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楚国的人们自古以来就喜欢登高,借此来宣泄内心的烦闷。我刚到这里,也感到忧愁难耐。茂密的树木,笼罩着整个三峡的浓雾,使得这里显得阴沉沉的。江面开阔,明月高悬,不时传来猿猴的悲鸣声。远离故乡,又逢岁暮年关,怎能不让人心惊。要想安慰孤独的灵魂,最好的办法就是畅快地痛饮。闲暇时漫步游览,遇见美丽的山水景色,不妨高声吟唱。如果不是被贬谪到外地,又怎么能够欣赏到各地的奇山异景。
注释:楚人:楚国的人。楚国是战国时期的一个大国,占有现在湖南、湖北、安徽、江苏、浙江等省的领土。登临:登上山峰或临水而观赏,指游览自然风景。暂到:刚到,初次到达。愁肠已九回:形容忧愁反复纠缠。回肠:形容内心的忧虑。万树苍烟:茂密的树林笼罩在青色的烟雾中。满川明月:明亮的月光照耀在广阔的原野上。殊乡:异域,他乡。残岁:年末,一年将要结束的时候。慰客:安慰迁徙的客人。把酒杯:端起酒杯。吟咏:这里指作诗。迁谪:被贬谪到外地。
《黄溪夜泊》译文及注释详情»
景元年(1037年),诗人谪居夷陵,一天他经过黄溪,登上山顶俯瞰着水面,心中涌起了许多感慨和思考。他看着眼前的美景,回想起过去的岁月,不禁感叹时光荏苒,人事如梦。在这个时刻,他的心情异常激动,他决定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于是,他写下了这首诗。这首诗以景元年为背景,描述了诗人在夷陵谪居时经过黄溪登山的情景,以及他在这个时刻所产生的感慨和思考。通过这首诗,诗人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思考。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思想和优美的语言,成为了诗人创作生涯中的一部重要作品。 《黄溪夜泊》创作背景详情»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他是汉族,出生于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由于吉州原属庐陵郡,他自称“庐陵欧阳修”。他被谥号为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欧阳修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史学家。他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一起被称为“唐宋八大家”,这是对他们在文学和政治领域的杰出贡献的认可。后来,他又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一起被称为“千古文章四大家”,这是对他们文学成就的高度评价。
欧阳修在政治上有很高的地位,曾担任过宰相和枢密使等重要职位。他在政治上主张变法,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包括推行新法、整顿军队、加强教育等。他的政治理念和改革思想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文学方面,欧阳修的作品涵盖了诗、词、散文等多个领域。他的诗歌作品以豪放洒脱、婉约细腻为特点,被誉为“欧阳诗风”。他的散文作品则以清新自然、富有感情的笔触而著称。他的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等。
欧阳修对史学也有重要的贡献,他主编了《新唐书》和《新五代史》,对中国历史的研究和整理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他注重史料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对历史事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欧阳修于1072年去世,享年66岁。他的思想和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