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扬州·晚云收》原文赏析

  • mèng
    yáng
    zhōu
    ·
    wǎn
    yún
    shōu
  • [
    sòng
    dài
    ]
    qín
    guān
  • wǎn
    yún
    shōu
    zhèng
    liǔ
    táng
    yān
    chū
    xiū
    yàn
    weì
    guī
    qīng
    hán
    qiū
    xiǎo
    lán
    wài
    dōng
    fēng
    ruǎn
    tòu
    xiù
    weí
    huā
    xiāng
    chóu
    jiāng
    nán
    yuǎn
    rén
    chù
    zhè
    chūn
    chóu
  • cháng
    céng
    peí
    yàn
    yóu
    chóu
    miào
    qīng
    jǐn
    chán
    tóu
    jiǔ
    weí
    huā
    shí
    zài
    yīn
    shuí
    yān
    liú
    zuì
    biān
    miàn
    guī
    lái
    wǎn
    wàng
    cuì
    lóu
    lián
    juàn
    jīn
    gōu
    jiā
    huì
    qíng
    zhèng
    luàn
    pín
    mèng
    yáng
    zhōu

原文: 晚云收。正柳塘、烟雨初休。燕子未归,恻恻清寒如秋。小栏外,东风软,透绣帷、花蜜香稠。江南远,人何处,鹧鸪啼破春愁。
长记曾陪燕游。酬妙舞清歌,丽锦缠头。殢酒为花,十载因谁淹留。醉鞭拂面归来晚,望翠楼,帘卷金钩。佳会阻,离情正乱,频梦扬州。


相关标签:离愁离情抒情思乡梦扬州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傍晚时分,在栽满了杨柳的堤岸上,一场蒙蒙细雨刚停。怎么去年的燕子还不见飞回来呢?真让人心烦,正是春天,可让人已有了秋寒的感觉。小栏外面春风轻柔,恋人尚未归来。蜂儿经过一春的辛劳,收获甚丰,诱人的蜜香都透过绣帏浓浓地散发着。而自己心里却没有一丝甜意,恋人只说到江南一带去了,可江南那样遥远广大,到底在何处呢?正苦苦地想着,耳边又传来鹧鸪讨厌的啼叫声,更使人不胜忧愁。

我记得,曾陪你一起宴游,为了报答你优美的舞姿和清妙的歌声,我用丽锦为你缠头。我迷恋酒色,长时间地淹留在扬州,还不是因为你吗?在那些日子里,我经常骑马去游乐,直到天黑了,才喝得醉醺醺地回来。可抬头望翠楼时,你每次都卷起帘子,在等待着我。可惜现在我俩远隔千山万水,难以相会。想你想得我心绪烦乱,只能在梦中频频地与你相会了。

注释:
梦扬州:《钦定词谱》云:“宋秦观自制词,取词中结句为名。”又云:“此调只此一词,无别首可校。”可知此词为少游创调。《花庵词选》及《草堂诗馀》别集题作“中春”。
柳塘:栽植杨柳的池边堤岸。唐严维《酬刘员外见寄》诗:“柳塘春水漫,花坞夕阳迟。”宋贺铸《踏莎行》:“杨柳回塘,鸳鸯别浦。”
烟雨:濛濛细雨。
燕子未归:言春社未到。燕子春社来,秋社去,又称“社燕”。春社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约农历二月二十左右。
恻恻(cè):寒侵肌肤的感觉。
东风软:春风柔和。
花蜜香稠(chóu):《词谱》作“阴密”,《花庵词选》及毛本作“花密”。“密”与“稠”对举,义较胜。疑宋本有误。
鹧(zhè)鸪(gū):鸟名。
缠头:唐宋时以锦彩赏赐歌女舞妓,称“缠头”。实指赏赐的酬金。
殢(tì)酒为花:沉溺于酒色之中。为花,张本、毛本作“困花”。
醉鞭(biān)拂面:酒醉中 《梦扬州·晚云收》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一位名叫少游的人在宋代时期的扬州外游时,怀念着扬州的一位歌妓而创作了这首词。根据秦瀛的《淮海先生年谱》,这首词是在1079年的正月十五日创作的。

少游在外游时,他对扬州的思念之情溢于言表。他深深地怀念着那位在扬州的歌妓,对她的思念之情如潮水般涌上心头。这首词是他用艳丽的词句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这首词以艳丽的语言描绘了扬州的美景和少游对歌妓的思念。通过细腻的描写,读者可以感受到少游对家乡的深情厚意。这首词不仅展示了少游对扬州的热爱,也表达了他对歌妓的深深眷恋之情。

这篇创作背景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这首词的背景和情感基础。读者可以通过这个背景了解到少游在外游时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他对歌妓的深深眷恋。这个背景为读者提供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欣赏这首词的可能性。 《梦扬州·晚云收》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梦扬州·晚云收》是一首咏离愁忆往事的词。词的上阕主要描写了主人公离别情人的思念和对过去生活的留恋。首先,词的开头三句通过描写晚上天气转晴、浓云散去和柳塘畔的细雨停止,营造出了一个春天的景象。接着,词中提到“燕未归”和“恻恻轻寒似秋”,暗示着早春的气候特点。这些描写不仅点出了时令节气,还通过“柳塘烟雨”这一画面,引发了主人公对征人的思念之情。同时,词中描述了主人公走到室外,感受到了春风的柔软和花香的浓郁,这些变化不仅反映了室内外的温差,也表达了主人公内心情感的变化。最后,词中提到主人公凝望江南,思念征人,不知此刻他在何处。这种孤独和迷茫的情绪通过“人何处”这一表达方式得以体现。而在主人公沉思之际,突然传来鹧鸪的啼声,使她从沉思中惊醒,这一破字的运用,给人一种如梦初醒的感觉。

整个上阕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从起句到“轻寒似秋”,主要描写了时令和主人公在室内的感受。第二层从“小栏”到“香稠”,描写了主人公走到室外,感受到春意的变化。第三层从“江南”到“春愁”,表达了主人公对江南征人的思念之情。这些层次之间的转折自然流畅,使整个词的结构更加完整。

下阕主要是回忆过去的生活,并借用了杜牧的诗意来表达对“丽锦缠头”、“殢花弄影”等美好时光的怀念。通过这些回忆,词中表达了主人公对过去生活的留恋之情。

总的来说,《梦扬州·晚云收》通过描写时令和环境气氛,表达了主人公离别情人的思念和对过去生活的留恋之情。词的结构层次清晰,转折自然流畅,给人一种优美的艺术享受。 《梦扬州·晚云收》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秦观的照片
秦观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他是汉族,出生于北宋高邮(今江苏)人。秦观曾担任太学博士和国史馆编修的官职。

秦观的一生经历了许多坎坷,他所写的诗词风格高古沉重,寄托了自己的身世,深深地触动人心。秦观生前的足迹留下了许多遗迹。例如,浙江杭州有秦少游祠,丽水有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和莺花亭;青田有秦学士祠;湖南郴州有三绝碑;广西横县有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和淮海书院等。秦观的墓地位于无锡惠山之北的粲山上,墓碑上刻有“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此外,还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等与秦观相关的文化遗址。

猜您喜欢

一落索·杨花终日空飞舞

宋代 秦观

杨花终日空飞舞,奈久长难驻。海潮虽是暂时来,却有个、堪凭处。
紫府碧云为路。好相将归去。肯如薄幸五更风,不解与、花为主。

鹧鸪天·枝上流莺和泪闻

宋代 秦观

枝上流莺和泪闻,新啼痕间旧啼痕。一春鱼鸟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
无一语,对芳尊。安排肠断到黄昏。甫能炙得灯儿了,雨打梨花深闭门。

虞美人

宋代 秦观

陌头柳色春将半。枝上莺声唤。客游晓日绮罗稠。紫陌东风弦管、咽朱楼。
少年抚景渐虚过。终日看花坐。独愁不见玉人留。洞府空教燕子、占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