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避暑北池》原文赏析

  • xià
    zhì
    shǔ
    beǐ
    chí
  • [
    táng
    dài
    ]
    weí
    yìng
  • zhòu
    guǐ
    yún
    xiāo
    lòu
    cháng
  • weì
    shī
    zhèng
    jiào
    suǒ
    yōu
    biàn
    yán
    liáng
  • gōng
    mén
    duō
    xiá
    shì
    yuè
    nóng
    shāo
    máng
  • gāo
    niàn
    tián
    ān
    dāng
  • tíng
    qún
    yóu
    fāng
    táng
  • mén
    yīn
    chéng
    gāo
    shù
    cāng
    cāng
  • 绿
    yún
    shàng
    hán
    fěn
    yuán
    shǐ
    sàn
    fāng
  • yān
    fán
    bào
    duì
    huá
    shāng

原文: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
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
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
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
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
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
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


相关标签:夏至节日

译文及注释

夏至这天,昼晷所测白天的时间已经到了极限,从此以后,夜晚漏壶所计的时间渐渐加长。
夏至:指农历的夏至节气,即夏季的最长日。
昼晷:指用来观测日影以确定时间的工具。
漏壶:古代一种计时的装置,用来测量时间的流逝。
衙门每日空闲的时候居多,而这个月的农事却是比较忙活些的。
衙门:古代官府的办公场所。
农事:指农民在田间地头的农业劳动。
老百姓在地里耕作,酷热也不知怎么抵挡的。
正午时分那些人和物都在歇息,静悄悄的,惟独我自己在池塘里游来游去好不惬意。
城墙高耸,城门紧闭,树木葱翠,绿荫静寂。
翠绿的鲜竹尚且含粉,池塘里的荷花已经开始散发阵阵的清香了。
筠:竹子的青皮。
于焉:在这里。
华觞:华丽的酒杯,指华丽的酒器。 《夏至避暑北池》译文及注释详情»

唐代诗人韦应物的照片
韦应物

韦应物(737~792)是中国唐代的一位著名诗人,他出生在长安(今陕西西安),是汉族。他的诗集有10卷本的《韦江州集》、两卷本的《韦苏州诗集》以及10卷本的《韦苏州集》。除了诗歌之外,他的散文作品只有一篇流传至今。

韦应物因曾担任苏州刺史而被世人称为“韦苏州”。他的诗风以恬淡高远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隐逸生活。他的诗作常常展现出深邃的意境和细腻的情感,给人以宁静和舒适的感受。

韦应物的诗作多以山水、花鸟、田园等自然景物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展现出大自然的美丽和宏伟。他的诗作也常常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倡导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尽管韦应物的散文作品只有一篇流传下来,但这篇散文《与高适旧集》却展现出他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写作风格。这篇散文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对友情和离别的思考,表达了对过去友人的怀念和对人生变迁的感慨。

韦应物的生平和死亡的具体细节目前无法得知,但他的诗作和散文作品却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备受赞赏,而且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猜您喜欢

元日述怀

唐代 卢照邻

筮仕无中秩,归耕有外臣。
人歌小岁酒,花舞大唐春。
草色迷三径,风光动四邻。
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

社日

唐代 王驾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五日观妓

唐代 万楚

西施谩道浣春纱,碧玉今时斗丽华。
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
新歌一曲令人艳,醉舞双眸敛鬓斜。
谁道五丝能续命,却令今日死君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