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耳边突然响起黄莺的鸣叫声,我从梦中惊醒,泪水涌满了脸颊,新的泪痕叠加在旧的泪痕上。丈夫远在千里之外的关山,整整一个春季都没有寄来一封家书,只有在梦中才能见到他。
早上起来,没有人可以交谈,只能空对着精致的酒杯。一整天从早晨到黄昏,内心都是痛苦的。夜晚刚刚熬干了灯油,窗外雨打着梨花,还是闭门静听吧。
注释:鹧鸪天:词牌名,小令词调,共五十五字,上片四句平韵,下片五句平韵。唐代郑嵎的诗句“春游鸡鹿塞,家在鹧鸪天”中的“鹧鸪天”即取自此调名。也有其他名字,如“思佳客”、“思越人”、“剪朝霞”、“骊歌一叠”等。
流莺:即黄莺。流指其鸣声婉转。
啼痕:泪痕。唐代岑参的《长门怨》诗中有句“绿钱侵履迹,红粉湿啼痕”。
鱼鸟:指鸿雁和鲤鱼。相传鸿雁和鲤鱼可以传递书信,因此有此说法。消息即音信、信息。
关山:指关隘山岭。
梦魂:古人认为人的灵魂在睡梦中会离开肉体,因此称之为“梦魂”。
芳尊:指精致的酒器。也借指美酒。这里的“尊”与“樽”通用。
安排:听任自然的变化。
甫能:宋代方言,意为刚才。
《鹧鸪天·枝上流莺和泪闻》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一首词的创作时间和作者的争议。根据清代王鹏运四印斋本《漱玉词补遗》的案语,有人认为这首词是北宋词人秦观所作。然而,汲古阁未刻词本《漱玉词》却认为这首词是李清照所作。另外,《全宋词》将这首词归入无名氏的作品中。因此,关于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和作者的真实身份存在争议。 《鹧鸪天·枝上流莺和泪闻》创作背景详情»
这篇赏析主要是对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了解读和分析。文章首先指出了词中的关键词“梦”,并解释了梦醒之果和致梦之因。接着,文章描述了思妇在白天的思念和痛苦,以及她借酒浇愁的情景。最后,文章指出了词中融情入景的结尾部分,以及词中因声传情的特点。
整篇赏析通过对词中情感和意境的描绘,展示了李清照的才华和词的韵味。文章分析了词中的细节和表达手法,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了词的内涵和情感。
《鹧鸪天·枝上流莺和泪闻》赏析详情»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他是汉族,出生于北宋高邮(今江苏)人。秦观曾担任太学博士和国史馆编修的官职。
秦观的一生经历了许多坎坷,他所写的诗词风格高古沉重,寄托了自己的身世,深深地触动人心。秦观生前的足迹留下了许多遗迹。例如,浙江杭州有秦少游祠,丽水有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和莺花亭;青田有秦学士祠;湖南郴州有三绝碑;广西横县有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和淮海书院等。秦观的墓地位于无锡惠山之北的粲山上,墓碑上刻有“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此外,还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等与秦观相关的文化遗址。