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她的脸红得像花一样含羞,因为她莞尔一笑,羞容随之消失。她的腰肢像柳条一样摆动着,相偎相挨地走着。春天的白日太长了,她感到倦意浓厚,于是走下楼台。她以水面为镜子,姑且整理鬓发。想起即将分别,她倚着栏杆,没有任何情绪。她兜起脱落的绣鞋,眉目传情,懒得归来。
注释:浣溪沙:原唐教坊曲舞曲名,后用作词牌名。又称为“小庭花”、“满院春”等。
柳腰:形容女子腰身娇柔细软。
兜鞋:鞋后跟脱落,以手拔起。
牵系:牵引。此处指眉目传情。
《浣溪沙·香靥凝羞一笑开》译文及注释详情»
秦观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词人,他的作品以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而著称。在他的作品中,有一组连续编排的五首《浣溪沙》词,都是以闺情为主题的。这五首词在秦观的词集中被集中编排在一起,显示出它们在创作时期上的密切关联。
然而,具体的创作时间却难以考证。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和文献的缺失,我们无法准确地确定这五首词的创作时间。但是,从这五首词的内容和风格上来看,我们可以推测它们应该是在同一时期创作的。
《浣溪沙》词是秦观的代表作之一,它们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闺情的复杂和微妙。这些词以女性的视角出发,表达了她们在爱情中的痴迷、忧伤和期待。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秦观成功地刻画了女性内心的纠结和情感的起伏。
这五首词的连续编排,使得它们之间呈现出一种连贯性和内在的联系。它们在主题上相互呼应,情感上相互交织,形成了一幅完整的闺情画卷。这种编排方式不仅增强了词集的整体效果,也展示了秦观在创作时对于情感表达的深入思考和精心设计。
尽管我们无法确定这五首词的具体创作时间,但它们作为秦观词集中的一部分,无疑是他在闺情题材上的杰作之一。这五首词的存在,不仅丰富了秦观的创作风格,也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示。它们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情感表达方式,成为了宋代文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浣溪沙·香靥凝羞一笑开》创作背景详情»
这篇赏析是对一首词的描述,词的主题是一个女子与其情人约会的过程。整首词通过描绘女子的动作和表情,展现了她在约会过程中的羞怯、深情和不舍之情。
词的上片以“香靥凝羞”四字开头,简洁地概括了女子内心的活动。接着,词中描述了女子放下羞怯,展现出大胆和开放的一面。她走下楼台时,被形容为“柳腰如醉”,既表现了她优美动人的曲线,又传达了男子对她的赞美之情。词中还巧妙地使用了“日长春困”作为女子羞怯心理的一种体现,以及“暖相挨”的大胆动作,展现了她的浓情而不失词品。
下片具体描绘了女子与情人相见时的动作和情感。他们相见时难舍难分,两情缱绻。女子以水面为镜整鬓梳妆,展现出风情万种的一面。然而,她也显露出情绪低落的一面,兜起脱落的修鞋,表达了她对即将分手的不舍之情。最后一句以“眼边牵系”来表现女子不愿离去、不肯别离的心理,传神地描绘了她含情脉脉的形象。
整首词成功地描绘了怀春女子的内心世界,这主要得益于作者善于利用描述人物动作来表现心理的侧面。作者特别注意捕捉恋爱中女孩特有的娇羞和含情的动作和神态。通过一系列动作和表情的刻画,词中的女孩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浣溪沙·香靥凝羞一笑开》赏析详情»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他是汉族,出生于北宋高邮(今江苏)人。秦观曾担任太学博士和国史馆编修的官职。
秦观的一生经历了许多坎坷,他所写的诗词风格高古沉重,寄托了自己的身世,深深地触动人心。秦观生前的足迹留下了许多遗迹。例如,浙江杭州有秦少游祠,丽水有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和莺花亭;青田有秦学士祠;湖南郴州有三绝碑;广西横县有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和淮海书院等。秦观的墓地位于无锡惠山之北的粲山上,墓碑上刻有“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此外,还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等与秦观相关的文化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