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山潭作》原文赏析

  • wàn
    shān
    tán
    zuò
  • [
    táng
    dài
    ]
    mèng
    hào
    rán
  • chuī
    diào
    zuò
    pán
    shí
    shuǐ
    qīng
    xīn
    xián
  • xíng
    tán
    shù
    xià
    yuán
    guà
    dǎo
    téng
    jiān
  • yóu
    jiě
    peì
    zhuàn
    wén
    shān
  • qiú
    zhī
    yán
    沿
    yuè
    zhào
    hái

原文: 垂钓坐磐石,水清心亦闲。
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
游女昔解佩,传闻于此山。
求之不可得,沿月棹歌还。


相关标签:山水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坐在潭边的大石上垂钓,潭水清澈心境因此而悠闲。
鱼儿在树阴下游来游去,猿猴在树枝藤蔓间嬉戏打闹。
听说神女曾在这座山上赠予玉佩的故事。
既然我没有那样的奇遇,不如在月光下唱歌划桨回家。

注释:
万山:在襄阳西北,汉水南岸,又名汉皋山。又,晋杜预刻二碑记功,“一沉万山之下,一立岘山之上”(《晋书·杜预传》),则万山潭,即其沉碑处。
磐石:大石。
亦:一作“益”。
行:一作“游”。
游女昔解佩:据《列仙传》载,江妃二神女尝出游江汉之滨,逢郑交甫,交甫见而悦之,因请其配饰,二女遂手解佩与之,交甫受而怀之,去数十步,佩与二女俱不见。
沿月:月下顺流行船。棹歌:鼓棹而歌。乐府有《棹歌行》。 《万山潭作》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一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和灵感来源。据介绍,这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但它的灵感来源于襄阳的名胜——万山。襄阳是一个有着丰富传说的地方,其中包括神女解佩的传说。这个传说为襄阳增添了一层神秘而迷人的色彩。孟浩然是一位经常在襄阳游玩的诗人,他在这个地方得到了创作的灵感,创作了这首诗。 《万山潭作》创作背景详情»

鉴赏

万山,位于襄阳西北,汉水南岸,又名汉皋山。这里环境清幽,是襄阳的名胜之一,还有神女解佩的传说,更增添了一层迷人的色彩。诗人浩然常常来到这里游玩,他的诗集中有三首是在这里创作的。其中一首名为《万山潭》,是一首带有古诗意味的律诗。这首诗古雅质朴,空灵宽广,给人以清心闲适之感。

首联描写了诗人淡泊的心情和垂钓的乐趣。垂钓本身就是一种乐趣,而且诗人静坐在磐石上,更显得安闲自在。潭水清澈见底,与诗人闲适的心境相得益彰。虽然诗中没有直接提到乐字,但乐趣已经融入了闲淡之中。

颔联中的“鱼行潭树下”似乎有些不合理,因为鱼是水中的生物,不可能在树下行走。然而,仔细品味,可以理解为潭边的树高于潭中的鱼,树影映入潭水之中,鱼儿在其中自由自在地游动。所以说“鱼行潭树下”。诗人虽然没有直接描写树的倒影,但读者可以感受到树的倒影与游鱼的动态美相互交融,展现出美的多样性。而“鱼行”与“猿挂”一低一高,遥相呼应,更增添了空间的距离美。颈联借用了当地的典故,表达了诗人的情怀。据说曹植的《洛神赋》中有一句“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意思是郑交甫曾经游玩于万山,偶遇两位神女,羡慕不已,向神女索取佩饰,神女解佩赠予他,但转瞬间,神女和佩饰都消失了。郑交甫感到无比失落。这个美丽的神话为万山潭增添了迷人的风采,也触动了诗人的心弦,自然地引出了下句诗句。

尾联写诗人内心的向往和无法实现的愿望,于是他在月下放歌,乘舟返回。游女解佩的故事给诗人带来了无尽的遐思。诗人不禁陶醉其中。诗中的“沿”字用得非常巧妙,更增添了月亮的动态美,表明不仅仅是一点月色,而是沿途都是明亮的,明月光满舟,银辉一路,歌声不绝。这样的情景令人向往。

整首诗既有动态的描写,又有静态的描绘。首联和颔联以静为主,但其中蕴含着动态的意味;颈联和尾联以动为主,但其中又融入了静态的元素。这种冲淡之风让人心旷神怡。 《万山潭作》鉴赏详情»

唐代诗人孟浩然的照片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是汉族,出生于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他的本名不详,有一种说法是他的名字叫浩,字叫浩然,因此被世人称为孟襄阳。

孟浩然年少时就注重节义,喜欢帮助别人解决困难,同时也擅长写诗。当他四十岁的时候,他前往京师游玩,唐玄宗听说了他的诗才,下诏咏诗赞美他。然而,玄宗在赞美中说到了“不才明主弃”这样的话,意思是说孟浩然虽然才华出众,但却没有追求官职。玄宗对此感到冤枉,说:“你自己不求仕途,我也从未弃绝你,为什么诬陷我?”因此,孟浩然选择放弃追求官职,继续隐居。

后来,孟浩然隐居在鹿门山,他在那里写了两百多首诗。他的诗歌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他的诗风清新自然,被人们称为“王孟”,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一起被誉为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

猜您喜欢

自洛之越

唐代 孟浩然

遑遑三十载,书剑两无成。
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
扁舟泛湖海,长揖谢公卿。
且乐杯中物,谁论世上名。

洛下送奚三还扬州

唐代 孟浩然

水国无边际,舟行共使风。
羡君从此去,朝夕见乡中。
予亦离家久,南归恨不同。
音书若有问,江上会相逢。

田园作

唐代 孟浩然

弊庐隔尘喧,惟先养恬素。
卜邻近三径,植果盈千树。
粤余任推迁,三十犹未遇。
书剑时将晚,丘园日已暮。
晨兴自多怀,昼坐常寡悟。
冲天羡鸿鹄,争食羞鸡鹜。
望断金马门,劳歌采樵路。
乡曲无知己,朝端乏亲故。
谁能为扬雄,一荐甘泉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