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赏析主要是对诗歌中的几句话进行解读和分析。首先,作者提到了南陌酒香梅小,通过对比南陌的酒香和梅花的瘦弱,表达了回忆和现实的对比。酒香代表过去的美好回忆,而梅小则代表了现实的潦倒。这种对比虽然糟糕,但却是诗歌的高明之处。
接下来,作者提到了遍地落花浑不扫,表达了此时的自己仍然沉浸在梦中,回到了恋爱的季节,回忆起那段狂热而美好的时光。红笺寄与添烦恼,说明写信给对方只会让自己越来越想念他,增加了烦恼,同时也寄托了自己的相思之情。
最后,作者提到了醉后几行书字小,描述了喝酒后写情书的情景,一边哭泣,一边写字。这句话通过描绘眼泪干了、眼睛模糊了、字也越写越小,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悲伤和眷恋之情。
整篇赏析以一个女子的口吻来写,通过对唐朝和宋朝的对比,说明了宋朝人喜欢回忆的原因。唐朝男人出外打战,而女人则在家中思念男人。然而,宋朝太弱小,无法实现建功立业的梦想,只能通过回忆来寄托自己的情感。
总的来说,这篇赏析通过对诗歌中几句话的解读,揭示了作者对过去美好回忆和现实潦倒的对比,以及对爱情和相思之情的表达。同时,通过对唐朝和宋朝的对比,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的情感和心境。
《谒金门·春又老》赏析详情»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