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红蓼花繁》原文赏析

  • mǎn
    tíng
    fāng
    ·
    hóng
    huā
    fán
  • [
    sòng
    dài
    ]
    qín
    guān
  • hóng
    huā
    fán
    huáng
    luàn
    shēn
    lòu
    chū
    líng
    tiān
    kōng
    kuò
    yún
    dàn
    chǔ
    jiāng
    qīng
    zhào
    péng
    xiǎo
    tǐng
    yōu
    yōu
    guò
    yān
    zhǔ
    shā
    tīng
    jīn
    gōu
    guān
    màn
    juàn
    qiān
    dòng
    tán
    xīng
  • shí
    shí
    héng
    duǎn
    qīng
    fēng
    hào
    yuè
    xiāng
    wàng
    xíng
    rèn
    rén
    xiào
    shēng
    fàn
    gěng
    piāo
    píng
    yǐn
    fáng
    zuì
    chén
    láo
    shì
    yǒu
    ěr
    shuí
    tīng
    jiāng
    fēng
    jìng
    gāo
    weì
    zhěn
    shàng
    jiǔ
    weī
    xǐng

原文: 红蓼花繁,黄芦叶乱,夜深玉露初零。霁天空阔,云淡楚江清。独棹孤篷小艇,悠悠过、烟渚沙汀。金钩细,丝纶慢卷,牵动一潭星。
时时横短笛,清风皓月,相与忘形。任人笑生涯,泛梗飘萍。饮罢不妨醉卧,尘劳事、有耳谁听?江风静,日高未起,枕上酒微醒。


相关标签:夜晚写景抒情满庭芳

译文及注释

译文:蓼花红艳繁簇,芦叶衰黄零乱,夜深了,白露刚刚降下来。秋高云淡,境界空阔,楚江一片清澈。一个人乘着孤单的小船,优哉游哉地驶过烟雾迷离的沙岸小洲。垂钓江中,悬着细钩的丝线,慢慢地从水中拉起,倒映水中的星星,似乎也被牵动起来了。

当小船行在水上的时候,不时地吹着横笛,有清风明月相伴,已忘却了人与自然的区别。任凭人家笑我如泛梗飘萍的生涯。酒刚喝过不妨醉卧,世间的烦劳之事,虽有耳朵又何必去听?秋江风静,水波不兴,尽管太阳高高升起,我还躺在枕上,酒意刚醒。

注释:
满庭芳:词牌名。双调九十五字,前片四平韵,后片五平韵。又有“满庭霜”“锁阳台”等别名。
红蓼(liǎo):草名。蓼的一种。多生水边,花呈淡红色。唐杜牧《歙州卢中丞见惠名酝》诗:“犹念悲秋更分赐,夹溪红蓼映风蒲。”
玉露初零:白露开始下降。玉露,指秋露。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在农历初秋上旬,此指“白露”前后。
霁天:晴朗的天空。唐宋之问《玩郡斋海榴》诗:“泽国韶气早,开帘延霁天。”
楚江:楚境内的长江。唐李白《望天门山》诗:“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北回。”
烟渚:雾气笼罩的洲渚。唐孟浩然《宿建德江》诗:“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沙汀:水边或水中的平沙地。南朝梁江淹《灵丘竹赋》:“郁春华于石岸,赩夏彩于沙汀。”
皓月:犹明月。南朝宋谢庄《月赋》:“情纡轸其何托,愬皓月而长歌。”
忘形:不拘形迹。指超然物外,忘了自己的形体。《庄子·让王》:“故养志者忘形,养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矣。”
生涯:生活。北周庾信《谢赵王赉丝布等启》:“望外之恩,实符大赉;非常之锡,乃溢生涯。”
泛梗飘萍:喻生活漂泊不定。《战国策·齐策三》:“有土偶人与桃梗相与语。桃梗谓土偶人曰:‘子,西岸之土也, 《满庭芳·红蓼花繁》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秦观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他的词作以其深情和豪放著称。然而,他的一生并不如意。在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秦观被贬谪到郴州,这个地方位于今天的湖南省。

在此之前,秦观曾经在1078年的元丰元年落第,这使得他备受世俗的讥笑和嘲讽。这种被人轻视的感觉让他深感痛苦,他常常通过饮酒来麻痹自己的心灵。然而,即使在谪居郴州的时候,这种痛苦的心情依然萦绕在他的心头。

在郴州的岁月里,秦观的心情一直低落。他身处陌生的环境中,远离家乡和亲人,无法摆脱过去的失败和耻辱。他感到自己被命运所抛弃,无法摆脱困境。然而,正是在这种痛苦的心境中,秦观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词作,表达了他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

秦观的创作背景中充满了苦难和挣扎,但也正是这些困境和痛苦,激发了他内心深处的灵感和创作力量。他的词作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命运的反抗,展现了他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尽管秦观的一生并不如意,但他的词作却流传至今,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他的创作背景不仅仅是他个人的经历,更是一种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命运的抗争。通过他的词作,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内心的痛苦和坚强,也能够从中汲取力量和勇气,面对生活中的困境和挑战。 《满庭芳·红蓼花繁》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发展。词人写道:“独自把杯,对江月,对花影,对酒声”。这里的“独自”再次强调了词人的孤独,他独自举杯,对着江月、花影和酒声,与自然界中的景物进行对话。这种对话不仅是一种心灵的寄托,也是对生活的享受和对自我情感的表达。通过与自然的交流,词人能够找到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整首词以秋夜江边垂钓为主题,通过描绘景物和情事的交融,展现了词人的情感和生活态度。词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他将自己置身于江边的寂静之中,与自然融为一体,感受着江水的悠远和星光的闪烁。同时,他也通过垂钓的行为,表达了对生活的享受和对自我情感的表达。整首词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词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满庭芳·红蓼花繁》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秦观的照片
秦观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他是汉族,出生于北宋高邮(今江苏)人。秦观曾担任太学博士和国史馆编修的官职。

秦观的一生经历了许多坎坷,他所写的诗词风格高古沉重,寄托了自己的身世,深深地触动人心。秦观生前的足迹留下了许多遗迹。例如,浙江杭州有秦少游祠,丽水有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和莺花亭;青田有秦学士祠;湖南郴州有三绝碑;广西横县有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和淮海书院等。秦观的墓地位于无锡惠山之北的粲山上,墓碑上刻有“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此外,还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等与秦观相关的文化遗址。

猜您喜欢

蝶恋花·晓日窥轩双燕语

宋代 秦观

晓日窥轩双燕语,似与佳人,共惜春将暮。屈指艳阳都几许?可无时霎闲风雨。
流水落花无问处,只有飞云,冉冉来还去。持酒劝云云且住,凭君碍断春归路。

浣溪沙·香靥凝羞一笑开

宋代 秦观

香靥凝羞一笑开,柳腰如醉暖相挨,日长春困下楼台。
照水有情聊整鬓,倚栏无绪更兜鞋,眼边牵系懒归来。

如梦令·遥夜沉沉如水

宋代 秦观

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深闭。
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
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