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郎》原文赏析

  • sòng
    wáng
    láng
  • [
    sòng
    dài
    ]
    huáng
    tíng
    jiān
  • zhuó
    jūn
    chéng
    sāng
    luò
    zhī
    jiǔ
    fàn
    jūn
    xiāng
    leì
    qiū
    zhī
    yīng
  • zèng
    jūn
    chuān
    diǎn
    zhī
    sòng
    jūn
    yáng
    guān
    duò
    leì
    zhī
    shēng
  • jiǔ
    jiāo
    xiōng
    zhī
    leǐ
    kuài
    zhì
    duǎn
    shì
    zhī
    tuí
    líng
  • zhuàn
    wàn
    wén
    zhāng
    zhī
    yìn
    xiě
    jiā
    xiōng
    zhī
    qíng
  • jiāng
    shān
    qiān
    tóu
    bái
    ròu
    shí
    nián
    zhōng
    yǎn
    qīng
  • lián
    chuáng
    jiè
    xiǎo
    shū
    náng
    tán
    weì
    liǎo
  • yǒu
    gōng
    hàn
    nǎi
    hèn
    yuǎn
    bié
    yīn
    shū
    shào
  • chǎo
    shā
    zuò
    zhōng
    bǎo
    bīng
    wén
    zhāng
    feì
    gōng
    qiǎo
  • yào
    xīn
    shōu
    hàn
    mèng
    xíng
    shì
    gǎo
    gǎo
  • yǒu
    yǒu
    chí
    jiā
    néng
    yǎng
    gòng
    zhēn
    guī
  • ér
    shī
    shū
    gōng
    dàn
    shū
    zhǔ
    chūn
    chá

原文: 酌君以蒲城桑落之酒,泛君以湘累秋菊之英。
赠君以黟川点漆之墨,送君以阳关堕泪之声。
酒浇胸次之磊块,菊制短世之颓龄。
墨以传万古文章之印,歌以写一家兄弟之情。
江山千里俱头白,骨肉十年终眼青。
连床夜语鸡戒晓,书囊无底谈未了。
有功翰墨乃如此,何恨远别音书少。
炒沙作縻终不饱,缕冰文章费工巧。
要须心地收汗马,孔孟行世目杲杲。
有弟有弟力持家,妇能养姑供珍鲑。
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


相关标签:送别赞美写人劝慰

译文及注释

译文:请你喝蒲城产的桑落美酒,再在酒杯里浮上几片屈原曾经吃过的菊花。
送给你黟川出产的亮黑如漆的名墨,又送上曲凄凉动情的阳关曲催人泪下。
美酒使你胸中郁塞的磊块尽化,秋菊使你停止衰老寿数无涯。
名墨让你写下流传万古的佳作,歌曲使你感受到兄弟间情义无价。
我们都已头发斑白流落天涯,十年来骨肉情谊,青眼相加。
今天我们睡在一起彻夜长谈,不觉鸡已报晓;你满腹诗书,口若悬河,说个不了。
学问精进到了这个地步,怎能为远别后音书难通抱恨怨恼?
把沙石炒热终究不能当饭谋求一饱,在冰块上雕花只是白白地追求工巧。
请你收敛心神沉潜道义,定能体会出孔孟学术的精要。
你有弟弟能够勤俭持家,妻子又贤惠孝敬婆婆从不怠懈。
儿子长大了能读诗书,女儿能干勤纺丝麻。你呢,只要安心地享乐,读书之余,品味新茶。

注释:王郎:黄庭坚的妹夫王纯亮,字世弼。
蒲城:即蒲坂,今山西永济县。
桑落酒:蒲城所产的名酒。《水经注》说蒲城民刘白堕,擅酿酒,在桑落时酒开始酿。后世因以其时酿的酒名桑落。
湘累:屈原自沉于湘地之水,非罪而死称累,后世因称屈原为湘累。
秋菊之英:菊花。《离骚》有“夕餐秋菊之落英”句。
黟川:汉县名,即今安徽歙县,以产墨出名。
点漆:指上等好墨。萧子良《答王僧虔书》:“仲将之墨,一点如漆。”
阳关:指王维所作《阳关曲》,一名《送元二使安西》,后人谱以乐,用作送别曲。
磊块:胸中郁结与不平。《世说新语·任诞》有“阮籍胸中磊块,故须酒浇之”语。
制:制止,延缓。
短世:短暂的人生。
颓龄:衰老之年。陶渊明《九日闲居》:“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
印:痕迹。
眼青:即青眼,有好感,相契合。《 《送王郎》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1084年(元丰七年),当时黄庭坚四十岁,从知太和县(今属江西)调监德州德平镇(今山东德平)。黄庭坚的妹夫王纯亮,字世粥,也是一位有才华的诗人。黄庭坚和王纯亮之间有很多合作的诗歌作品。在黄庭坚初到德州时,王纯亮前来探望他,临别之前,黄庭坚写下了这首送别诗。 《送王郎》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从第一段起到“骨肉十年终眼青”为止,描写了离别的情景。诗中运用了排比法,穿插了四句七言和六句九言长句,使诗句铿锵有力,词藻富丽。这种调子和词藻在黄庭坚的诗中并不常见,但却深受读者喜爱,因此这首诗传诵较广。黄庭坚的诗被陈衍评价为“此老最合时宜语”。

然而,这首诗前面八句的内容相对一般。诗中提到要用蒲城的美酒请王纯亮喝,酒中浮上几片屈原喜欢吞嚼的“秋菊之落英”,用酒来浇消王郎胸中的不平,菊花可以像陶渊明所说的,用来控制人世因年龄增长而早衰。还提到要用歙州黟县产的好墨送给王纯亮,用王维《渭城曲》那样“阳关堕泪”的歌声来饯别,好的墨才能让王郎传写“万古文章”的“心印”,歌声则表达了兄弟般的亲情。此外,这种调子并非作者首创,从鲍照的《拟行路难》和欧阳修的《奉送原甫侍读出守永嘉》中都可以找到类似的表达。虽然有所发展,但仍然显得铺张,不能代表黄庭坚写诗的功力。

直到诗的第一段最后两句“江山千里俱头白,骨肉十年终眼青”,才展现出黄庭坚的诗歌才华。这两句诗从杜甫的诗句“别来头并白,相对眼终青”中化出,作者还有类似的句子,但这两句在这里的运用最为出色。它们以峭硬矗立之笔,煞住了前面诗句的倾泻之势和谐之调,就像黄河中流的“砥柱”一样有力。诗中突然转入描述彼此长期的关系,以十年之间彼此奔波千里,到了头发发白,逼近衰老的情景,变化很大,但唯一不变的是亲如“骨肉”和“青眼”相看的感情。这一段内容广泛,却被高度压缩在句子中,词藻仍然俏丽,但笔力变得遒劲峭硬。这种地方最能展现黄庭坚的诗歌才华。 《送王郎》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黄庭坚的照片
黄庭坚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他出生于1045年8月9日,出生地为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黄庭坚是江西诗派的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一起被称为“一祖三宗”,其中黄庭坚是其中一宗。

黄庭坚曾在苏轼门下学习,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一起被称为“苏门四学士”。他与苏轼齐名,被世人称为“苏黄”。黄庭坚的代表作品之一是《山谷词》,这部作品展现了他独特的文学才华。

除了文学方面的成就,黄庭坚的书法也非常出色,他的书法风格独树一格,被誉为“宋四家”之一。

黄庭坚逝世于1105年5月24日,享年60岁。他的一生为文学和书法界做出了重要贡献,被后人广泛称颂和传颂。

猜您喜欢

宿旧彭泽怀陶令

宋代 黄庭坚

潜鱼愿深渺,渊明无由逃。
彭泽当此时,沉冥一世豪。
司马寒如灰,礼乐卯金刀。
岁晚以字行,更始号元亮。
凄其望诸葛,肮脏犹汉相。
时无益州牧,指挥用诸将。
平生本朝心,岁月阅江浪。
空余时语工,落笔九天上。
向来非无人,此友独可尚。
属予刚制酒,无用酌杯盎。
欲招千载魂,斯文或宜当。

戏呈孔毅父

宋代 黄庭坚

管城子无食肉相,孔方兄有绝交书。
文章功用不经世,何异丝窠缀露珠。
校书著作频诏除,犹能上车问何如。
忽忆僧床同野饭,梦随秋雁到东湖。

谒金门·示知命弟

宋代 黄庭坚

山又水,行尽吴头楚尾。兄弟灯前家万里,相看如梦寐。
君似成蹊桃李,入我草堂松桂。莫厌岁寒无气味,余生今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