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在深秋的清晨,黄菊的枝头透露出一丝寒意。人生短暂,今天有酒就要尽情享受。冒着斜风细雨吹着笛子取乐,醉酒后倒戴着帽子,摘下菊花插在头上。
要趁着身体健康努力加饭加餐,在佳人歌舞的陪伴下尽情欢乐。头上的黄花映衬着斑斑白发,作者以这种疏狂的形象展示在世人面前,任凭他们冷眼相看。
注释:
史应之:根据黄庭坚的《山谷诗内集》卷十三《戏答史应之三首》任渊的注解,史应之,名铸,眉山人,生活贫困,喜欢说些低俗的话,人们称他为屠僧。在泸州和戎县之间,因为结识了山谷而有了一些改变。
莫放:不要让,不要让步。
簪花:用花插在头上。倒著冠:倒戴着帽子。这句话暗指山简的故事,表达了不拘世俗、自我欣赏的生活态度。《世说新语·任诞》中有一句:“山季伦为荆州,时常醉酒。有人为他唱歌说:‘山公时常醉,径直去高阳池。日暮倒着回家,茗芋无所知。还能骑着骏马,倒戴着白头巾。”’白头巾指的是帽子。
且加餐:出自《古诗十九首》:“放弃别的事情,努力多吃饭。”李白的《代佳人寄翁参枢先辈》中也有一句:“直到为你吃不饱,信来不要再说要多吃饭。”
黄花:指未成年人。白发:指老年人。牵挽:牵扯,纠缠。
付与:给予,让。
冷眼:轻蔑的目光。
《鹧鸪天·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创作背景是在元符二年(1099)的重阳节之后数日,黄庭坚被贬到戎州(今四川宜宾),已经贬谪了整整四年。由于长期的贬谪和困顿,黄庭坚的心情变得抑郁。这首词是黄庭坚创作的三首同调同韵词的第二首。第一首词有一个副题,题为“明日独酌自嘲呈史应之。”之后,史应之作了一首和词。而这首词是黄庭坚在宴席上对史应之的和词进行再和创作的结果。 《鹧鸪天·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创作背景详情»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他出生于1045年8月9日,出生地为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黄庭坚是江西诗派的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一起被称为“一祖三宗”,其中黄庭坚是其中一宗。
黄庭坚曾在苏轼门下学习,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一起被称为“苏门四学士”。他与苏轼齐名,被世人称为“苏黄”。黄庭坚的代表作品之一是《山谷词》,这部作品展现了他独特的文学才华。
除了文学方面的成就,黄庭坚的书法也非常出色,他的书法风格独树一格,被誉为“宋四家”之一。
黄庭坚逝世于1105年5月24日,享年60岁。他的一生为文学和书法界做出了重要贡献,被后人广泛称颂和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