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凤髻金泥带》原文赏析

  • nán
    ·
    fèng
    jīn
    dài
  • [
    sòng
    dài
    ]
    ōu
    yáng
    xiū
  • fèng
    jīn
    dài
    lóng
    wén
    zhǎng
    shū
    zǒu
    lái
    chuāng
    xià
    xiào
    xiāng
    dào
    huà
    meí
    shēn
    qiǎn
    shí
  • nòng
    weī
    rén
    jiǔ
    miáo
    huā
    shì
    shǒu
    chū
    děng
    xián
    fáng
    liǎo
    xiù
    gōng
    xiào
    wèn
    yuān
    yāng
    liǎng
    zěn
    shēng
    shū

原文: 凤髻金泥带,龙纹玉掌梳。走来窗下笑相扶,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
弄笔偎人久,描花试手初。等闲妨了绣功夫,笑问鸳鸯两字怎生书?


相关标签:新婚生活南歌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手持巴掌大小的龙形玉梳,用凤钗及金丝带把头发梳饰成凤髻。妻子走到窗下依偎在丈夫的怀里,问道“眉色深浅合不合适宜?”她的纤手摆弄着笔管,长时间依偎在丈夫身边,试着描画刺绣的花样,却不知不觉耽搁了刺绣,笑着问丈夫:“鸳鸯二字怎么写?”

注释:
南歌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又名”南柯子“”风蝶令“。《金奁集》入“仙吕宫”,廿六字,三平韵。例用对句起。宋人多用同一格式重填一片,谓之“双调”。
凤髻:状如凤凰的发型。
金泥带:金色地彩带。
龙纹玉掌梳:图案作龙形如掌大小的玉梳。
入时无:赶得上时兴式样么?时髦么?
怎生:怎样。 《南歌子·凤髻金泥带》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是关于一首名为《新嫁娘》的词,它是由欧阳修在早年创作的。据陈廷焯在《词坛丛话》中所言,欧阳修的词作品在当时被认为是飞卿之流的佼佼者。他的作品多以香艳之风为主,这主要是因为他在年少时期创作的,而非后来的伪作。然而,由于欧阳修的家族地位较低,他的作品并未完全摆脱五代时期的风格。 《南歌子·凤髻金泥带》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的美丽,用名词对仗巧妙,展现了她的娇美。接下来的几句通过简洁的描述,展现了新娘子的娇羞和爱美的情态,以及她与丈夫之间的深情厚意。下阕则描写了新娘子在闺房中的嬉戏和夫妻之间的亲密关系。最后三句中,新娘子因为太过亲热而耽误了针线活,只好停下来问丈夫如何写“鸳鸯”两字,展现了她们永远相爱、情同鸳鸯的美好愿望。

这首词在内容上重点描写了新娘子在新郎面前的娇憨状态,展现了她的娇美和爱情。在表现技巧上,词人采用了民间小词常见的白描和口语,使词语活泼轻灵,读来令人耳目一新。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描写新娘子的娇憨和夫妻之间的深情厚意,展现了一个温柔华俏、娇憨活泼、纯洁可爱的新婚少妇形象。词人运用了富有动态性和形象性的描写,使词语生动有趣。这首词不仅在内容上具有吸引力,而且在表现技巧上也别具一格,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南歌子·凤髻金泥带》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欧阳修的照片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他是汉族,出生于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由于吉州原属庐陵郡,他自称“庐陵欧阳修”。他被谥号为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欧阳修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史学家。他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一起被称为“唐宋八大家”,这是对他们在文学和政治领域的杰出贡献的认可。后来,他又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一起被称为“千古文章四大家”,这是对他们文学成就的高度评价。

欧阳修在政治上有很高的地位,曾担任过宰相和枢密使等重要职位。他在政治上主张变法,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包括推行新法、整顿军队、加强教育等。他的政治理念和改革思想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文学方面,欧阳修的作品涵盖了诗、词、散文等多个领域。他的诗歌作品以豪放洒脱、婉约细腻为特点,被誉为“欧阳诗风”。他的散文作品则以清新自然、富有感情的笔触而著称。他的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等。

欧阳修对史学也有重要的贡献,他主编了《新唐书》和《新五代史》,对中国历史的研究和整理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他注重史料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对历史事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欧阳修于1072年去世,享年66岁。他的思想和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猜您喜欢

五代史宦官传序

宋代 欧阳修

自古宦者乱人之国,其源深于女祸。
女,色而已,宦者之害,非一端也。
盖其用事也近而习,其为心也专而忍。
能以小善中人之意,小信固人之心,使人主必信而亲之。
待其已信,然后惧以祸福而把持之。
虽有忠臣、硕士列于朝廷,而人主以为去己疏远,不若起居饮食、前后左右之亲可恃也。
故前后左右者日益亲,而忠臣、硕士日益疏,而人主之势日益孤。
势孤,则惧祸之心日益切,而把持者日益牢。
安危出其喜怒,祸患伏于帷闼,则向之所谓可恃者,乃所以为患也。
患已深而觉之,欲与疏远之臣图左右之亲近,缓之则养祸而益深,急之则挟人主以为质。
虽有圣智,不能与谋。
谋之而不可为,为之而不可成,至其甚,则俱伤而两败。
故其大者亡国,其次亡身,而使奸豪得借以为资而起,至抉其种类,尽杀以快天下之心而后已。
此前史所载宦者之祸常如此者,非一世也。
夫为人主者,非欲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盖其渐积而势使之然也。
夫女色之惑,不幸而不悟,而祸斯及矣。
使其一悟,捽而去之可也。
宦者之为祸,虽欲悔悟,而势有不得而去也,唐昭宗之事是已。
故曰“深于女祸者”,谓此也。
可不戒哉?

田家

宋代 欧阳修

绿桑高下映平川,赛罢田神笑语喧。
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渔家傲·暖日迟迟花袅袅

宋代 欧阳修

暖日迟迟花袅袅。人将红粉争花好。花不能言惟解笑。金壶倒。花开未老人年少。
车马九门来扰扰。行人莫羡长安道。丹禁漏声衢鼓报。催昏晓。长安城里人先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