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其六》原文赏析

  • yǐn
    jiǔ
    ·
    liù
  • [
    weì
    jìn
    ]
    táo
    yuān
    míng
  • xíng
    zhǐ
    qiān
    wàn
    duān
    shuí
    zhī
    feī
    shì
  • shì
    feī
    gǒu
    xiāng
    xíng
    leí
    tóng
    gòng
    huǐ
  • sān
    duō
    shì
    shì
    ěr
  • duō
    duō
    zhōng
    qiě
    dāng
    cóng
    huáng

原文: 行止千万端,谁知非与是。
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誉毁。
三季多此事,达士似不尔。
咄咄俗中愚,且当从黄绮。


相关标签:写人抒情感慨

译文及注释

译文:行为举止有千万种,谁是对谁是错无人知晓。如果将是非相比较,毁誉都是一样的好与坏。在夏商周的时代,这种事情并不多见,贤士们从未随波逐流。世俗中的愚蠢者不必惊叹,还是隐居在商山与四皓一起吧。

注释:行止:行为举止。端:种类。苟:如果。相形:互相比较。雷同:人云亦云,相同。毁誉:诋毁与称誉。三季:指夏商周三代的末期。达士:贤达之人。尔:那样。咄(duō)咄:惊怪声。俗中愚:世俗中的愚蠢者。黄绮:夏黄公与绮里,代指“商山四皓”。 《饮酒·其六》译文及注释详情»

魏晋诗人陶渊明的照片
陶渊明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他是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陶渊明曾担任过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务。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但仅任职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他的诗作以描绘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为主题,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自然宁静的向往。他的诗风清新自然,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宁静、舒适的感觉。

陶渊明的代表作品有《归园田居》、《桃花源记》等。他的诗歌作品流传广泛,对后世文人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于陶渊明的生平,有关于他的出生和死亡的确切年份存在争议。有的资料称他出生于352年,去世于427年;而另一些资料则认为他出生于365年,去世于427年。无论如何,陶渊明的诗作和思想对中国文学史产生了重要影响,他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伟大诗人。

猜您喜欢

饮酒·十九

魏晋 陶渊明

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
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
是时向立年,志意多所耻。
遂尽介然分,拂衣归田里,
冉冉星气流,亭亭复一纪。
世路廓悠悠,杨朱所以止。
虽无挥金事,浊酒聊可恃。

饮酒·十八

魏晋 陶渊明

子云性嗜酒,家贫无由得,
时赖好事人,载醪祛所惑。
觞来为之尽,是谘无不塞。
有时不肯言,岂不在伐国。
仁者用其心,何尝失显默。

饮酒·十六

魏晋 陶渊明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
敝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
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
孟公不在兹,终以翳吾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