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周邦彦在宋神宗时代入学,并写了一篇《汴都赋》赞美歌颂新法,得到神宗的欣赏,被选拔做太学正。然而,神宗去世后,宣仁太后执政,任用旧党的人,导致周邦彦失去了职位。随后,宣仁太后去世,哲宗自己执政,周邦彦被召回汴京,并被要求重新献上《汴都赋》。周邦彦在客居荆州期间创作了这首诗。 《渡江云·晴岚低楚甸》创作背景详情»
这篇赏析是对一首歌的描述,这首歌以描绘山水风光和表达离情为主题。上片首先写了春天回归的景象,用曲笔点出了春天的消息。其中,“暖回雁翼”一句中的“回”字暗示了大雁北飞的动作,暖意融融的气息自然是春天带来的。接下来的几句则从想象中回转,描写眼前的初春景色。其中,“渐渐可藏鸦”一句虽然没有华丽的词藻,但却富有想象力,给人一种流动的美感,让人感觉乌鸦因为春天的气息而变得美丽起来。
下片则表达了词人对眼前景物的淡淡闲情。开头就是一个嗟叹句“堪嗟”,接下来的三句描述了词人仿佛置身于画船之中,沿着东流注入长江的清江水向着京城进发。其中,“长安日下”一词暗指北宋王朝的都城汴京,使用了代称手法。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愁绪的情景,以及对离别的思念。“今宵正对初弦月,傍水驿,深舣蒹葭”这句诗中的“愁”字与前面的“堪嗟”相呼应,而“初弦月”则象征着人间的离合悲欢。最后一句“沉恨处,时时自剔灯花”则描写了词人因离愁而无法入眠的情景。
整首词的上片描写了细致而生动的景物,色彩鲜明,境界清新;下片则叙述了故事和情感,疏密有致,情感真挚。整首词生动地表达了词人在旅途中对春天的喜爱以及对命运艰难的孤愤之情。
《渡江云·晴岚低楚甸》赏析详情»
周邦彦(1056年-1121年)是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出生于钱塘(今浙江杭州)。他曾历任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职务。在徽宗时期,他担任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周邦彦精通音律,创作了许多新的词调。他的作品主要描写闺情和羁旅,也有一些咏物之作。他的格律非常谨严,语言典丽精雅,尤其擅长长调的铺叙。他被后来的格律派词人所崇拜,被称为“词家之冠”。他的代表作品收录在《清真集》中,这部作品流传至今。周邦彦于1121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