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春又老》原文赏析

  • jīn
    mén
    ·
    chūn
    yòu
    lǎo
  • [
    sòng
    dài
    ]
    wáng
    ān
    shí
  • chūn
    yòu
    lǎo
  • nán
    jiǔ
    xiāng
    meí
    xiǎo
  • biàn
    luò
    huā
    hún
    sǎo
  • mèng
    huí
    qíng
    qiāo
  • hóng
    jiān
    tiān
    fán
    nǎo
  • xiě
    xiāng
    duō
    shào
  • zuì
    hòu
    xíng
    shū
    xiǎo
  • leì
    hén
    liǎo

原文: 春又老。
南陌酒香梅小。
遍地落花浑不扫。
梦回情意悄。
红笺寄与添烦恼。
细写相思多少。
醉后几行书字小。
泪痕都揾了。


相关标签:宋词精选相思谒金门

赏析

这篇赏析主要是对诗歌中的几句话进行解读和分析。首先,作者提到了南陌酒香梅小,通过对比南陌的酒香和梅花的瘦弱,表达了回忆和现实的对比。酒香代表过去的美好回忆,而梅小则代表了现实的潦倒。这种对比虽然糟糕,但却是诗歌的高明之处。

接下来,作者提到了遍地落花浑不扫,表达了此时的自己仍然沉浸在梦中,回到了恋爱的季节,回忆起那段狂热而美好的时光。红笺寄与添烦恼,说明写信给对方只会让自己越来越想念他,增加了烦恼,同时也寄托了自己的相思之情。

最后,作者提到了醉后几行书字小,描述了喝酒后写情书的情景,一边哭泣,一边写字。这句话通过描绘眼泪干了、眼睛模糊了、字也越写越小,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悲伤和眷恋之情。

整篇赏析以一个女子的口吻来写,通过对唐朝和宋朝的对比,说明了宋朝人喜欢回忆的原因。唐朝男人出外打战,而女人则在家中思念男人。然而,宋朝太弱小,无法实现建功立业的梦想,只能通过回忆来寄托自己的情感。

总的来说,这篇赏析通过对诗歌中几句话的解读,揭示了作者对过去美好回忆和现实潦倒的对比,以及对爱情和相思之情的表达。同时,通过对唐朝和宋朝的对比,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的情感和心境。 《谒金门·春又老》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王安石的照片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猜您喜欢

桃源行

宋代 王安石

望夷宫中鹿为马,秦人半死长城下。
避时不独商山翁,亦有桃源种桃者。
此来种桃经几春,采花食实枝为薪。
儿孙生长与世隔,虽有父子无君臣。
渔郎漾舟迷远近,花间相见因相问。
世上那知古有秦,山中岂料今为晋。
闻道长安吹战尘,春风回首一沾巾。
重华一去宁复得,天下纷纷经几秦。

君难托

宋代 王安石

槿花朝开暮还坠,妾身与花宁独异。
忆昔相逢俱少年,两情未许谁最先。
感君绸缪逐君去,成君家计良辛苦。
人事反覆那能知?谗言人耳须臾离。
嫁时罗衣羞更著,如今始悟君难托。
君难托,妾亦不忘旧时约。

午枕

宋代 王安石

午枕花前簟欲流,日催红影上帘钩。
窥人鸟唤悠扬梦,隔水山供宛转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