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自会稽歌》原文赏析

  • hái
    huì
  • [
    táng
    dài
    ]
  • jiān
    liáng
    shí
    cháng
    zuò
    gōng
    yáo
    yǐn
    yìng
    huáng
    guó
    shì
    bài
    jiān
    xiān
    qián
    nán
    huì
    hòu
    shǐ
    hái
    jiā
    yǒu
    wén
    jīn
    yān
    zuò
    hái
    huì
    beī
    fěn
    jiāo
    huáng
    shī
    湿
    yíng
    mǎn
    liáng
    diàn
    殿
  • tái
    chéng
    yìng
    jiào
    rén
    qiū
    qīn
    mèng
    tóng
    niǎn
  • shuāng
    diǎn
    guī
    bìn
    shēn
    táng
    wǎn
  • mài
    mài
    jīn
    chén
    shǒu
    jiàn

原文: 庾肩吾于梁时,尝作宫体谣引,以应和皇子。及国势沦败,肩吾先潜难会稽,后始还家。仆意其必有遗文,今无得焉,故作还自会稽歌以补其悲。野粉椒壁黄,湿萤满梁殿。
台城应教人,秋衾梦铜辇。
吴霜点归鬓,身与塘蒲晚。
脉脉辞金鱼,羁臣守迍贱。


相关标签:怀古抒情同情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存在学术上的争议。钱仲联认为这首诗是在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创作的,当时李贺只有十六岁。而朱自清在《李贺年谱》中将这首诗大致定为元和八年(813年)秋天(李贺当时二十四岁),李贺因病辞去了官职,回到故乡昌谷时创作了这首诗。

根据钱仲联的观点,这首诗是李贺年少时的作品。在这个时期,李贺正处于青春期,充满了对世界的好奇和对美的追求。他的诗歌充满了狂放不羁的风格,表达了他对自由和独立的渴望。这首诗可能是他在青春期的一次情感宣泄,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而朱自清的观点则认为,这首诗是李贺在二十四岁时创作的。在这个时期,李贺已经经历了一些人生的起伏和变化。他曾经担任过官职,但因病而辞去了职务。回到故乡昌谷后,他可能感到了一种失落和迷茫,同时也对家乡的美景和宁静产生了深深的感慨。这首诗可能是他在回归故乡后的一次心灵抒发,表达了他对家乡的眷恋和对生活的思考。

无论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在李贺十六岁还是二十四岁时,它都展现了李贺独特的诗歌才华和对美的追求。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还自会稽歌》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的传统。诗中没有明确的宫廷景象描写,而是通过隐喻和比喻来表达诗人的情感。诗人以宫廷荒凉的景象来象征国家的沦败,以梦忆东宫生活来表达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失望。诗人的愁苦衰老和甘守屯贱的意愿,表达了他对君德的怀念和对危难贫贱的坚守。整首诗没有明言悲伤,但悲意却在字里行间充溢。

诗人通过探寻庾肩吾的前事,叹恨那些曾任东宫官而后遭贬斥的人。诗人借用庾肩吾的遭遇,塑造了一个流落失意、但又不失刚劲之气的“羁臣”形象,抒发了自己对世事多变的感伤和困顿潦倒中的悲愤之情。诗人运用比物征事的手法,形成了独特的风貌。

杜牧对这首诗的评价很高,认为李贺能从庾肩吾的遭遇中探寻前事,表达了对古今未尝经道者的深深叹恨。诗人通过离绝远去的笔墨,表达了自己对世事的感慨和困顿潦倒中的悲愤之情。

整首诗写得含蓄深沉,通过隐喻和比喻来表达诗人的情感。诗人借用庾肩吾的遭遇,塑造了一个流落失意、但又不失刚劲之气的形象,抒发了自己对世事多变的感伤和困顿潦倒中的悲愤之情。诗中没有明言悲伤,但悲意却在字里行间充溢。整首诗构思新颖,立意奇特,被杜牧誉为“古今未尝经道者”。 《还自会稽歌》赏析详情»

唐代诗人李贺的照片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是唐代著名诗人,字长吉,汉族,出生于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他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朝郑王李亮的后裔。

李贺被誉为“诗鬼”,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并称为唐代三李。他的诗集《昌谷集》流传至今。

李贺是中唐时期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他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受赞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贺的生活方式充满了抑郁感伤和焦思苦吟。他在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的职位,回到了昌谷。然而,他在27岁的年纪英年早逝。

猜您喜欢

高平县东私路

唐代 李贺

侵侵槲叶香,木花滞寒雨。今夕山上秋,永谢无人处。
石谿远荒涩,棠实悬辛苦。古者定幽寻,呼君作私路。

示弟

唐代 李贺

别弟三年后,还家一日余。
醁醽今夕酒,缃帙去时书。
病骨犹能在,人间底事无?
何须问牛马,抛掷任枭卢!

咏怀二首

唐代 李贺

长卿怀茂陵,绿草垂石井。
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
梁王与武帝,弃之如断梗。
惟留一简书,金泥泰山顶。日夕著书罢,惊霜落素丝。
镜中聊自笑,讵是南山期。
头上无幅巾,苦蘗已染衣。
不见清溪鱼,饮水得自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