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带花·青春何处风光好》原文赏析

  • dài
    huā
    ·
    qīng
    chūn
    chù
    fēng
    guāng
    hǎo
  • [
    sòng
    dài
    ]
    ōu
    yáng
    xiū
  • qīng
    chūn
    chù
    fēng
    guāng
    hǎo
    piān
    yuán
    wàn
    chóng
    zèng
    cǎi
    gòu
    píng
    fēng
    lǐng
    bàn
    kōng
    jīn
    bǎo
    qíng
    yín
    yào
    耀
    jiàng
    lóng
    téng
    zhì
    shā
    yuǎn
    diāo
    xiù
    zhēng
    zǒu
    wáng
    zhái
  • yōng
    róng
    zhòu
    huì
    shén
    hǎi
    dòng
    xiān
    xiāng
    yáo
    cuì
    chèng
    zhí
    shǒu
    xíng
    jǐn
    jiē
    tiān
    yuè
    dàn
    hán
    qīng
    jiàn
    xiàng
    xiǎo
    lòu
    shēng
    dāng
    nián
    shào
    kuáng
    xīn
    weì
    zuì
    zěn
    guī

原文: 青春何处风光好?帝里偏爱元夕。万重缯彩,构一屏峰岭,半空金碧。宝檠银钰,耀绛幕、龙虎腾掷。沙堤远,雕轮绣毂,争走五王宅。
雍容熙熙昼,会乐府神姬,海洞仙客。拽香摇翠,称执手行歌,锦街天陌。月淡寒轻,渐向晓、漏声寂寂。当年少,狂心未已,不醉怎归得!


相关标签:节日元宵节抒情豪迈御带花

译文及注释

译文:春天最美好的风景在哪里呢?元宵节则是京城里的人们的偏爱。千万重五彩丝绸,建造起一座高如山岭的彩楼,耸出半空,金碧辉煌。各种各样的华美彩灯点缀在红色的帷幕上,多姿多态,有如龙腾虎跃。在长长的平整而开阔的道路上,精致的马车络绎不绝,奔走于王宫贵人们的府邸之间。
赏灯的人们个个从容不迫,欢欣快乐,他们在华灯齐放的元宵之夜,以夜为昼纵情玩乐,有美如天仙的歌舞女子的表演,也有扮成海上仙山来客的图画故事。在天子亲临观灯的锦绣大街上,观灯的人群衣着鲜丽,翠袖飘香,摩肩接踵,执手欢歌,如潮水般流动。月光恬淡,寒意轻微,天色已经渐渐破晓,铜壶滴漏之声亦渐渐疏寂。我这正值青春年少的狂热少年意犹未足,不喝个酩酊大醉又怎么会回去呢?

注释:御带花:词牌名,调见《六一词》,双调一百字,前段九句四仄韵,后段十句四仄韵。
帝里:都城,此处指汴京。
元夕:即元宵节。
缯(zēng)彩:彩色的丝织品。缯,丝织物的总称,此处指彩灯。
一屏峰岭:指用缯彩所扎的灯山。
宝檠(qíng):华美的灯。檠,灯架,代指灯。
绛幕:红色幕帐。
龙虎:指龙形和虎形的彩灯。
沙堤:指宰相的府邸。
雕轮绣毂(gǔ):雕饰华美的车,为富贵人所乘坐。
五王宅:唐睿宗五子之宅。《唐书·让皇帝传》:“初第五子,列第东积善坊,号五王子宅及赐第上都隆庆坊,亦号五王宅。”此处指北宋诸府。
熙熙:和乐之貌。
神姬:仙女,指官府中的乐伎。
拽香摇翠:穿戴着染香的罗衣,摆动着翠玉的头饰。
锦街天陌:处处锦绣的天街大道。
漏声:铜壶滴漏报时的声音。 《御带花·青春何处风光好》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欧阳修在北宋时期的经历和创作情境。欧阳修在天圣八年(1030)中进士,当时只有24岁。他被派往洛阳担任留守推官,并受到留守钱惟演的赏识。在洛阳期间,他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直到景祐元年(1034)任满回京,时年28岁。

这篇创作背景主要描述了欧阳修在北宋都城汴京元宵节的盛况。这首词是在欧阳修自洛阳归京后的景祐二年至三年(1035-1036)之间创作的。这段时间是欧阳修回到京城后的一段时期,他可能对元宵节的热闹景象有所感受和触动,因此创作了这首词。 《御带花·青春何处风光好》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篇赏析主要是对一首词的内容进行解读和分析。词的内容主要描绘了元宵节在帝京的热闹景象,以及人们的游乐与狂欢。

在上片中,词人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对京城元宵的喜爱之情。接下来,词人以铺叙的笔法具体描述了汴京元宵的美丽热闹。词中提到了“万重”以下的五句,描绘了元宵节张灯结彩的情景,形容了彩山高入云天,金碧辉煌的仙人之境。绛幕前不时有龙腾虎跃,使得汴京的夜晚变成了人与自然、人与天界完全融合的奇幻世界。此外,还有座座金碧辉煌的彩楼和各式各样的彩灯,使得整个汴京城充满了热闹和喜庆的气氛。

下片则描写了人们的游乐与狂欢。词中提到了“雍容”以下的六句,描述了人群熙熙攘攘,街市热闹如白昼的场景。还有各种表演,包括美若天仙般的女子表演歌舞,以及各种神仙府第的故事。在京城的锦绣街道上,人们衣着华美,手牵手观灯,一路欢歌。最后一句“月淡”转写了自然环境,表示夜晚即将过去,天快亮了。但是尽管天快亮了,游玩的人们并未散去。最后一句表达了青年词人的心迹,他希望在这样纵情欢游之夜,年轻人能尽兴畅饮,不醉不归。

整篇赏析通过对词的内容进行解读和分析,展示了词人对元宵节热闹景象的描绘,以及对年轻人狂欢的期望。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描写手法和形象的比喻,使得整个词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和情感的表达。同时,词中也体现了作者对京城元宵的喜爱和对国泰民安的祝愿。 《御带花·青春何处风光好》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欧阳修的照片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他是汉族,出生于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由于吉州原属庐陵郡,他自称“庐陵欧阳修”。他被谥号为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欧阳修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史学家。他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一起被称为“唐宋八大家”,这是对他们在文学和政治领域的杰出贡献的认可。后来,他又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一起被称为“千古文章四大家”,这是对他们文学成就的高度评价。

欧阳修在政治上有很高的地位,曾担任过宰相和枢密使等重要职位。他在政治上主张变法,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包括推行新法、整顿军队、加强教育等。他的政治理念和改革思想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文学方面,欧阳修的作品涵盖了诗、词、散文等多个领域。他的诗歌作品以豪放洒脱、婉约细腻为特点,被誉为“欧阳诗风”。他的散文作品则以清新自然、富有感情的笔触而著称。他的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等。

欧阳修对史学也有重要的贡献,他主编了《新唐书》和《新五代史》,对中国历史的研究和整理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他注重史料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对历史事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欧阳修于1072年去世,享年66岁。他的思想和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猜您喜欢

喜闻捷报

近现代 毛泽东

一九四七年中秋步运河上,闻西北野战军收复蟠龙作。秋风度河上,大野入苍穹。
佳令随人至,明月傍云生。
故里鸿音绝,妻儿信未通。
满宇频翘望,凯歌奏边城。

浣溪沙·春点疏梅雨后枝

宋代 姜夔

己酉岁,客吴兴,收灯夜阖户无聊,俞商卿呼之共出,因记所见。春点疏梅雨后枝,翦灯心事峭寒时。市桥携手步迟迟。
蜜炬来时人更好,玉笙吹彻夜何其。东风落靥不成归。

喜迁莺·月波疑滴

宋代 史达祖

月波疑滴,望玉壶天近,了无尘隔。翠眼圈花,冰丝织练,黄道宝光相直。自怜诗酒瘦,难应接许多春色。最无赖,是随香趁烛,曾伴狂客。
踪迹,漫记忆,老了杜郎,忍听东风笛。柳院灯疏,梅厅雪在,谁与细倾春碧?旧情拘未定,犹自学当年游历。怕万一,误玉人寒夜,窗际帘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