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越女采莲秋水畔》原文赏析

  • dié
    liàn
    huā
    ·
    yuè
    cǎi
    lián
    qiū
    shuǐ
    pàn
  • [
    sòng
    dài
    ]
    ōu
    yáng
    xiū
  • yuè
    cǎi
    lián
    qiū
    shuǐ
    pàn
    zhǎi
    xiù
    qīng
    luó
    àn
    lòu
    shuāng
    jīn
    chuàn
    zhào
    yǐng
    zhaī
    huā
    huā
    miàn
    fāng
    xīn
    zhī
    gòng
    zhēng
    luàn
  • tān
    tóu
    fēng
    làng
    wǎn
    chóng
    yān
    qīng
    jiàn
    lái
    shí
    bàn
    yǐn
    yǐn
    shēng
    guī
    zhào
    yuǎn
    chóu
    yǐn
    zhù
    jiāng
    nán
    àn

原文: 越女采莲秋水畔。窄袖轻罗,暗露双金钏。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丝争乱。
鸂鶒滩头风浪晚。雾重烟轻,不见来时伴。隐隐歌声归棹远。离愁引著江南岸。


相关标签:写人女子蝶恋花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秋水湖畔,有一位美丽的江南女子正在采莲。她穿着轻盈的罗袖,手腕上戴着金钏,闪烁着光芒。她的娇颜倒映在水面上,与莲花争妍,她纤细的手摘取了香藕,却不料藕丝缕缕,勾起了她的深情思绪。

在鸂鶒滩头,傍晚时分风浪越来越急,少女沉浸在遐想中,突然回过神来,却发现同伴已经不见了。此时,远处传来隐隐的划船歌声,只听得歌声渐行渐远,余音缭绕在江南岸边,仿佛洒下了一路离愁。

注释:
越女:越地自古多出美女,后常用越女泛指美女。
轻罗:质地轻软而薄的丝织品。
钏(chuàn):用珠子或玉石穿起来做成的镯子。
鸂鶒(xīchì):是一种类似鸳鸯的水鸟,而色多紫,性喜水上偶游,故又称紫鸳鸯。
棹:船桨。归棹:归船。 《蝶恋花·越女采莲秋水畔》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公元1034年,当时的作者欧阳修担任镇南军节度掌书记、馆言事的职位。然而,由于得罪了宰相,他被贬谪到夷陵县。在这个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词,以表达自己的相思离愁之情。

词中的主人公是一位采莲女,她的心思被写入了这首词中。或许,这首词也可以被视为作者对自己境遇的抒发。在被贬谪的夷陵县,作者感受到了离愁的煎熬,思念之情如同采莲女一般深沉而悲伤。

这首词可能是作者在夷陵县的时候创作的,他通过描绘采莲女的相思离愁,表达了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这首词可能是作者在困境中寻求心灵慰藉的一种方式,也是他对逆境中坚持和奋斗的一种表达。

总之,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是作者欧阳修被贬谪到夷陵县的时期,他通过描绘采莲女的相思离愁,表达了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在逆境中的坚持和奋斗。 《蝶恋花·越女采莲秋水畔》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起,船头波浪拍岸,采莲姑娘的身影在风浪中显得更加娇小。这里的“鸂鶒”是指采莲船,形象生动,给人一种动态的感觉。船在风浪中颠簸,采莲姑娘却依然坚持着采莲的行动,展现出她们的坚韧和勇敢。



最后一句“绿波荡漾,红蓼香飘”,以形容词状语开头,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绿波荡漾,红蓼香飘,形象描绘得十分生动。绿波荡漾,给人一种水面波光粼粼的美景;红蓼香飘,给人一种花香扑鼻的感觉。整个句子给人一种和谐、美好的感觉,使人仿佛置身于采莲的现场。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鲜明的形象描写和明快的节奏,生动地展现了越女采莲的情景。词中的形象描写细腻而生动,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词中还融入了人物的内心矛盾和情感变化,使整首词更加丰富和深入。这首词以通俗的语言表达了美好的情感和景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蝶恋花·越女采莲秋水畔》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欧阳修的照片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他是汉族,出生于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由于吉州原属庐陵郡,他自称“庐陵欧阳修”。他被谥号为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欧阳修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史学家。他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一起被称为“唐宋八大家”,这是对他们在文学和政治领域的杰出贡献的认可。后来,他又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一起被称为“千古文章四大家”,这是对他们文学成就的高度评价。

欧阳修在政治上有很高的地位,曾担任过宰相和枢密使等重要职位。他在政治上主张变法,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包括推行新法、整顿军队、加强教育等。他的政治理念和改革思想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文学方面,欧阳修的作品涵盖了诗、词、散文等多个领域。他的诗歌作品以豪放洒脱、婉约细腻为特点,被誉为“欧阳诗风”。他的散文作品则以清新自然、富有感情的笔触而著称。他的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等。

欧阳修对史学也有重要的贡献,他主编了《新唐书》和《新五代史》,对中国历史的研究和整理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他注重史料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对历史事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欧阳修于1072年去世,享年66岁。他的思想和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猜您喜欢

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 / 明妃曲

宋代 欧阳修

胡人以鞍马为家,射猎为俗。
泉甘草美无常处,鸟惊兽骇争驰逐。
谁将汉女嫁胡儿,风沙无情貌如玉。
身行不遇中国人,马上自作思归曲。
推手为琵却手琶,胡人共听亦咨嗟。
玉颜流落死天涯,琵琶却传来汉家。
汉宫争按新声谱,遗恨已深声更苦。
纤纤女手生洞房,学得琵琶不下堂。
不识黄云出塞路,岂知此声能断肠!汉宫有佳人,天子初未识,
一朝随汉使,远嫁单于国。
绝色天下无,一失难再得,
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
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
汉计诚已拙,女色难自夸。
明妃去时泪,洒向枝上花。
狂风日暮起,飘泊落谁家。
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

琅琊溪

宋代 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夜夜曲

宋代 欧阳修

浮云吐明月,流影玉阶阴。
千里虽共照,安知夜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