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王孙·刺桐花底是儿家》原文赏析

  • wáng
    sūn
    ·
    tóng
    huā
    shì
    ér
    jiā
  • [
    qīng
    dài
    ]
    lán
    xìng
  • tóng
    huā
    shì
    ér
    jiā
    chaī
    qiū
    qiān
    weì
    cǎi
    chá
  • shuì
    chóng
    xún
    hǎo
    mèng
    shē
  • jiāo
    jiā
    zhù
    xián
    chuāng
    shǔ
    luò
    huā

原文: 刺桐花底是儿家,已拆秋千未采茶。
睡起重寻好梦赊。
忆交加,倚著闲窗数落花。


相关标签:女子怀人忆王孙

译文及注释

译文:我的家就在开花的刺桐树下,秋千刚刚拆下,新茶还未采摘。睡觉时做了美梦,可惜醒来后美梦却难以找到。本想靠在闲窗前,静静数落花,但脑海里却充满了关于我们两个人在这窗前依偎看花的回忆。

注释:忆王孙:词牌名,或名《念王孙》。此调创自李重元,取词句“萋萋芳草忆王孙”末三字为调名。单调三十一字,五句五平韵。
刺桐(tóng):树名。亦称海桐、木芙蓉。落叶乔木,花、叶可供观赏,因枝干间有圆锥形棘刺,故名。
儿家:古代代年轻女子对其家的自称,犹言我家。
已拆秋千:旧俗于寒食清明后拆秋千,表明是晚春时节。
赊(shē):渺茫、稀少。
交加:谓男女相偎,亲密无间。前蜀韦庄《春愁》:“睡怯交加梦,闲倾潋滟觞。” 《忆王孙·刺桐花底是儿家》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是关于纳兰的妻子卢氏和江南才女沈宛与纳兰眼前的刺桐之间的联系。卢氏是广东人,沈宛是乌程人,两人都是生长于南国的佳人。当纳兰看到刺桐花时,他想起了卢氏和沈宛,因为她们就像刺桐一样,都是南国的佳人。纳兰因此产生了怀念和思念之情,他以小女子的口吻写下了这段怀春之事。据赵秀亭和冯统一的《饮水词笺校》所载,这首词可能是在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之前创作的。 《忆王孙·刺桐花底是儿家》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篇赏析是对一首词的分析和解读。这首词描述了一个年轻女子怀念与心上人相聚的情景。词人通过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鲜明的意象和境界。结尾的“倚著闲窗数落花”形象生动地收束了整首词,展现了词人精妙的写作技巧。整首词读起来清新自然,明白易懂。

首句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是年轻女子。接下来的“刺桐花底是儿家”一句,用寥寥数语传达出温柔旖旎、天真烂漫的感觉。紧接着的“已拆秋千未采茶”点明了时令,说明是晚春时节。在古代,二月以后农事渐忙,所以人们常在寒食清明后拆掉秋千。秋千拆掉后,新茶还未采摘,正是晚春时节的特点。接下来的“睡起重寻好梦赊”描述了少女的春梦。她在醉眠中做了一个美梦,但醒来后却发现美梦难以寻觅。最后一句“忆交加,倚著闲窗数落花”点明了这个美梦是与心上人相守相聚的情景。醒来后,她只能回忆起这些美好的时刻。她本想倚靠着闲窗,静静地数落花,但脑海里却充满了两人在窗前依偎看花的回忆。

这首词与纳兰其他作品的风格截然不同,却与南宋中期杨万里的诗有些相似。杨万里的《小池》中也采用了白描的手法,用近乎口语的语言描写生活细节的小情趣,生动地刻画出了一个情窦初开的渴望与心上人厮守的小儿女形象。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年轻女子对与心上人相聚的渴望和回忆。词人运用了精妙的写作技巧,使整首词读起来清新自然,易于理解。 《忆王孙·刺桐花底是儿家》赏析详情»

清代诗人纳兰性德的照片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是清代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是清代最著名的词人之一。他的词作“纳兰词”在清代乃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在满汉融合时期,他所属的贵族家庭的兴衰与王朝国事有着密切的关联。尽管他曾侍从帝王,但他向往平淡的生活经历。他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上他个人的超逸才华,使他的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纳兰性德的词作《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流传至今,其中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有意境,是他众多代表作之一。这首词表达了人生如初见般美好,为何秋风会悲伤画扇?人心本应不变,却常常易变。这些词句充满了深意,展现了纳兰性德独特的感慨和思考。

纳兰性德的生平中,他经历了家族的兴盛和衰落,也经历了个人的起伏和变迁。他的词作中常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世事的感慨。他的词作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和心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纳兰性德的生命在1685年结束,他的早逝使他的词作更加珍贵。他的词作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至今仍被广泛传诵和赏析。纳兰性德的词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猜您喜欢

生查子·短焰剔残花

清代 纳兰性德

短焰剔残花,夜久边声寂。倦舞却闻鸡,暗觉青绫湿。
天水接冥蒙,一角西南白。欲渡浣花溪,远梦轻无力。

老马

唐代 姚合

卧来扶不起,唯向主人嘶。
惆怅东郊道,秋来雨作泥。

骢马

唐代 万楚

金络青骢白玉鞍,长鞭紫陌野游盘。
朝驱东道尘恒灭,暮到河源日未阑。
汗血每随边地苦,蹄伤不惮陇阴寒。
君能一饮长城窟,为报天山行路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