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行船·满眼东风飞絮》原文赏析

  • xíng
    chuán
    ·
    mǎn
    yǎn
    dōng
    fēng
    feī
  • [
    sòng
    dài
    ]
    ōu
    yáng
    xiū
  • mǎn
    yǎn
    dōng
    fēng
    feī
    cuī
    xíng
    duǎn
    tíng
    chūn
    luò
    huā
    liú
    shuǐ
    cǎo
    lián
    yún
    kàn
    kàn
    shì
    duàn
    cháng
    nán
  • tán
    bǎn
    weì
    zhōng
    rén
    biǎn
    zhōu
    zài
    绿
    yáng
    shēn
    chù
    shǒu
    jīn
    zūn
    nán
    weí
    bié
    gēng
    tīng
    luàn
    yīng
    shū

原文: 满眼东风飞絮。催行色、短亭春暮。落花流水草连云,看看是、断肠南浦。
檀板未终人去去。扁舟在、绿杨深处。手把金樽难为别,更那听、乱莺疏雨。


相关标签:写景抒情不舍友人夜行船

译文及注释

译文:在暮春时节,东风吹拂,眼前飞舞的柳絮,仿佛在催促人们启程。远望前方,落花如流水,芳草连天。看着看着,仿佛是心如断肠的南浦。

檀板一曲,歌声萦绕在耳边,开始了旅程。转眼间,小船已经驶向绿杨深处。送行的人手中拿着酒杯,难以表达离别之情;也不忍心听那黄莺乱啼,疏雨滴沥。

注释:夜行船是一种词牌名,出自《太平乐府》、《中原音韵》、元高拭词,都有注释双调。黄公绍的词作名为《明月棹孤舟》。这首词有55个字,采用双调,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韵。

行色指行旅的景色。

南浦指送别之处。

檀板是用檀木制成的拍板,在这里代指乐曲。

人去去表示友人即将离去。

那听表示哪里还有心思去听。 《夜行船·满眼东风飞絮》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首赠别词是在暮春时节创作的,作者可能是担任地方官员的身份。在这个时期,大地已经渐渐恢复了生机,春天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作者可能面临离别的情景,不得不与亲友、同事或居民们告别。这首诗可能是他表达离别之情、感慨时光流转的作品。在这个背景下,作者可能借用了春天的景象和气息,以表达他对离别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许。这首诗可能充满了温情和感伤,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于自己地方官员身份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展望。整首诗可能以离别为主题,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和表达内心的情感,展示了作者的才华和情感的深度。 《夜行船·满眼东风飞絮》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篇赏析主要是对一首词的分析和解读。词的上片以描绘晚春景色为开端,通过描述满眼飞絮、短亭春暮等景象,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烦乱和离别的主题。接着,词笔调转为描写更为广阔的暮春景色,如落英片片、青草连云等,以及遥望南浦的凄迷之象,表达了离别的伤感和离愁的浓厚情感。

下片则写到了告别的场景,主人公在渡口前为友人设宴,邀请歌伎演唱,但由于情绪烦乱,歌还没唱完,友人就频频道别,走向远处的舟船。小雨的降临进一步加重了主人公内心的阴郁,词中以“乱莺疏雨”与开篇的“东风飞絮”相呼应,表达了烦乱的心绪和离别的惆怅。

整首词最明显的特点是以景托情,通过描绘景色来表达情感。词中描绘的景致本身可能很美,但在离别的背景下,这些景色变得索然无味,甚至起到了相反的作用。例如碧草、杨柳和莺声等,与满眼飞絮、落花流水的场景结合起来,让人感受到的是离别时的愁肠。整首词描写细致入微,情景交融,是一首优秀的送别之作。 《夜行船·满眼东风飞絮》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欧阳修的照片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他是汉族,出生于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由于吉州原属庐陵郡,他自称“庐陵欧阳修”。他被谥号为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欧阳修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史学家。他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一起被称为“唐宋八大家”,这是对他们在文学和政治领域的杰出贡献的认可。后来,他又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一起被称为“千古文章四大家”,这是对他们文学成就的高度评价。

欧阳修在政治上有很高的地位,曾担任过宰相和枢密使等重要职位。他在政治上主张变法,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包括推行新法、整顿军队、加强教育等。他的政治理念和改革思想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文学方面,欧阳修的作品涵盖了诗、词、散文等多个领域。他的诗歌作品以豪放洒脱、婉约细腻为特点,被誉为“欧阳诗风”。他的散文作品则以清新自然、富有感情的笔触而著称。他的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等。

欧阳修对史学也有重要的贡献,他主编了《新唐书》和《新五代史》,对中国历史的研究和整理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他注重史料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对历史事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欧阳修于1072年去世,享年66岁。他的思想和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猜您喜欢

玉楼春·西湖南北烟波阔

宋代 欧阳修

西湖南北烟波阔,风里丝簧声韵咽。舞余裙带绿双垂,酒入香腮红一抹。
杯深不觉琉璃滑,贪看六幺花十八。明朝车马各西东,惆怅画桥风与月。

人日聚星堂燕集探韵得丰字

宋代 欧阳修

污池以其下,众流之所锺。
尺水无长澜,蛟龙岂其容。
顾予诚鄙薄,群俊枉高踪。
得一不为少,虽多肯辞岂。
譬如登圆坛,罗列璧与琮。
又若飨钧天,左右间笙镛。
文章烂照耀,应和相撞舂。
而予处其间,眩晃不知从。
退之亦尝云,青蒿倚长松。
新阳发群枯,生意渐丰茸。
暮雪浩方积,醁醅寒更浓。
毋言轻此乐,此乐难屡逢。

黄溪夜泊

宋代 欧阳修

楚人自古登临恨,暂到愁肠已九回。
万树苍烟三峡暗,满川明月一猿哀。
殊乡况复惊残岁,慰客偏宜把酒杯。
行见江山且吟咏,不因迁谪岂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