溶。
层岫回岑复叠龙,苦篁对客吟歌筒。


相关标签:写景自然抒情

译文及注释

译文:一只白狐在向月嗥叫,山风吹来深谷的回声,秋夜的寒气扫净云絮,露出幽碧明净的天空;
谷底升起潮湿的烟雾,像白色的玉柱缓缓移动,银河无声地流转,向着东方,流转个不停;
溪边安睡着鹭鸟,野汀的宿雁正在作梦,只有溪水静静地流淌,轻溅的水花细语淙淙;
重叠的山峦连绵起伏,看似条条盘曲的卧龙,夜风吹动着竹林,为山外来客奏起箫笙。

注释:
①碧空:幽碧明净的天空。
②玉烟:指炊烟。幢:旌幡。青湿,疑指炊烟黑而湿润。烟黑白相杂,故云“玉”、云“白”。钱钟书举此句为例,以为长吉镂金刻玉,与法国诗人戈蒂埃同。
③银湾,即银河。晓转,指夜半银河渐东,转而至晓。一说,“晓转”,指光明如晓。
④“溪汀眠鹭梦征鸿,轻涟不语细游溶”句:鹭眠而听雁鸣,故惊醒而偶有飞起者。一说指群鸟寂然栖息,故下旬云波水轻涟,静而无声,非是。上句写静中有动;下句写动中有静,不可一以贯之。游溶,指溪水流动缓慢。不语,言水声之低小,非“无声”意。
⑤层岫回岑:指山势起伏曲折如龙,故日“复叠龙”。
⑥苦篁(huáng):苦竹。吟歌简,风吹篁竹,啸如歌吟。筒,竹管,箫笛均以竹管为之。 《溪晚凉》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李贺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在元和八年(公元813年)春天辞去官职,回到家中居住。然而,仅过了一年的时间,他便决定再次离开家乡,投身军旅生涯,并有所作为。这首诗可能是他在这年秋天,还在家中居住时所作。

这段背景揭示了李贺的一种不安定的生活态度。他辞去官职,回到家中,似乎是为了追求内心的自由和诗歌创作的灵感。然而,不久之后,他又选择了离开家乡,投身战争,追求另一种创作的方式。

这种不安定的生活态度反映了李贺内心的矛盾和不满。他可能对官场的腐败和虚伪感到失望,因此选择了辞官回家。然而,他也无法满足于平凡的生活,渴望通过军旅生涯来寻找更多的刺激和冒险。

这段背景还暗示了李贺的创作动机。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独特见解和感悟。他的离家和投身战争可能是为了寻找更多的创作素材和灵感,以及更深入的人生体验。

总之,这段背景揭示了李贺的不安定生活态度和对创作的追求。他的辞官和投身战争都是为了追求内心的自由和诗歌创作的灵感。这种矛盾和不满成为了他诗歌创作的动力,使他的作品充满了独特的见解和感悟。 《溪晚凉》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的颜色,只能看到山势的轮廓。而近处的竹子,则因为月光的照射,显得清晰可见。远山近竹的对比,突出了夜晚的模糊和清晰之间的对比,增加了诗歌的层次感。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慨之词。他说:“秋夜的寂静,让我感到无限的思绪。”这里的“寂静”不仅指的是夜晚的安静,更是指内心的宁静和思考。秋夜的寂静让诗人的思绪得以自由流动,他可以尽情地思考人生、自然和宇宙的奥秘。而最后一句“万籁俱寂,唯有心声”,更是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声音,他在寂静中感受到了自己的存在和思考。



整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秋夜的独特感受和思考。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构思,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寂静而美丽的秋夜世界,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秘和宇宙的无限。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才华和对自然的敏感,也给人以思考和启迪。 《溪晚凉》赏析详情»

唐代诗人李贺的照片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是唐代著名诗人,字长吉,汉族,出生于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他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朝郑王李亮的后裔。

李贺被誉为“诗鬼”,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并称为唐代三李。他的诗集《昌谷集》流传至今。

李贺是中唐时期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他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受赞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贺的生活方式充满了抑郁感伤和焦思苦吟。他在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的职位,回到了昌谷。然而,他在27岁的年纪英年早逝。

猜您喜欢

老夫采玉歌

唐代 李贺

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
老夫饥寒龙为愁,蓝溪水气无清白。
夜雨冈头食蓁子,杜鹃口血老夫泪。
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
斜山柏风雨如啸,泉脚挂绳青袅袅。
村寒白屋念娇婴,古台石磴悬肠草。

仁和里杂叙皇甫湜

唐代 李贺

大人乞马癯乃寒,宗人贷宅荒厥垣。
横庭鼠径空土涩,出篱大枣垂珠残。
安定美人截黄绶,脱落缨裾暝朝酒。
还家白笔未上头,使我清声落人后。
枉辱称知犯君眼,排引才升强絙断。
洛风送马入长关,阖扇未开逢猰犬。
那知坚都相草草,客枕幽单看春老。
归来骨薄面无膏,疫气冲头鬓茎少。
欲雕小说干天官,宗孙不调为谁怜?
明朝下元复西道,崆峒叙别长如天。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

唐代 李贺

箨落长竿削玉开,君看母笋是龙材。
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斫取青光写楚辞,腻香春粉黑离离。
无情有恨何人见,露压烟啼千万枝。家泉石眼两三茎,晓看阴根紫脉生。
今年水曲春沙上,笛管新篁拔玉青。古竹老梢惹碧云,茂陵归卧叹清贫。
风吹千亩迎雨啸,鸟重一枝入酒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