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在傍晚时分,在栽满了杨柳的堤岸上,一场蒙蒙细雨刚停。怎么去年的燕子还不见飞回来呢?真让人心烦,正是春天,可让人已有了秋寒的感觉。小栏外面春风轻柔,恋人尚未归来。蜂儿经过一春的辛劳,收获甚丰,诱人的蜜香都透过绣帏浓浓地散发着。而自己心里却没有一丝甜意,恋人只说到江南一带去了,可江南那样遥远广大,到底在何处呢?正苦苦地想着,耳边又传来鹧鸪讨厌的啼叫声,更使人不胜忧愁。
我记得,曾陪你一起宴游,为了报答你优美的舞姿和清妙的歌声,我用丽锦为你缠头。我迷恋酒色,长时间地淹留在扬州,还不是因为你吗?在那些日子里,我经常骑马去游乐,直到天黑了,才喝得醉醺醺地回来。可抬头望翠楼时,你每次都卷起帘子,在等待着我。可惜现在我俩远隔千山万水,难以相会。想你想得我心绪烦乱,只能在梦中频频地与你相会了。
注释:
梦扬州:《钦定词谱》云:“宋秦观自制词,取词中结句为名。”又云:“此调只此一词,无别首可校。”可知此词为少游创调。《花庵词选》及《草堂诗馀》别集题作“中春”。
柳塘:栽植杨柳的池边堤岸。唐严维《酬刘员外见寄》诗:“柳塘春水漫,花坞夕阳迟。”宋贺铸《踏莎行》:“杨柳回塘,鸳鸯别浦。”
烟雨:濛濛细雨。
燕子未归:言春社未到。燕子春社来,秋社去,又称“社燕”。春社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约农历二月二十左右。
恻恻(cè):寒侵肌肤的感觉。
东风软:春风柔和。
花蜜香稠(chóu):《词谱》作“阴密”,《花庵词选》及毛本作“花密”。“密”与“稠”对举,义较胜。疑宋本有误。
鹧(zhè)鸪(gū):鸟名。
缠头:唐宋时以锦彩赏赐歌女舞妓,称“缠头”。实指赏赐的酬金。
殢(tì)酒为花:沉溺于酒色之中。为花,张本、毛本作“困花”。
醉鞭(biān)拂面:酒醉中
《梦扬州·晚云收》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一位名叫少游的人在宋代时期的扬州外游时,怀念着扬州的一位歌妓而创作了这首词。根据秦瀛的《淮海先生年谱》,这首词是在1079年的正月十五日创作的。
少游在外游时,他对扬州的思念之情溢于言表。他深深地怀念着那位在扬州的歌妓,对她的思念之情如潮水般涌上心头。这首词是他用艳丽的词句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这首词以艳丽的语言描绘了扬州的美景和少游对歌妓的思念。通过细腻的描写,读者可以感受到少游对家乡的深情厚意。这首词不仅展示了少游对扬州的热爱,也表达了他对歌妓的深深眷恋之情。
这篇创作背景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这首词的背景和情感基础。读者可以通过这个背景了解到少游在外游时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他对歌妓的深深眷恋。这个背景为读者提供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欣赏这首词的可能性。
《梦扬州·晚云收》创作背景详情»
《梦扬州·晚云收》是一首咏离愁忆往事的词。词的上阕主要描写了主人公离别情人的思念和对过去生活的留恋。首先,词的开头三句通过描写晚上天气转晴、浓云散去和柳塘畔的细雨停止,营造出了一个春天的景象。接着,词中提到“燕未归”和“恻恻轻寒似秋”,暗示着早春的气候特点。这些描写不仅点出了时令节气,还通过“柳塘烟雨”这一画面,引发了主人公对征人的思念之情。同时,词中描述了主人公走到室外,感受到了春风的柔软和花香的浓郁,这些变化不仅反映了室内外的温差,也表达了主人公内心情感的变化。最后,词中提到主人公凝望江南,思念征人,不知此刻他在何处。这种孤独和迷茫的情绪通过“人何处”这一表达方式得以体现。而在主人公沉思之际,突然传来鹧鸪的啼声,使她从沉思中惊醒,这一破字的运用,给人一种如梦初醒的感觉。
整个上阕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从起句到“轻寒似秋”,主要描写了时令和主人公在室内的感受。第二层从“小栏”到“香稠”,描写了主人公走到室外,感受到春意的变化。第三层从“江南”到“春愁”,表达了主人公对江南征人的思念之情。这些层次之间的转折自然流畅,使整个词的结构更加完整。
下阕主要是回忆过去的生活,并借用了杜牧的诗意来表达对“丽锦缠头”、“殢花弄影”等美好时光的怀念。通过这些回忆,词中表达了主人公对过去生活的留恋之情。
总的来说,《梦扬州·晚云收》通过描写时令和环境气氛,表达了主人公离别情人的思念和对过去生活的留恋之情。词的结构层次清晰,转折自然流畅,给人一种优美的艺术享受。
《梦扬州·晚云收》赏析详情»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他是汉族,出生于北宋高邮(今江苏)人。秦观曾担任太学博士和国史馆编修的官职。
秦观的一生经历了许多坎坷,他所写的诗词风格高古沉重,寄托了自己的身世,深深地触动人心。秦观生前的足迹留下了许多遗迹。例如,浙江杭州有秦少游祠,丽水有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和莺花亭;青田有秦学士祠;湖南郴州有三绝碑;广西横县有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和淮海书院等。秦观的墓地位于无锡惠山之北的粲山上,墓碑上刻有“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此外,还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等与秦观相关的文化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